APP下载

核心素养条件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020-08-08

科学咨询 2020年33期
关键词:测试题批判性巧克力

彭 刚

(重庆市巴南区花溪小学校 重庆 400000)

这是一个真实的职场面试事例。朋友所在的公司进行了一次广告设计岗位的招聘。报名应试总共来了20人,经过两轮淘汰,只剩下3人。朋友对这3人的面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然后,出了这样一道题:“100只羊,分3次过河,每次数量相同,你怎么做?”

我对这三位的回答记忆犹新,分享如下:

求职者一:“我想总是会多一只羊,而且这羊也是活的,总不能分块搬运吧?因些,我的结论就是:没法数量相同。”

求职者二:“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最后那一只羊怎么办,其实,羊也会游泳啊。因此,其他的羊分三次坐船,另外一只游泳吧!”

求职者三,是三位中唯一的一个姑娘,几乎不假思索地回道:“这个简单啊,第一次先运40只。然后,再运回10只,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这样再进行两次就行!”

朋友最后录取了这位姑娘。

其实,这就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基本核心素养,即应用意识的直接体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应用意识,作为小学生十大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手段,在课堂教学中予以落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讲解、练习同类的习题不少,但能够把这些习题与实际生活运用结合起来进行理解、思考,进而总结成思维模式的却不多见。

例题1:分巧克力问题

芳芳春节期间去外婆家拜年,有4个比她小的表弟也在外婆家。外婆给了芳芳9块大小相同的巧克力。让她分给这4个表弟。为了避免争吵,芳芳如何把巧克力平均地分配给4个孩子呢?如图1所示。

图1

图2

芳芳首先的第一想法是:每个人先分2块,再把最后一块平均切成四块,每人分一块。这样,每个孩子就有2+1/4块。如图2所示。

在她准备动手实施的时候,旁边的爸爸看出了她的想法,这是纵向思维的解决方式。他问道:“芳芳,再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

爸爸的想法是:9块巧克力不好分,如果把巧克力融化,平均倒入4个杯子中,每人一杯。这样,每个孩子就得到了9/4块巧克力。如图3所示。爸爸这个解决方式是横向思维方式。

图3

图4

爸爸把自己的想法跟芳芳沟通后,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异同:芳芳使用的是纵向思维最常用的方法拆分,也称为分而治之,把问题拆分到可以解决的最小单元。爸爸则使用的是横向思维的联想,将巧克力融化后平均分配。

纵向思维是分析性的,按部就班,做纵向思维时,每一步必须准确无误,否则无法得出正确结论。

听到父女两人讨论得热烈,妈妈闻声而来。听说了芳芳的“难题”后,妈妈提出了自己批判性思维方式的解决办法:取出1块巧克力不分,剩下的8块巧克力每人分2块。之前,孩子们并不知道有巧克力,即使得到2块,也比1块都没有要高兴。如图4所示。

批判性思维主要是对相信什么和干什么做出判断,这种判断需要有分析和评价。批判性思维的分析和评价需要做到清楚、准确、相关、有深度,并具有严格的逻辑性。在此基础上,还要有严格的推理,这种推理具有合理的框架,推理过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我们在推理过程中,使用的数据都能得到相应的解释,概念必须清楚,并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表述清楚。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称得上是科学的批判性思维。

单一的思维是一根线,两种思维是一个面,三种思维才是立体思维。如果将三种思维画到三维坐标系中,则x轴代表横向思维,表示思维有宽度;y轴代表纵向思维,代表思维有深度;z轴代表批判性思维,代表思维有高度。这样,三种思维组成了一个既有深度、又有宽度,又有高度的立体思维。如图5所示。

图5

纵向思维倾向于把一个领域研究得越来越专业。然后,可能成为一个细分领域的专家,但对其他领域则了解很少。横向思维倾向于探索各种可能性,想法比较多,容易创新。批判性思维会追本溯源,容易找到事物的本质。横向思维对纵向思维的批评是:把一个洞挖得再深,你也不可能得到两个洞。横向思维批评纵向思维的方法单一。而批判性思维则可以同样批评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把一个洞挖得再深,或者挖再多的洞之前,你需要知道为什么挖洞。

例题2:修路

村委修一条路,甲需12天修完,乙18天修完。如果甲乙同时一起修,几天修完( )?

A.6天 B.7天 C.7.2天 D.8天

这道题的计算难度不大。作为一般情况下的小学数学习题,或者测试题,其答案自然是C。

然而,当这道题出现在公务员测试题中,如果再选择C,就错了。它的正确答案是D。

其原因很简单。在公务员测试题中,暗含的前提因素是解决实际问题,有价值判断与选择,是生活逻辑的演绎和推理,而不是纯粹的数理逻辑演绎和推理。这也是我们数学基本核心素养—应用意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长期以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重视应用意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应试的需要,教师更注重技巧、技能的训练,课堂上也只讲抽象的数学公式和结论,不给学生分析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生活中如何具体运用。加强数学应用,不是简单增加几个应用题,也不是只追求实际问题解决的工具价值,它事实上体现了数学更本质的东西。

数学运用是学生认识数学、体验数学、形成正确数学观的过程,这一过程以数学课程为载体,追求的目标不只是知识的获得和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一过程学会数学思考,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感悟数学精神,构建基本的科学精神。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测试题批判性巧克力
共有多少巧克力
高一化学期末测试题(一)
高一化学期末测试题(二)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吃不完的巧克力
危机!未来可能吃不到巧克力
“巧克力”吃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