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标准对政治课教学与高考的指导作用分析

2020-08-08张树羽

科学咨询 2020年33期
关键词:村落课程标准试题

张树羽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高中) 辽宁葫芦岛 125208]

为促进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教育部印发了新的课程标准。教育部作为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这样做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因此,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1]。制定学业质量标准,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更加强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帮助教师和学生把握教与学的深度和广度,为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命题提供重要依据,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形成育人合力。

一、课程标准是对教学的原则性要求,政治课教师要树立课标意识,学习研究新课标,认真贯彻执行新课标

笔者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部分为例[2],体会新课标对教学的指导作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3.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3.1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弘扬民族精神以“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为议题,探究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可结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开展“寻找共同的文化记忆”访谈,组织“制作家乡的文化名片”等活动。可搜集有关资料,寻找并讨论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标识

从以上具体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课标在宏观层面的教学框架。它从内容和结果两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如教学内容方面,它指导教师应设计怎样的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运用各类学习资源的方法、学生共同学习和探究的策略等。在教学结果方面,它明确了学生学习本部分课程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深刻领悟课标的内容、目标要求和教学提示,是教师从微观上合理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依据。教师应以此为基础,筛选学生关注的典型事例,精心编辑,设计开放、辨析式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帮助、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使教学成为一个在教师引领、帮助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生成知识、形成素养的过程,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与“活动内容课程化”,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

二、课标是高考命题的圭臬,高考命题严格遵循、贯彻课标要求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这部分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高考试题命制过程中又是如何贯彻的呢?

例 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政治主观40题(情境材料略)。

国标答案: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化也会变化、发展。传统村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传统村落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顺应时代要求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行创造性的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就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上述试题对课程标准的贯彻突出体现在:

一是体现出对考生具有较高的思维能力要求。在上文答案中,前半部分包含一个严密的演绎推理:通过大前提指出文化“是什么”,再通过小前提把特殊文化现象(传统村落)界定为“文化一般”,实现过渡与“切题”,从而顺理成章地切入“文化一般”知识进行分析。后半部分具体结合材料顺理成章地展开辩证阐释,通过三段论演绎推理,使整个答案观点鲜明、逻辑严谨、说理透彻,结论水到渠成。这突出体现了对考生较高的思维能力要求及整合信息、归纳概括、阐释论证问题的能力要求。

二是体现出对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考查。试题的设计包含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辩证关系及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区域特色、民族特色的考查,涉及“文化与生活”模块多个章节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迁移。这要求考生既要有扎实、系统的知识体系,又要能灵活调动、运用知识,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阐释、论证。

三是突出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试题突出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要求考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的变化、发展,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传统村落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用辩证的观点全面分析传统村落的生存发展既会面临困难,但若正确对待,就也一定会焕发生机与活力。整个试题从“情境”到“设问”,再到“答案”,立足于社会热点现象,着眼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表达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积极价值引领,凸显了文化自信。

通过上述分析,教师应深刻、清醒地认识到,高考作为等级性、选拔性考试,担负着为国选材的重任,必然要通过一定内容、方式把考生加以区分。区分的依据就是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标准。高考主观试题在各方面的要求就是对课标的贯彻落实,更是对教师日常教学的评价与检验。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认真、仔细体悟课标的各个细节,用心、走心、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考作为学业质量水平考试,坚持以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为考查对象。学生素养的提升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不像记住几个观点、背诵几条原理那么轻松、简单。选择了轻松简单,也就意味着低能、低分。因此,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坚信,只要肯下功夫、用心思考、坚持付出,就终会有回报。

猜你喜欢

村落课程标准试题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油画《村落》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