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南通市P区失独家庭现状、困境的对策研究

2020-08-07李阳常玉鑫

青年时代 2020年14期
关键词:失独家庭困境

李阳 常玉鑫

摘 要:失独家庭问题是近年来被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本文就失独家庭这一特殊群体,以南通市P区为样本,根据该区真实存在的家庭经济困难、来源有限,养老问题显著,心理及精神问题突出,家庭关系破裂,健康问题存在巨大隐患等问题,对帮扶体系的构建完善、援助对策的选择,进行分析思考,从政府、社会、高校不同主体提出对失独家庭的关爱与帮扶对策,进而对我国失独家庭帮扶体系与政策的完善、社会问题的解决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失独家庭;困境;关爱与帮扶

1980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中提出:“为争取本世纪末把中国人口总数控制在12亿以内,国务院已经向全社会人民发出号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为控制我国人口基数,促进社会发展,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台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有效缓解了人口激增而带来的资源、环境的压力,同时,计划生育政策的一系列累积效应也日益显现,如低生育率、老龄化、民工荒、男女比例失衡、消费需求低迷等。独生子女是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物,而由于其在成长过程中因病或意外离世使其家庭成员将面临着来自生活、养老、精神等多重现实压力。

失独家庭指因其独生子女遭遇意外、疾病、自杀等因素离世且夫妻双方无生育能力及不愿领养的家庭。我国失独家庭总体生存现状呈现出失独家庭数量庞大、面临严重经济困难、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社会交往存在困难以及养老问题突出等特点。

一、南通市P区失独家庭数据及所行政策

基于本课题研究方向与样本,为进一步了解南通市城市失独家庭生存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帮扶体系构建的建议以及关爱援助对策,加大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爱力度,并对其实现路径进行探索,最大效益满足失独家庭需求,解决社会问题、增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课题组于2019年7月,对南通市P区城市失独家庭进行了实地调研,其基本情况如下。

(一)相关数据

截至2014年9月,南通市P区有失独家庭171户,共291人。年龄在50~60岁的120人,占41%;年龄在61~70岁的130人,占45%;年龄在70岁以上的29人,占10%。36%的失独家庭有孙辈。总体呈现失独人员年龄偏大、身体状况欠佳、家庭收入偏低、精神脆弱敏感等特点。

截至2018年1月,P区一般独生子女死亡家庭232户、376人;存在特殊情况的独生子女死亡家庭43户、63人。

截至2019年6月,P区失独对象434人,独生子女伤残对象395人。

从近几年南通市一个区的失独人数数据可见,南通市失独人群并非是可容忽视的一个群体,需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注意。

(二)历年举措

截至2014年,P区的相关政策措施如下。首先,坚持落实政策与创新制度相结合,努力顺应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新的期待。包括及时足额兑现上级规定的各项扶助政策以及在全市率先建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关怀扶助长效机制;其次,坚持物质帮扶与精神慰藉相结合,着力体现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多重关怀。最后,坚持政府购买与群众受益相结合,尽力提升家庭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

截至2018年,该区进一步拓宽帮扶领域,提升帮扶质效,为有效解决失独家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具体做法如下。

1.注重经济扶助,打造P区深度关怀新特色

加大经济扶助力度。具体包括进行辅助生殖手术补助、发放一次性慰问金、明确节日慰问的主体和标准、统一突发状况的慰问标准和要求、增强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以及拓展关怀项目。

加大医疗保障力度。一方面,建立大病救助制度。具有该区户籍的独生子女死亡、重残对象患重大疾病的,在一个医疗结算年度内,个人自负的住院医疗费用部分,由本人申请,可补助自付住院医疗费用的70%,区政府、街道各承担补助费用的50%。另一方面,开展免费体检。各街道每年为独生子女死亡对象安排一次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加大养老保障力度。其一,优先安排养老机构。特别扶助对象自愿入住公办养老机构的,民政部门积极帮助协调,按属地原则优先安排。其二,建立监护人制度。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成员均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由其住所地的村(居)民委员会在关系密切且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对象中指定监护人;如无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对象,由村(居)民委员会承担监护责任。

2.注重政府主导,开启联系人制度新征程

政府主导推动。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全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的通知》,构建了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社会协同的工作格局。

明确“三岗”联系人。第一联系人(直接联系人)由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所在村(居)的村(居)干部担任。第二联系人(街道级联系人)由各街道领导干部担任。第三联系人(区级联系人)由区级机关部门担任。

实施精准帮扶。联系的主要对象为一般独生子女死亡家庭;联系的重点对象为存在特殊情况的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对于一般对象提供普惠关怀;对于主要对象给予重点关怀;对于重点对象实施按需关怀。

加强督促检查。村级联络人按月收集更新相关信息,了解工作进展,反映相关情况;街道按季检查、督促;區级实施季度跟踪点评、及时宣扬典型、年度考核表彰。

该区将积极探索、用心关怀,努力构建“平时有人访”“惑时有人解”“难时有人帮”“老时有人惦”“病时有人探”的美好格局,尽力帮助失独家庭走出精神低谷、重拾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二、南通市P区失独家庭现存困境

(一)家庭经济困难,来源有限

失独家庭重新进入贫穷。其一,失独家庭父母亲在丧失子女前,花去大量的钱财挽救子女的生命,在子女去世后生活拮据;其二,失独家庭父母亲在丧失子女后心情压抑,无法专心认真工作、实现再就业;其三,子女的离世,使失独家庭丧失经济来源,生活贫穷。

(二)养老问题显著

失独家庭夫妇养老问题是失独家庭遇到的最大困难。养儿防老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思想。失独家庭父母在养老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失独者缺少子女支持(包括物质支持、精神支持),其生活缺乏照料。对于由于各种原因失独家庭只剩父母一方的家庭,其未来的老年生活将显得更加孤独、无助。

(三)心理及精神问题突出

社交缺乏,内心孤僻。子女的离世,使失独家庭父母陷入无限的悲痛之中,他们不愿出门,不愿与人交往,往往将自己在家中封闭起来,性格逐渐孤僻。他们害怕谈论有关子女的话题,经常沉浸在失去子女的痛苦之中。

(四)家庭关系破裂

孩子往往是家庭中夫妻关系中的纽带,一旦失去孩子,家庭的整体幸福感和抗风险能力将大大降低。许多家庭因为不能接受失独这一事实而分崩离析,最终家庭关系破裂。

(五)健康问题存在巨大隐患

由于长期处于苦闷,困顿的心理与精神状态下,失独父母身体健康问题突出。常常出现抑郁、早衰、虚弱、心血管疾病、肠胃疾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症状。

三、完善南通市失独家庭关爱与帮扶对策建议

本课题组走近南通市P区失独家庭,了解其生存现状,针对其所面临的困境,立足关爱与帮扶角度,从政府、社会、高校三方主体出发,提出相关帮扶建议:

(一)政府

1.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与政策

第一,出台、完善对于失独家庭帮扶援助的法规政策,为帮扶体系构建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让失独家庭的帮扶来源有坚实、可靠保障。第二,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关怀机制。第三,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增加对失独群体的医疗援助。

2.加大经济援助

第一,更加合理确定投入资金,对失独家庭的补助金额可适量提高,同时参考当地的人均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的涨落、消费水平等客观经济指标,结合地方财力,动态调整扶助金标准;缩短发放时间间隔,切实改善失独家庭经济困难问题。

第二,投入一定资金设立奖励政策,对社会、高校中关注失独家庭问题并自愿关怀、援助失独家庭,做法效果较好、表现突出,取得一定成效的个人、组织、企业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补贴和奖励,激励、号召更多主体参与,与政府共同发力,为失独家庭送去更多援助、关怀。

第三,发挥保险的作用,包括商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将各类保险与经济扶助相结合,为失独家庭购买一定额度的保险。

3.丰富扶助方式,拓宽扶助渠道

除进行补助金额的发放外,增加对社会界组织、企业的拨款,通过扶持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多渠道的服务,促进扶助方式多元化发展。

关爱失独家庭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政府在负责主要开支的前提下,鼓励、引导更多社会力量的加入,如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基金会等。不仅可以缓解政府扶助的压力,也可以使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关爱行列,通过各界联合发力,对失独群体进行更好的帮扶。

4.加强舆论引导,形成良好社会帮扶氛围

政府要加强对公民的道德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为一系列帮扶活动的开展提供舆论支持,从而引导人们关注、关爱城市失独群体,在全社会形成互助友爱的良好氛围,为帮扶体系构的建提供坚实的道德基础。还要鼓励基层开展有关对失独家庭的关注、关爱、帮扶的系列主题宣传、讲座。

5.关怀养老

第一,政府为失独家庭再生育以及收养、领养、过继子女提供便利服务。鼓励失独家庭再生育或收养、领养、过继子女。失独家庭有再生育意愿的,人口计生部门、卫生部门要提供再生育所需的各项技术服务。对失独家庭收养、领养、过继子女,在办理相关手续时提供方便。同时,政府也将制订具体的办法,适度放宽领养条件,优先鼓励有能力、有意愿的失独家庭便捷化领养子女,对失独家庭在收养、领养、过继子女时办理相关手续时提供方便。失独家庭若收养、领养、过继子女后,享受相关的福利政策。

第二,开通“绿色通道”。面向失独家庭开通“绿色通道”,使其享受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医疔服务。免去入住养老院、医院的监护人签字程序。在老人入住养老院时,养老院设有监护人签字程序,而失独老人失去唯一孩子,无人可为监护人,而考虑到身边亲友、社区不愿担任监护人的情况,建议相关部门为失独老人免去监护人签字程序,方便失独老人入住与进行医疗救助。

第三,对于心灵创伤较大,不愿出门接触社会,而不想入住养老院的失独老人,可通过政府投入资金,购买社会养老服务,通过家政服务、上门慰问聊天、陪伴过节的方式,定期定次为失独老人送去关怀。做这项工作的人群,可面向社会中自身从业技能有限、就业困难、家庭收入较低的人员,可有助于解决剩余劳动力累积、就业形势严峻、低收入家庭生活困难等社会问题。

第四,支持、激励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壮大其发展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使其更加专业化,为失独老人带去更好的养老服务。

第五,政府鼓励、发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志愿者队伍,开展对失独家庭的心理咨询、精神慰藉、生活照料等关爱活动。

(二)社会

1.企業

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一定社会责任。在失独人员求职时,可为失独人员降低门槛,为他们安排合适工作岗位,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在员工福利、津贴补助方面有所偏斜。根据企业自身能力条件,面向社会成立慈善资金,致力于帮扶某一地区或社区的失独群众,这一举措也可提高企业自身形象。

2.社区

社区组织安排人员或志愿者对失独家庭进行上门心理辅导及生活服务,在物质精神双层面提供帮助,充分展现社会对失独群体的重视与关爱。以一个社区为单位,定期组织失独人员集体活动,如旅游、茶话会等,且具有相同经历的人待在一起,更容易感同身受、相互慰藉,抱团取暖。

3.社会各界爱心人士

成立失独志愿公益组织,定期为失独家庭提供免费体检,免费健康管理服务。协助失独家庭父母们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并据此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保健讲座、医疗咨询、疾病诊疗等。

成立爱心基金会。号召全国各界爱心人士进行捐款活动。爱心基金将全部发放到失独家庭父母手中,用真情温暖失独父母。

定期组织失独父母出游活动、联谊会、公益活动。使他们逐渐打开心房,从失去子女的悲痛之中渐渐走出来。

(三)高校

1.学校

鼓励学生成立关于对失独家庭志愿援助的校组织、社团等,聚焦本市或本区的失独家庭,致力于通过自己的力量,为失独家庭送去关怀温暖、精神慰藉。同时届届相接,感染、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使这一成为校园文化,校园风采。

增强对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结合社会实际热点问题,使学生具备更强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2.学生

学生要提高自我意识层次修养,积极参加相关志愿者活动。关注社会中这一特殊人群,志愿者本着“自愿参与、自愿服务、博爱奉献、有所作为”的原则,参与失独家庭的帮扶活动。通过周末、节假日结群走访失独家庭,在失独人员生日时,及时送去鲜花、蛋糕等礼物,陪伴失独人员吃饭、聊天,为其带去欢声笑语、人情温暖,为本市、本区、本市、身边的失独家庭奉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大学生拥有不同的专业知识,可以为失独家庭带去不同的帮扶。思想政治专业学生同失独家庭父母探讨实时热点社会事件;医学专业方面同学为失独家庭父母提供保健,身心健康方面知识,以及预防疾病的发生;艺术专业方面学生可以给失独家庭带去歌声与舞蹈;书法专业同学可以为其带去学习书法修身养性的乐趣。

大学生成立失独家庭爱心帮扶公益小組,使得关爱失独家庭公益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一届大学生毕业后离开后会有下一届大学生拾起他们的接力棒继续关爱失独家庭。在寒暑期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可以组织与关爱失独家庭方面的实践活动,让失独家庭和其他父母一样享受和儿女相伴的幸福时光。

四、结语

南通市政府对失独家庭群体注重经济扶助(包括加大经济扶助力度、医疗保障力度及养老保障力度),明确“三岗”联系人制度,实施精准帮扶,构建了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社会协同的工作格局,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养老问题、经济困难、心理及精神问题仍然突出。本文立足关爱与帮扶角度,从政府、社会、高校三方主体出发,提出相关帮扶建议,努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政府、社会、高校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帮扶格局,在病有所依、老有所养上取得新进展,使该群体早日走出由于失独带来的困境。

参考文献:

[1]陈文华.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城市失独家庭困境消解路径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58-65.

[2]李亚平.失独家庭救助模式比较及困境摆脱——以上海、江苏为例[J].现代妇女相关问题研究,2014(7).

[3]张琴,傅静,周霜.我国失独群体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J].护理研究,2018,32(8):1198-1200.

[4]金珑嘉.失独家庭现状及其养老问题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77-80,98.

[5]刘冰冰,王明炜,唐爽.“失独家庭”产生的原因及生存境况分析[J]. 社会研究,2016(5):83-84.

猜你喜欢

失独家庭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失独家庭困境如何破解
论狭义平等理论的三重困境
失独家庭养老保障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