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藏母题研究

2020-08-07何涛

青年时代 2020年14期

何涛

摘 要:在世界文学中存在着绵延久远的宝藏主题,这一主题经历代的扩散增饰,形成了若干母题模式,这些母题广布中外小说中。本文以两部典型的宝藏母题小说《连城诀》与《基督山伯爵》为例,通过研究《基督山伯爵》与《连城诀》这两部小说在藏宝人、藏宝地、藏宝图、授宝人、寻宝人、宝藏价值六个方面的异同,分析两部作品在宝藏母题表现方式和思想主题方面的差异,从而体现出主题学与作品、作家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宝藏母题;《连城诀》;《基督山伯爵》

一、引言

比较文学主题学研究文学作品中内容的某些基本问题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文学中的表现方式,和不同国家的作家对这些问题的态度与看法。它既可以对某种题材、人物、母题或主题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流传演变作历史的追寻,也可以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中类似的题材、情节、人物、母题、主题作平行研究。主题的研究必须基于具体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存在着绵延久远的宝藏主题,这一主题经历代的扩散增饰,形成了若干母题模式,这些母题广布中外小说中。在小说《基督山伯爵》和小说《连城诀》中就存在宝藏的母题,并且《连城诀》与《基督山伯爵》这两部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塑造上具有相似性。金庸自称是大仲马的忠实追随者,在众多场合谈到大仲马是自己写武侠小说的直接影响者和启迪者,众多研究者一致认为这两部小说存在影响关联。本文从宝藏母题入手分析其异同之处。

二、藏宝手段和宝藏埋藏地点的特殊安排

《基督山伯爵》和《连城诀》中的藏宝图都是用特殊药水写成的,《基督山伯爵》中的藏宝图需要经过火烤才能看见藏宝图中的文字,《连城诀》中的藏宝图的文字需要浸入水中才能看见。这样藏宝图带有高度的隐蔽性,隐藏在平常的事物之中,不经特殊处理就看不出任何的不同,就是普通的一张纸或者一本书。可以看出当时的简单化学反应已经被人们所掌握,东西方都已经开始用这种化学反应来处理需要隐藏的秘密文字。藏寶的文字也具有高度隐蔽性,《连城诀》中秘诀藏在一本唐诗选集里面,必须知晓意义联系的几句诗句和对应的数字才能破解宝藏的地点位置。唐诗的诗句本来就具有晦涩性和隐蔽性,需要注释和解析才能看懂,所以唐诗本身的魅力和隐蔽性成为宝藏安全性的重要保护屏障。

《基督山伯爵》的藏宝地是基督山岛,《连城诀》藏宝地是天宁寺大殿佛像。一个是天然隐蔽屏障,一个是人造隐蔽屏障,体现了东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思维观念。在西方的很多电影和小说中,藏宝的最佳地点往往选择荒芜的海上孤岛,宝藏的安全性借助的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这与西方独特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西方海洋岛屿众多,分布杂乱无章,海域情况复杂。由于当时科学技术的限制使得海岛成为藏宝的首选地。而在中国的很多小说中,藏宝的地点则通常是人造建筑物,如地下密室,人造湖,人造暗格等,宝藏的守护最主要借助的不是地理位置的隐蔽性,而是宝藏守护的周密性,一般的宝藏都隐藏在需要多重解码的文字或者口语传承中,并且会对宝藏的入口设置多重障碍,或者对宝藏本身进行特殊化防盗处理。这与中国人讲求周密的思想紧密相关。不管外界环境如何优越,也难免会有被偶然发现的可能,把藏宝放在哪个位置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为藏宝所做的一系列万无一失的准备,比如藏宝图的唯一破密方法,机关的陷阱和自我摧毁,宝藏的自我毁灭和含毒属性等。

三、参与人物身份地位的异同

在众多武侠和通俗小说中,权力和财富往往是结合一体的。基督山上的宝藏据法利亚神甫的陈述,“这笔财产诞生于15世纪左右,当时的斯帕达家族是十分显赫和富有的家族”。《连城诀》中天宁寺中的宝藏是六朝梁元帝所藏。所以从财富的埋藏人来看,都是有权势的人。小说《基督山伯爵》中掌握宝藏秘密的人是法利亚神甫,小说选择这样一个人来担任授宝人这个角色,笔者认为与西方人民的观念信仰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法利亚神甫作为一个基督教神职人员来传递这份宝藏,有着基督教中上帝拯救众生的宗教观念,包括小说的题目《基督山伯爵》、藏宝的地点基督山,都有着浓厚的宗教意味。所以《基督山伯爵》中授宝人形象有着西方人民精神信仰和文化的宗教渊源。小说《连城诀》中掌握宝藏秘密人的是侠客丁典,侠客是封建人民认为可以伸张公平和正义的代表。这与我国封建社会的社会体制和社会观念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说选择这两个人物形象充当授宝人的角色有着东西方文化和社会体制的差异。他们都是不同文化中救赎形象的代表。

《基督山伯爵》中发掘宝藏的人是唐泰斯。《连城诀》中发掘宝藏的是各个帮派。这和作者想表达的主题思想有关。唐泰斯获取宝藏的目的是完成复仇和报恩。小说的背景是拿破仑二次复辟时期,当时的社会被上流阶层垄断一切特权,人民无法走正常的司法程序伸张公平和正义,于是下层平民燃起了复仇的欲望。唐泰斯获取巨额的宝藏为复仇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连城诀》中众人抢夺宝藏体现了人性的贪婪本性,反映趋利思想。师徒之间的欺师灭祖,万震山、言达平和戚长发三人联手杀害师父梅念笙;父子之间万震山和万圭几欲拔刀相向、反目成仇。这种见利忘义的现象我国古今小说中的描写不胜枚举,金庸先生在《连城诀》中对人的贪婪本性进行了讽刺性的批判。

四、金钱价值与价值观

《基督山伯爵》和《连城诀》中的所藏之物都是金银珠宝。关于《基督山伯爵》中的宝藏,小说中写到“箱子共分三格。头一格里装满明晃晃的金币。第二格里整齐地码着毛坯的金条,但其价值全在于成色和分量。第三格只装了一半,唐代斯满把一抓,全是钻石珍珠和红宝石。”《连城诀》中也记叙有“这座佛像高逾三丈,粗壮肥大,远超寻常佛像,如果通体竟是黄金铸成,少说也有五六万斤,那不是大宝藏是什么?佛的肚子里填满了珍珠、宝石、金器、白玉、翡翠、珊瑚、祖母绿、猫儿眼……”这些金银珠宝及金银制作品,钻石、宝玉、珍珠、翡翠等都是保值的东西,它们的价值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缩水和贬值。由此可见东西方的藏宝都倾向于埋藏保值的金银珠宝,而不是价值不稳定的文物和纸币。这是东西方共通的财产保存观念和方法,至今人们仍然存储黄金、珠宝等来守护自己的财富。

《基督山伯爵》中唐泰斯寻找巨额宝藏主要是为了报仇,复仇是小说最精彩的部分,在当时社会金钱基本上操控了一切人际交往。利用财富唐泰斯摇身一变成为基督山伯爵,步入法国贵族阶层。利用自己的财富和地位让自己三个仇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小说的最后,基督山伯爵把剩下的所有财产都赠送给了恩人莫雷尔的孩子,完成了人性的回归。基督山伯爵能完成复仇和报恩,最主要的是因为金钱,体现了金钱万能观。金钱成为一切事物和人际关系的决定物。有钱就拥有一切,就无所不能。《连城诀》中众人寻找巨额的宝藏是是人性贪婪的表现。为了独吞财宝,不惜欺师灭祖、父子成仇、骨肉残杀。这与主人公狄云的淡泊名利、重情重义形成鲜明的对比。小说体现受儒家等传统文化影响下财富观和思维观念与西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不同。我国的传统文化讲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财富要靠正當的途径获得。从《基督山伯爵》与《连城诀》宝藏发挥作用与价值的差异中可窥见中西不同的金钱观念。

五、结语

本文通过比较文学主题学视角研究《基督山伯爵》和《连城诀》从藏宝人、藏宝地、藏宝图、授宝人、寻宝人、宝藏价值六个方面的异同,分析出两部作品表现宝藏母题的方式和思想主题的差异,从而体现出作者创作思想的异同和东西文化观和金钱观的异同。对宝藏母题的主题学研究有助于我们从世界范围认识文学的某些普遍规律乃至人类的某些共同性。这类母题为从世界范围建构文学作品的模式,总结文学的某些规律提供基础。对这两部作品宝藏母题的研究正好印证和表明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尹红茹.比较文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

[2][法]大仲马著.南宫雨译.基督山伯爵[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3]金庸.连城诀[M].北京:三联书店,1999

[4]方汉文.比较文学学科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谭晓渝.从《基督山伯爵》到《连城诀》看中西小说异同[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83-84.

[6]谢澄澄.模仿与改造——从《基督山伯爵》到《连城诀》[D].上海:复旦大学,2011.

[7]马军鹏.试论《连城诀》与《基度山伯爵》之间的异同[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7(3):128-133.

[8]李弋文.与子同仇:中西复仇文学比较———以《基督山伯爵》《连城诀》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7(12):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