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浆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肥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探讨

2020-08-07段家乐张晓敏孟鹏飞郑辑英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13期
关键词:高脂血症多态性缺血性

段家乐,张晓敏,孟鹏飞,郑辑英

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因脑部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的总称,又被称之为脑梗死,病人常伴有头晕、手脚麻木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甚至死亡。因此,分析出现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干预,对降低缺血性脑卒中致残率、致死率极为重要[1-2]。有报道指出,肥胖是脑卒中出现的主要诱因,肥胖者往往存在血脂、血压升高,会增加病人出现粥样硬化性斑块的危险性,从而增加罹患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3]。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含量也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出现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Fgβ-148C/T是调控机体分泌Fg的主要基因,当该基因出现突变时会影响Fg的分泌,使机体凝血反应出现异常[4]。本研究通过分析脑卒中病人及健康受试者的Fgβ-148C/T基因多态性及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旨在探究其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关系,并分析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该疾病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20例为缺血性脑卒中组,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80名为健康对照组。缺血性脑卒中组120例,男71例,女49例,年龄45~76(58.16±7.93)岁;健康对照组80名,男49名,女31名;年龄42~75(57.24±8.05)岁。两组受试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5];②为首次出现缺血性脑卒中;③病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病人;②出血性脑卒中病人;③脑肿瘤病人;④有颅脑手术史病人;⑤其他脑部疾病病人。

1.4 方法

1.4.1 Fgβ-148C/T基因多态性 ①标本采集:取病人入院后24 h内空腹静脉血5 mL,于4 ℃环境下,放置于EDTA抗凝无菌试管中保存待用。②DNA提取:在1.5 mL试管中加入750 μL细胞裂解液+300 μL枸橼酸钠抗凝剂,多次混匀,然后进行离心处理,10 000 r/min离心20 s,取下层白色沉淀物,加入150 μL缓冲液(Fg与蛋白酶K的混合液),混匀震荡至沉淀物溶解,在65 ℃水浴环境下反应10 min,然后加入150 μL异丙醇,使其反应至出现丝状基因组DNA后进行离心处理3 min,弃上清液。在沉淀物中加入70%乙醇150 μL,应用离心机离心处理3 min,保留下层沉淀物,重复此操作2次,将多余液体挥发干净后加入缓冲液TB 200 μL,低速涡旋5 s,在65 ℃水浴锅中加热30 min左右,加热过程中轻轻敲打试管帮助溶解,完成后放置于4 ℃环境中保存备用。③PCR扩增:Fgβ-148C/T引物序列,上游引物5′-CGTAACTTCCCATCATTTTGTC-3′, 下游引物5′-ATGGTTTTAAGTTTGTGGAAGC-3′,反应体系参照黄桂凤等[6]研究,混匀后用50 μL液状石蜡油,共反应35个循环(94 ℃ 30 s,55 ℃30 s,72 ℃ 30 s),反应完成后放置于4 ℃环境下。④多态性分析:取10 μL PCR产物在37 ℃环境下加入0.2 μL 牛血清白蛋白(BSA)、2 μL Buffer、3.8 mL 双蒸水(ddH2O)、1 μL 10 U/μL 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孵育3 h后,采用琼脂凝胶电泳30 min,应用紫外检测仪分析电泳结果。

1.4.2 BMI测定 于病人入院24 h内,应用身高、体重测量仪器检测病人身高、体重,计算BMI=体重(kg)/身高(m)2。

1.5 观察指标 ①分析Fg基因多态性在健康对照组及缺血性脑卒中组中的分布特点及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关系。②比较两组受试者BMI,分析肥胖(BMI≥28 kg/m2)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关系。③收集病人一般资料,主要包括吸烟(平均≥1支/日)、饮酒(每周≥120 mL)、脑卒中家族史(直系亲属中有患脑卒中者)、高血压史[连续3次检测血压均≥140/90 mmHg(1 mmHg=0.133 kPa)或开始服用相关降压药物]、糖尿病病史(空腹血糖≥7 mmol/L或餐后血糖≥10 mmol/L,开始服用降糖药物)、高脂血症病史(开始服用降脂药物)、心脏病史(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冠心病等)等,采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

2 结 果

2.1 两组Fgβ-148C/T基因多态性分布 在Fgβ-148C/T基因中,缺血性脑卒中组CT基因型频率及C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Fgβ-148C/T基因多态性分布 单位:例(%)

2.2 两组BMI比较 缺血性脑卒中组BMI为(27.53±3.12)kg/m2,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3.59±2.37)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96,P=0.000)。

2.3 相关性分析 Fgβ-148C/T基因中T基因出现频率、BMI值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呈正相关(r=0.166,P=0.000;r=0.620,P=0.000)。

2.4 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脑卒中家族史、肥胖、Fgβ-148C/T基因多态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详见表2。

表2 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3 讨 论

Fg又称为凝血因子1,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是纤维蛋白的前体,具有双重生物活性,既是凝血酶作用的底物,参与凝血反应的过程,又是纤溶酶的靶物质,在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血浆Fg含量过高时会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结合,导致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栓的形成,影响血液循环过程,从而增加病人出现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7]。有报道指出,Fgβ-148C/T基因多态性与血浆Fg水平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且其是影响基因转录的重要位点[8]。Fgβ-148C/T位于Fgβ基因5′端启动区,主要受皮质激素及肝细胞刺激因子的调控,与红细胞的生理功能及血小板、白细胞的生成相关,而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普遍存在血小板异常聚集的现象,会影响机体激素代谢和炎症反应过程,从而导致Fgβ-148C/T基因突变[9-10]。本研究结果显示,Fgβ-148C/T基因中,缺血性脑卒中组CT基因型频率及C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健康对照组,说明缺血性脑卒中病人Fgβ-148C/T基因中CT基因型频率及C等位基因频率偏低,这提示Fgβ-148C/T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过程有关。Fgβ-148C/T基因突变时会改变细胞核内转录因子与对应位点的亲和力,影响Fg转录,从而导致Fg分泌异常[11]。而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因普遍存在血浆Fg水平偏高的现象,这可能与Fgβ-148C/T多态性有关。黄华佗等[12]研究表明,Fgβ-148C/T基因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有关,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这表明Fgβ-148C/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过程有关。本研究发现,Fgβ-148C/T基因多态性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Fgβ-148C/T基因中T基因出现频率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呈正相关,这表明可通过检测病人Fgβ-148C/T基因多态性来初步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概率。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血管发生堵塞造成脑局部组织功能丧失引起的临床一系列综合征[13]。BMI的增加会导致血压增高、脉压增大,并且会导致血压变异性增加,过度脂肪堆积也会导致动脉血管弹性减退,影响血管内皮功能,从而使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14]。本研究发现,缺血性脑卒中组BMI值高于健康对照组,BMI值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呈正相关,说明病人BMI值越高,出现缺血性脑卒中的概率越大,这表明肥胖可能与病人出现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本研究进一步证实肥胖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这主要是因为肥胖病人往往伴有血脂、血压过高,且其动脉硬化程度较为严重,使血脂堆积于血管壁造成管腔狭窄,最终导致脑血管堵塞,影响脑组织内血液流通,进而诱发缺血性脑卒中。

相关报道指出,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病人出现缺血性脑卒中的概率高于健康人群,提示基础疾病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过程有关[15-16]。本研究发现,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主要是因为糖尿病不仅会影响血液微循环,而且会使大脑、眼球等部位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而高脂血症、心脏病会影响血小板的黏附和凝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升高。

综上所述,病人Fgβ-148C/T基因中T基因出现频率、BMI值与出现缺血性脑卒中呈正相关,脑卒中家族史、肥胖、Fgβ-148C/T基因多态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可通过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及BMI值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

猜你喜欢

高脂血症多态性缺血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RANTES及其受体CCR5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在昆明汉族T2DM发生中的交互作用
CLOCK基因rs4580704多态性位点与2型糖尿病和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