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高血压尿钠排泄量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探讨

2020-08-07秦晋梅孙宁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13期
关键词:左室摄入量心血管

秦晋梅,孙宁玲

高血压是常见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钠摄入与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钠主要经肾脏排泄,饮食稳定时钠摄入量约等于尿钠的排泄量,因此,24 h尿钠(24 hUNa)是反映机体钠摄入量的最佳指标。左室肥厚(LVH)是高血压常见的靶器官损害,是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1-3]。本研究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人24 hUNa排泄量与LVH的关系,以探讨盐摄入量与LVH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病区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例,诊断标准参照《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4],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病、重症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等病人及资料不全者,最终纳入1 044例病人。

1.2 研究方法 ①记录病人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2,体表面积(BSA)= 0.006 1×身高+0.012 8×体重-0.152 9。②收集病人动态血压资料,包括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③收集病人生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血肌酐(Cr)、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 hUNa。④记录心脏彩超结果,包括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按Devereux公式[5]计算左室质量(LVM)=1.04×[(LVDd+LVPWTd+IVSTd)3-LVDd3]-13.6,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LVM/BSA。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诊断LVH[6]:男性LVMI≥115 g/m2,女性LVMI≥95 g/m2;男性IVSTd或LVPWTd≥11 mm,女性IVSTd或LVPWTd≥10 mm。

2 结 果

2.1 高血压合并LVH与不合并LVH病人临床资料比较 研究共纳入1 04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年龄18~92岁,其中不合并LVH 458例(高血压非LVH组),合并LVH 586例(高血压LVH组)。结果显示:高血压LVH组性别比例、年龄、24 hDBP、dDBP、nSBP、nDBP、Cr与高血压非LV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LVH组LA、LVDd、IVSTd、LVPWTd、LVM、LVMI均较高血压非LVH组明显升高(P<0.05)。详见表1。

表1 高血压LVH组与高血压非LVH组临床资料比较

2.2 24 hUNa与LVMI的单因素分析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24 hUNa与LVMI呈非线性相关(r=0.074,P=0.017)。依据24 hUNa水平将入选病人分为6组:组1(24 hUNa<50 mmol/d)、组2(24 hUNa 50~<100mmol/d)、组3(24 hUNa 100~<150 mmol/d)、组4(24 hUNa 150~<200 mmol/d)、组5(24 hUNa 200~<250 mmol/d)、组6(24 hUNa≥250 mmol/d)。6组LV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两两比较显示:组2、组3、组4 LVMI与组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详见表2、图1。

图1 24 hUNA与LVMI的关系曲线图

表2 6组LVMI比较[M(Q1,Q3)] 单位:g/m2

2.3 24 hUNa与LVH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高血压是否合并LVH作为因变量(0=高血压不合并LVH,1=高血压合并LVH),结合24 hUNa与LVMI的关系曲线(见图1),将24 hUNa进行3分类(1:24 hUNa 50~<200 mmol/d;2:24 hUNa<50 mmol/d;3:24 hUNa≥200 mmol/d),并设置24 hUNa为亚变量(1为对照),将性别、年龄、BMI、24 hSBP、24 hDBP、dSBP、dDBP、

nSBP、nDBP、FBG、Cr、TC、LDL进行赋值后作为自变量共同引入回归模型(赋值表见表3)。结果显示,女性、高龄、肥胖、肾功能不全、24 hUNa≥200 mmol/d是高血压合并LVH的独立危险因素,24 hUNa<50 mmol/d有危险性增高倾向,但未达统计学意义(RR=1.351,P=0.215),详见表4。

表3 Logistic回归赋值表

表4 LVH与24 hUNa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盐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调味品,是生命的必需营养物质。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盐摄入量远高于生理需要量,盐摄入量增加和血压增高密切相关[7-9],各国开展的限盐干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高盐摄入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Hajjar等[10]研究推测,钠摄入量每天减少50 mmol(1.15 g),可以减少50%需要降压治疗、22%的脑卒中死亡、16%的冠心病死亡人数。因此,各国高血压指南都建议高血压病人限制钠盐摄入。但是盐作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限盐以多少为宜一直在探索中。一些研究显示,盐摄入量和心血管风险间存在J型或U型曲线。Alderman等[11]研究发现,每日钠摄入量<2.5 g或>6.0 g都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O′Donnell等[12]对28 880例年龄大于55岁有明确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其中70%患高血压)进行了估测24 hUNa排泄量与心血管风险的研究,研究开始时24 hUNa排泄量为(4.77±1.61)g/d,中位随访56个月,结果显示:与基线尿钠排泄量4.00~5.99 g/d相比,尿钠排泄量>7 g/d与所有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因心力衰竭住院)危险性增加相关,尿钠排泄<3 g/d与心血管死亡和因心力衰竭住院危险性增加相关。2016年在 Lancet发表的一项汇总分析也发现,对于高血压人群,24 hUNa排泄<3 g或≥7 g均增加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13]。然而这和各国高血压指南所建议的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1.5 g或2.0 g以下相距甚远。

高血压LVH是临床常见的靶器官损害,表现为左室室壁增厚、质量增加,伴或不伴左心室心腔扩大,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减退,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目前,高血压发生LVH的机制未完全阐明。血压增高所导致的心脏压力负荷和容量负荷增加是高血压发生LVH的重要因素。然而,临床上部分高血压病人LVH 程度与血压水平并不相关,一些长期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病人仍会出现LVH甚至进展。因此,血流动力学并非导致LVH 的唯一因素。目前研究认为,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细胞内钙超载、遗传和基因突变等均和LVH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4]。

目前已有的一些动物实验表明高盐和低盐摄入均可诱导LVH[15-17]。周宁等[17]观察了不同浓度钠盐饮食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LVH的影响,将SHR分为高盐饮食组(饮用4%氯化钠溶液)、正常盐饮食组(饮用0.9%氯化钠溶液)、低盐饮食组(饮用0.4%氯化钠溶液),Wistar大鼠为对照,实验喂养12周,结果显示:与Wistar大鼠相比,SHR血压明显增高,LVMI明显增高,高盐饮食组和低盐饮食组LVMI较正常盐饮食组明显增高,高盐饮食组LVMI增加更明显。Frohlich等[18]用不同盐浓度的饲料喂养SHR和WKY大鼠10周发现,SHR动脉血压和外周阻力进行性升高,心脏指数、心率、内脏血流降低,LVMI明显升高,而WKY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LVMI亦明显升高。从而得出结论:高盐摄入可能是LVH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研究表明,高盐摄入可以通过容量增加、血压增高、激活RAAS系统、细胞内钙超载、氧化应激等引起LVH[19-21],而低钠摄入亦可以增加交感神经活性,促进肾上腺素分泌,上调血浆肾素、醛固酮水平,产生胰岛素抵抗,最终产生心肌损伤和LVH[22-23]。

本研究研究结果显示,24 hUNa与LVMI呈非线性相关,24 hUNa≥200 mmol/d(4.6 g)是高血压合并LVH的独立危险因素,而24 hUNa<50 mmol/d(1.15 g),虽LVH相对危险度增高,但未达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在本组病例中24 hUNa<50 mmol/d病例数相对较少相关。综合目前临床研究,高盐摄入的危害是人们普遍接受的,而低盐摄入的危害也有了一些证据,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最重要的调味品,多少量最有益身体健康,需要更多研究支持。

猜你喜欢

左室摄入量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中国人盐摄入量依然超标
营养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