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品、艺术创作、观众的多元互动
——论博物馆跨媒体艺术项目的底层逻辑

2020-08-07朱月四川大学美术馆四川成都610207

美术馆 2020年4期
关键词:互文

文|朱月(四川大学美术馆 四川 成都 610207)

一、博物馆跨媒体艺术项目的三个主体

“博物馆跨媒体艺术项目”是指博物馆与当代艺术合作的展览、工作坊等形式的活动,是融合不同文化机构知识生产方式、跨学科领域的艺术实践。项目中艺术家、策展人与美术馆与博物馆建立合作关系,主动介入博物馆及其藏品并进行创作,最终与博物馆藏品在展览中共同呈现。与博物馆常规的美术作品展、艺术导览、分享与品鉴等公教活动不同的是,“博物馆跨媒体艺术项目”重在艺术的介入,当代艺术家的创作与博物馆及其藏品形成互文,共同创造新的知识体系、叙事结构、连接方式,以此对博物馆生态进行重构。

艺术家介入博物馆的自主性创作自上个世纪开始就在国外博物馆不断涌现,艺术介入成为突破固有博物馆策展模式的方法。直至今天,众多大学、博物馆与文化机构已经将艺术家的介入性创作作为常设项目,以此寻找自身与当代艺术结合的恰当策略。近两年,国内多家博物馆相继推出与当代艺术家合作的特展,引起了业内和社会公众的热烈反响和关注。然而,与国外的博物馆艺术项目相比,艺术家与博物馆的合作较为基础,尚处于实践摸索、试探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寻求到符合自身博物馆立意、制度以及深度推进合作的模式。与此同时,国内外关于艺术介入博物馆的理论较少,且没有统一的名称和定义,它们大多被描述为博物馆公共艺术项目(Museum Public Art Programmes)、艺术家介入(artist interventions)、体 制 批 判(institutional critique)等等,被囊括在(但不仅限于)关系美学、新博物馆学等的范畴之内。笔者认为博物馆艺术项目是去分化的跨媒体艺术项目,项目的意义生成不只在于直接参与的博物馆藏品、艺术创作和观众三者之间,还存在于参与项目的主体所涉及的其他领域,重要的是产生众多线索的互文。在介入博物馆的跨媒体艺术项目中,任何意义活动和互文的产生需要两位及两位以上的主体互相作用,是一个在“五维”中任意两者作用即产生波及的活动。

②“重帘——古代绘画、刺绣互文展”暨“借镜观形——博物馆艺术项目邀请展”展览海报

(一)博物馆藏品

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艺术家的介入性创作大多也是基于博物馆及其藏品的创作,而观众进入博物馆,无论是出于观光或学习还是其他目的,皆是因藏品和展览而去的。在博物馆的跨媒体艺术项目中,“藏品”这一主体也包含了其所在的博物馆1.“博物馆”一词在这里不仅指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等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也代指图书馆、历史遗迹、动物园、植物园、科技馆等文化机构。场域和与其相关的学科领域。博物馆是一个异托邦,米歇尔 ·福柯(Michel Foucault)、道格拉斯 · 克林普(Douglas Crimp)等哲学家、艺评家都对“博物馆”的权力话语等话题进行过深入的讨论。介入博物馆的艺术家也一样,与惯常“白盒子”中的创作和展览相比,艺术家对场域的变化及其产生的差异有着极度的敏感,对博物馆制度、展览机制等问题有着强烈的反应。另一方面,博物馆藏品相关的学科领域也是艺术家创作的面向,包括各学科中具体的学科目的、知识结构、研究领域、视角和方法等等,例如,艺术家在创作时使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采用微观视角进行创作。

(二)艺术家创作

艺术创作是介入博物馆的艺术项目的重要主体,是注入博物馆的新鲜血液,能够打破人为强加于物的界限,改变对视觉文化范畴的质疑,鼓励观众在涉及到合作问题时敢于成为合伙人和协作者。2. Lisa G. Corrin (ed.), Give and Take, London: Serpentine Gallery,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2001, p.11.艺术家的介入能够在丰富文物意义、现代价值转化、博物馆制度批评等方面对博物馆和观众产生多重效应。一方面,与博物馆中所陈列的艺术品相比,艺术家的创作更多在于介入的主动性、当下性,是针对博物馆及其藏品所作的具有对话、反思意义的开放性创作,而非博物馆为展示说明某一主题的“物”的呈现;同时在博物馆中,“看不懂的当代艺术”会面对相较于美术馆更加广泛的观展人群,被大众“检验”。另一方面,博物馆主动寻求与其他艺术文化机构合作和联动的展览,能够让高高在上的博物馆逐渐敞开。

(三)观众

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3.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的定义”,https://icom.museum/en/activities/standards-guidelines/museum-definition/.对于博物馆来说,观众对于博物馆对外展示的一切所作出的反应至关重要。在博物馆行业至今的三次革命中,博物馆与观众的关系一直在发生改变,他们为观众营造良好的学习和观展体验,从致力于提供周到的服务、展品解释以及设置公共教育部门组织活动,转变为更为开放的参与式博物馆,欢迎观众深入地参与博物馆的事物,甚至包括展览的策划。跨媒体艺术项目不仅能够在艺术形式本身以及与博物馆藏品的互文上吸引观众,行为表演、参与式艺术等艺术形式更是将观众转变为创作的一部分。

二、艺术创作与藏品的互动

(一)艺术创作之于藏品

艺术家介入博物馆,主要方式是基于博物馆的藏品和场域进行创作。艺术家通过对博物馆及其藏品的介入,解构了博物馆藏品的既有价值,在创作中拓展了藏品的解读方式,创造性地看待藏品及其知识体系、博物馆与美术馆的关系、文物的现代语境转换、认知传统文化的新视角,在创作中体现思辨与对话的状态。同时,艺术家也可以摇身变为策展人、艺术指导,参与研究藏品的美学价值。博物馆对艺术家的介入有着或多或少的预设,但艺术家极高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得以在博物馆里碰撞出火花,呈现全新的展览面貌。艺术家的介入性创作与博物馆的互动有三个关键词:延异、互文、批判性实践。

① 介入博物馆的跨媒体艺术项目的底层逻辑,笔者绘制

②“集合体:艺术,科学与想象力”(Assembling Bodies Art, Science &Imagination)展览现场,剑桥人类和考古学博物馆 图片来源:MMA

“延异”(différance)是艺术家的介入性创作对博物馆藏品的作用。“延异”的概念由法国哲学家、解构主义思潮代表人物雅克 · 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创造,他认为“延异”是解构主义理论的基础,是一种“嬉戏活动”,而非一个“概念”。“延异”在“束”中体现:被提议的这种组合有复杂的编织结构和交错结构,这种交错容许不同的线团、不同的意义或者力量之线从各个方向爆破,犹如它时时准备着将自己和他者绑捆在一起。4. [法]雅克·德里达著,汪民安译:《延异》,《外国文学》,2000年第01期,第69-84页。艺术家之于藏品的创作,破解了原有展览叙事结构、藏品研究体系对藏品的归类和解读,是破除既有的藏品知识结构,从艺术家自身的创作模式和对博物馆、藏品的感受出发,对藏品的重新理解和再构。无论以新的形式解读藏品,发掘、赋予藏品新的意义,还是将藏品放在现代语境下重新阐释,艺术家的创作都是对藏品的本质和意义的延异,创作本身的发酵也是一种延异。《叙事遗迹》(Narrative Remains)5. [法]凯伦 · 英厄姆(Karen Ingham),《叙事遗迹》(Narrative Remains),展览、电影、出版,2009年。参见Karen Ingham:Narrative Remains,https://www.kareningham.org.uk/narrative-remains/.是凯伦 · 英厄姆(Karen Ingham)与伦敦皇家外科医学院亨特利博物馆(Hunterian Museum)的合作作品,艺术家在博物馆中选择了六个标本,对它们进行第一人称的虚拟叙述,试图还原它们被科学客体化之前的状态。玻璃装置将艺术家撰写的文字与藏品并置,以影像复原器官的位置并进行动态展现。艺术家的作品帮助标本诉说着“如果它们能够说话”时会说什么。作品打破了玻璃罐中标本凝结的、冰冷的封存状态,让我们猛然意识到它们曾经也属于某个人、某个生命体,它们也与捐赠者共同创造了多彩的人生。因此,艺术家的作品延续了藏品的价值,重新赋予了它们鲜活的生命力。

“互文”是艺术家介入博物馆并与之产生的实质关联。“互文”理论由法国著名哲学家、精神分析学家茱莉亚 · 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创立,她认为文本由其他文本镶嵌构成,任何文本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6. [法]朱莉娅 · 克里斯蒂娃著,黄蓓译:《互文性理论对结构主义的继承与突破》,《当代修辞学》,2013年第05期,第1-11页。在写作主体、接受者和外部文本所构成的文本空间中,三者互相对照、产生影响,从而实现意义的生成活动。艺术家介入博物馆创作的“延异”就在互文中显现。一方面,在物理空间上,艺术家的作品与藏品在博物馆这一特殊场域中并置展示,打破了博物馆原有的展览建构机制和藏品的叙事策略,艺术的介入提供了新的解读和阐释方式,在前文本和文本的对照中制造了更为广阔的互文空间,制造出探索博物馆藏品意义的空间与路径。另一方面,在博物馆藏品和艺术创作的互文空间中,艺术家的介入修复了博物馆藏品与观众之间的连接纽带,在拉近博物馆与观者的距离的同时,开辟了观众对照解读藏品和艺术作品的入口,使观众发挥能动性,主动参与、学习。2009年3月,动力博物馆(Kinetica Museum)7.动力博物馆(Kinetica Museum),2004年由艺术家戴安·哈里斯(Dianne Harris,艺术总监、策展人)和托尼·兰福德(Tony Langford,常务董事)共同创立。该博物馆倡导艺术创新,专注探索动力学艺术运动的最前沿,鼓励艺术家与科学家、工程师合作,致力于跨学科艺术的研究。带领4位艺术家与人类和考古学博物馆(MAA)及剑桥大学合作的展览“集合体:艺术,科学与想象力”(Assembling Bodies: Art, Science &Imagination)开幕。这是一个跨学科试验性项目的艺术展览,汇聚了三方的人类学、生物医学的馆藏以及当代艺术作品,试图挑战人们对人体先入为主的观念,在跨学科、跨媒体的背景下改造认识人体的方式。并置的展示方式便于藏品与艺术作品之间的交互,产生的效应激发了与展览主体的多感官互动。8.参见Museum of Archaeology and Anthropology:Assembling Bodies,https://maa.cam.ac.uk/assembling-bodies-exhibition/.

“批判性实践”重塑博物馆与外界的联结。“批判性实践”由艺术家尼尔 · 卡明斯(Neil Cummings)提出,“批判”是指制度批判,“实践”是指社会参与的艺术实践项目9. Janet Marstine: Critical Practice: Artists, Museums, Ethic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Ltd, 2017年,第4页。,被珍妮特 · 马斯丁(Janet Marstine)用来表示机构批评与社会实践的融合,通过艺术家干预实践的艺术项目以达成博物馆等公共机构与公众的和解。“体制批判”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艺术家介入博物馆的流行趋势,当时艺术家的批判态度是十分激进的。10.参见Claire Robins, Curious Lessons in the Museum: the Pedagogic Potential of Artists’ Interventions, Farnham: Ashgate Press, 2013年,第62-63页。但在今天,艺术家介入的态势缓和,与博物馆走向互惠合作关系,艺术家的介入性创作则实现了博物馆与外界关系的重塑。首先,艺术家介入博物馆进行创作,这一行动重新塑造了博物馆生态,介入博物馆的跨媒体艺术项目成为博物馆策展人乐于实施的展览策略。其次,从博物馆美育的角度上来说,创作与观者产生的互动打开了博物馆公共教育的新路径和新思维。最后,艺术家的介入性作品能够实现对博物馆制度的批判,促使博物馆对自身机制进行反思。

① 马克 · 史密斯(Mark Smith)在杰出与非凡项目中创作的聋哑人舞蹈《让我告诉你一个故事》图片拍摄:莎拉 · 李(Sarah Lee)

② 马克 · 史密斯(Mark Smith)在杰出与非凡项目中的创作

(二)藏品之于艺术作品:熟悉且陌生的场域

艺术家介入博物馆的艺术项目可以看作是博物馆的在地性项目,为博物馆提供了丰富文本。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文物与博物馆教研室的李倩倩教授在谈到当代艺术与博物馆合作的展览时,将博物馆的作用比作桥梁,博物馆本身负载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包容力,不同学科和领域的人经由博物馆实体空间而获得合作机缘。11.源自笔者与李倩倩教授的访谈,2019年4月26日,参见川大美术馆:《[川大美术馆·访谈]李倩倩:路与桥——博物馆展览中的当代艺术》,https://mp.weixin.qq.com/s/wxuju4MrdwHl3Xa_f8TJog.也就是说,博物馆场域既是讨论发声的空间,其自身的属性、场域、制度也是被讨论的对象。

博物馆及其藏品能够提供给艺术家新鲜的文本。博物馆藏品、展览所讨论和涉及到的话题有些是艺术家惯常创作主题以外的,这给予艺术家机会去关注到平时不会涉及到的问题,或者是没有讨论到的面向。英国莱斯特大学博物馆与美术馆研究中心(RCMG)开发的杰出与非凡(Exceptional& Extraordinary)12.杰出与非凡(Exceptional & Extraordinary)是在2015年由英国莱斯特大学博物馆与美术馆研究中心创设的长期艺术研究项目,该项目汇集了4个艺术家和8个博物馆以讨论一个大问题:人们面对差异的态度,促使人们意识到对残疾的偏见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项目中,博物馆方在创作前期带领艺术家参观了博物馆未对外开放的100多件藏品和文件,策展人陪同参观的同时提供专业知识的介绍和问题解答。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是一个深入了解博物馆藏品和博物馆调性的特权,预先的参观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参与项目的艺术家马克 · 史密斯(Mark Smith)表示,在参观中他了解到很多与自身相关的聋哑人的事件和藏品,作为一名聋哑人,他深刻意识到有责任去将它们复述给那些不知道聋哑人历史和故事的下一代。13.参见Exceptional & Extraordinary:Mark Smith, Deaf Men Dancing and Let us Tell You a Story, https://www.unrulybodies.le.ac.uk/4-extraordinary-artists/2nd-artist/.

由于博物馆及其藏品所提供的文本和场域与艺术家惯常的创作对象和视角不同,随之在博物馆的在地性创作也将会有所调整、变化,甚至会在博物馆的创作结束后持续发酵,对艺术家自身的创作逻辑构成一定影响。艺术家通过创作,真正能够在介入后的他者视角下对自身有所反馈,同时,这种影响是双向的,能够在持续性的合作中得到更加深入的发展。在四川大学美术馆与四川大学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的合作展览中,艺术家王东涛的作品《时间的对视》就是如此。他的作品参与了两次博物馆跨媒体艺术项目,但在持续深入的过程中产生了变化。艺术家原先意在以空间置换的创作手法表现刺绣藏品和现代工艺的转换,而在与博物馆和工坊的专家学者的讨论中,艺术家的作品转而能够更加深入地探讨藏品和实用物的关系,以及博物馆的收藏机制等问题。从明确的表达意向到引发人们开放性的解读,王东涛的作品观念和创作思维逻辑经由这一次在博物馆场域创作的变化而产生转变。与艺术家之前的创作相比,许多参与博物馆跨媒体艺术项目的艺术家都认为,博物馆场域拓展了他们的创作对象,让他们发现之前忽略的事物、关注到从未有意创作的问题。并且,他们也期望能够在之后的创作中延续在博物馆的经验,解决在博物馆场域中遇到的问题。

③ 四川博物院和四川大学美术馆联合举办的“物 · 色——明代女子的生活艺术”展中丁萌、王文波装置作品《暗部》及展览现场

当被问到“如何看待介入博物馆的创作”或“在博物馆中的创作与以往不同的感受”时,许多艺术家不约而同谈到:博物馆的创作不能脱离博物馆语境。对于艺术家来说,介入博物馆并围绕藏品及相关展览来进行的创作,其价值只有在与博物馆的互文中才能成立。脱离创作对象之文本与环境的作品无法成功构建介入性的关联,当其独立存在或者置于其他语境中时意义可能会产生变化或者无法达到自足性。另一方面,介入博物馆的艺术创作的结果不单单只有作品的呈现,艺术家的创作涉及到跨媒体、造景等展厅空间的营造,甚至参与展览的构思和整体视觉化、感受的编排工作。所以,艺术家介入博物馆的广度和深度很多时候无法以一件作品来衡量,更不能脱离博物馆语境来讨论。

三、博物馆中艺术创作与观众的互动

(一)艺术创作与观众的互动

博物馆的第三次革命的关键词是“参与”,“参与式博物馆”在西方进行得有声有色。艺术的介入打破了观众和博物馆的固有关系定位,调整了博物馆的公共教育策略,以及观众对博物馆的参与方式和认知方式。艺术家的创作本就能产生吸引力,参与性的公共艺术实践让观众身体力行地参与到创作的实施中,例如费利克斯 · 冈萨雷斯 · 托雷斯(Félix González-Torres)的作品《“无题”(罗斯在洛杉矶的肖像)》,观众自由拿取糖果所产生的变化是形成这件作品的过程,观众的参与帮助完成了这件作品,也是通过这个动作,观众的个人体验与艺术家情感相互连接。介入性艺术创作之所以能够极大地调度观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一是感受,二是认识。艺术不可言说的就是“感觉”,作品以其在表现和传达上感性的、视觉的强大力量感染观众,赋予严肃的、固化的“物”以共情能力,从而提供一种更为直接的具身情感共通,以体会、理解藏品的意义与价值。另一方面,艺术家的创作也会改变观众惯常的思维方式,将人们推出博物馆展示和策划的“套路”,以审视和批判的视角重新思考博物馆和藏品,从认知方式上重新建构观众的学习与参与的方式,以此拓宽博物馆与公众的关系限度。

① 四川大学博物馆与四川大学美术馆联合举办的“重帘——古代绘画、刺绣互文展”暨“借镜观形——博物馆艺术项目邀请展”中严俊雄作品《无名》,摄影、数码喷绘,2019年

② 四川大学自然博物馆与四川大学美术馆的破隔性跨媒体艺术实验项目“视场边缘”(The Side of the Eye)展览现场

身处展览中的观众从来不是被动的,他们具有自己的认知标准和逻辑判断,从另一个角度上讲,观众是证明艺术家之于博物馆创作价值的关键要素。博物馆作为一个相对传统、权威的存在,给艺术家的创作同时带来一定的掣肘和优势。艺术家在创作时有这样一个独特的现象:他们不得不考虑是否符合博物馆的“正派”形象?其原因一方面出于对博物馆场域特性的考虑,另一方面出于对博物馆观众群的接受度的考虑。面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的“观看门槛”较低,具有数量更多、年龄层次更广的观众群体,与美术馆委托作品不同,艺术家在博物馆中创作时需要考虑到更普遍的观众群的心理接受度。然而面对观众,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观众能看得懂当代艺术吗?对于艺术家来说,博物馆是一个当代艺术自证的平台。介入性创作都是基于藏品、博物馆和展览主题所作,在互文空间中,观众可以在解读艺术作品和藏品的关系线上自由地游走,并从已知的藏品文本入手,去对照艺术创作上的蛛丝马迹,了解他们本不太熟悉的当代艺术。让观众真正参与到艺术创作,与艺术创作者近距离接触的过程,增加了观众与当代艺术的接触面与深度,破除了社会公众与当代艺术之间固化的隔膜。

(二)艺术创作与观众的互动对博物馆的积极作用

自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发布对博物馆的定义以来,“向公众开放”“为公共利益”“从事研究、教育、服务大众”等高频词汇体现了博物馆从藏品的研究、展陈向社会公众教育服务的职能转型。14.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的定义”,https://icom.museum/en/activities/standards-guidelines/museum-definition/.大多数博物馆通过设置公共教育部来策划社会教育活动,企图在博物馆空间、展陈方面提供“贴心”服务,致力于拉近与公众的距离,并推出书画体验、讲解导览等活动实施公共教育。然而,一成不变的公教活动难以令参观者维持长时间的兴趣,博物馆的展览机制和展陈设计的信息输出方式大多如同标语,观众的接收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因此,现在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多少都面临着形式单一和老生常谈的问题。这也是博物馆走下高位、寻求合作的起因之一。西北大学布洛克博物馆总监、策展人丽莎 · 格拉齐斯 · 科林(Lisa Graziose Corrin)15.丽莎 · 格拉齐斯 · 科林(Lisa Graziose Corrin)现任西北大学布洛克博物馆总监,引导该博物馆的使命向艺术跨时间、地点、媒介的方向发展,强调全球化和跨学科发展。称,当代艺术家可以打破人为强加于物体的界限,去影响与视觉文化有关的思维上的问题,并鼓励游客去迎接挑战,成为博物馆藏品、艺术创作所探讨的问题的参与者或合作伙伴。16. Claire Robins, Curious Lessons in the Museum : the Pedagogic Potential of Artists' Interventions, Farnham: Ashgate Press, 2013年,第150页。在关系美学理论研究中,艺术事件是一种以交互主体性为基质,以“同在”为核心主题的艺术形式,是观看者和画作间的“交汇”、意义的集体构筑。17. [法]尼古拉斯 · 伯瑞奥德著,黄建宏译:《关系美学》,金城出版社,2013年,第7页。艺术作为一种社会中介,让现实社会越来越陌生化、他冰冷的人际关系缓和,人们可以在作品前直接讨论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被拉近。

与此同时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关系也同样被拉近。就像上文所说的,艺术作品从感受和认识两个方面对观众产生影响,介入性创作与博物馆、观众三者关系的构建也是如此。首先,艺术家艺术语言的形式、媒介,以及艺术创作的思维逻辑和图像生成都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其次,对于了解博物馆藏品的观众来说,艺术创作视觉的“美”、无形的感受、观念是对文物的解读和阐释的新视角,刺激文化与想象力的推进。艺术家的介入性创作可以让观众更早或更深入地进行参与,或者以多样的形式来丰富参与的方式。2019年4月加拿大人权博物馆(CAHR)与艺术家凯里 · 纽曼(Carey Newman)联合发起的公共艺术项目《见证毯子》(The Witness Blanket Project),从受“寄宿学校”影响的77个社区和1000人手中收集了887个历史的碎片编织成一个巨大的木制艺术装置,参与者的故事和物件被放在了一起编织成对寄宿学校的孩子、少数族裔具有保护、和解意义的“毯子”。许多人没有亲身体验过寄宿学校和相关的经历,但通过这个项目,他们能够成为作品的创造者和历史的见证者。18.参见Canadian Museum for Human Rights :Indigenous Artist and Museum make History with Unique Agreement for Artwork of National Importance,https://humanrights.ca/news/indigenousartist-and-museum-make-history-with-unique-agreement-for-artwork-of-national艺术家介入博物馆的创作本身结合了博物馆和藏品的不同要素,直接与观众架接关系,串联在博物馆的整个关系结构中,引发观众思考和讨论。

四、去分化:介入博物馆的跨媒体艺术项目的内在逻辑

在“试探——实验艺术介入博物馆”研讨会19.由四川大学美术馆和四川大学博物馆联合举办。上,四川大学支宇教授提出:四川大学美术馆发起的“博物馆艺术项目”不仅以极大的“延展性”实践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去分化”理念,也开启了对现代性的反思和重建。20.参见四川大学美术馆:《会议现场 | 试探——实验艺术介入博物馆》,https://mp.weixin.qq.com/s/kMMwAUHvQNf0Q6tKq_segg在博物馆跨媒体艺术项目中,由于不同类型博物馆所包含的生物学、生命科学、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等众多学科领域,艺术的介入涉及到艺术与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可能存在的共性的交流和差异的碰撞。由此,艺术家的创作以及项目本身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去分化:第一,以艺术的介入,重建艺术与其他学科领域某些方面的可通约性;二,促进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合作——立体而全面地解释现象、解决问题。

就某一事物的不同维度展开对话,不同学科领域从自己的知识体系、理论范式出发,双方的碰撞将会出现话语范围的重合以及思维方式的相似,由此各个领域边界逐渐模糊和交融,从而出现新兴的学术点。当代艺术也是如此,科学知识体系和科学技术的影响蕴含在艺术家的创作思维和图像生成逻辑之中,艺术家也对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有很大兴趣,将它们作为自己的创作主题和对象,或者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方法中。米兰布雷拉美术学院考古学教授朱利奥 · 卡莱加里(Giulio Calegari)认为:彼此对话的历史学、考古学和美术史在丰富人类历史的同时引导人们了解过去,艺术家接近这些学科汲取创作灵感、直觉和创作冲动,在结合中抓住一种与内心形成的隐秘共鸣,刺激获得新的灵感,甚至使过去成为一种新的语言。人们沉浸在艺术作品中,可以在掌握过去的真实模样后对其进行重新想象和模拟构建。与此同时,艺术创作能够引导大众走进博物馆等文化聚集地并成为行动潮流,引导普及学科知识。并且,在科学家和艺术家的互相学习中,科学家能够从艺术角度去思考收益,轻松愉快地普及知识;艺术家对科学研究的参与也对自身有益,从而在思想的交汇处,通过或感性或理性的表达,来推动人类文明的真正进步。21.朱利奥 · 卡莱加里(Giulio Calegari):《考古:走进史前人类》,https://m.lart.org/shareCourse.html?courseId=15106487894629.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的中国艺术实验室(CAMLab:Chinese Art Media Lab)22.CAMLab:《关于CAMLab》,https://mp.weixin.qq.com/s/D6OUIbBNwkjo8RDDkuLhWg集学术与艺术为一体,实验室的学者、策展人、艺术家从某一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出发,根据对该艺术家作品文化脉络的研究梳理和重新构思,将研究成果以沉浸式体验虚拟剧等跨媒体的艺术形式展现。学术研究的视觉化呈现可以加强观众的直观认识,而实验室的参与人员在创作过程中的发现和想法也将再次激活学术研究。

① 凯里 · 纽曼(Carey Newman),《见证毯子》(The Witness Blanket ),装置,2019年 图片来源:CMHR

学科领域的划分是为了避免盲目、重复、混乱研究而形成的体系,有着各自的学科目的、疆域乃至学科规范,对于世界上所出现的现象和面临的问题,大家从自己的学科路径出发试图提出解决方案。而艺术也一样,以自身的特性、艺术家的视角去回应世界。跨学科领域交叉的出现是为了用更加立体而全面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艺术家的介入最主要的作用之一也是察觉到其他人没有发现过的“暗部”,这些“暗部”都处在学科领域视觉边缘的阴影中,需要以不同于其他学科领域常规的视角去观察和发掘。李倩倩教授在谈到艺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时说道:在求索立体的问题时需要有不同知识结构的人参与才能把问题解决好。就像凿井一样,井能够打到多深,这需要更多的人,运用新的打井技术深入地挖掘。与自然科学不同,艺术家要探求的是哲学层面的问题,大多数艺术家具有非常强的社会责任感与敏锐度,他们以创造性的呈现方式去唤起大家的思考,实现社会文化责任。艺术作品并不是科学意义上可验证的东西,却一样撞击心灵,发人深省,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弥新。23.源自笔者与李倩倩教授的访谈,2019年4月26日,参见川大美术馆:《[川大美术馆·访谈]李倩倩:路与桥——博物馆展览中的当代艺术》,https://mp.weixin.qq.com/s/wxuju4MrdwHl3Xa_f8TJog.

艺术介入激发了学科领域交叉下更多的可能性,艺术基于博物馆和藏品的创作及其与创作对象之间的互文关系对彼此及自身产生双向的影响,这种双向的影响在跨学科的融合中无限扩大,并在不断地深入合作和实践中达到循环。例如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艺术–科学兴趣小组(NHM Art-Science interest group, NHM ASIG)24.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艺术-科学兴趣小组(NHM Art-Science interest group),2016年由该博物馆研究员彼得 · 奥尔森(Peter Olson)博士、昆虫收藏部的负责人加文 · 布罗德(Gavin Broad)博士、以及与博物馆紧密合作的艺术家杰玛 · 安德森(Gemma Anderson)共同建立。常设两个月一次的定期研讨。在研讨中,艺术家可以作为自然博物馆的艺术顾问,创作公共艺术项目,他们的创作不仅为科学家和观众提供了自然科学研究中物质的表现样式、观察角度和理解方式,同时,创作中对自然科学研究中不同媒体的大胆混搭、实验,探索了科学家研究问题的可行性和解决思路;另一方面,博物馆方的课题也使艺术家提高了对相关领域的了解,由此开展自己的艺术创作项目,该项目反馈给博物馆,能够,形成互文和合作的互相促进和循环。NHM ASIG的实践就极最具参考价值,该小组在长期的深度讨论中发现,艺术与科学应该超越“参与”的层次,艺术家的介入能够不断提出一些挑衅的想法,挑战科学的基础知识体系,突破科学研究中的僵局。共享问题是合作的必要基础,小组中科学家、艺术家的互动讨论基于同一问题,以不同思维模式碰撞、突破双方的思维极限和固有认知,以此深入探讨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

② 凯里 · 纽曼,《见证毯子》局部,装置,2019年 图片来源:CMHR

结语

博物馆主动寻求外界合作的初衷在于打破长期以来传统、保守的展览叙事结构,探索富有新意的、发掘博物馆藏品新价值的可能性,探求博物馆工作机制新的发展方向。如今,西方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等公共机构将藏品开放给艺术家探索或者按照自身研究兴趣发起项目邀请艺术家合作,已然是一种常见的工作模式,博物馆跨媒体艺术项目的展览策划方式是颇具效益的。博物馆委托或者邀请艺术家进行创作,甚至是常设艺术项目,使艺术家通过与多领域学者的长期研讨来发掘创作与策展思路。在这之中,博物馆与艺术家合作的开放广度、讨论深度都将影响展览合作的出发点、展览思路、布展实施,从而在最终的展览中显现。在博物馆跨媒体艺术项目中,藏品的物质意义、文化价值、当代艺术的活态、批判性与观众的能动性,任何一个主体的多种维度与他者的发散、反应、发酵,乃至三者共同的互动,都能对博物馆的“藏品收集研究”“展览展示”“公共教育”等重要职能和知识生产担当产生辐射效应,这种效应重叠艺术的现实意义、价值转换等问题,影响人们理解世界、感知世界、审美的方式。博物馆跨媒体艺术项目所产生的效应不止于当下,还将勾连过去,投射未来。

猜你喜欢

互文
两个梦的争执
互文视角下中国文化价值观传播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英译为例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康儒博英译道教典籍《神仙传》的互文解读模式
传统诗文中的互文
互文
传统诗文中的互文
语文教学不可忽视互文现义的语言现象
互文与中学语文教学
“征圣”、“宗经”和传统艺文互文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