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语言政策研究探析
2020-08-06刘书琳
刘书琳
摘要:语言政策反映了国家对于语言问题的根本态度。泰国多民族、多文化的国情决定了泰国语言上的多样化,其语言政策受到宗教、国内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泰国语言政策制定的成功模式值得研究探析,提供借鉴。
关键词:语言政策;泰国;标准泰语
语言政策不仅肩负有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更是重要的国家政治工具。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影响着该国政治、经济、教育等方方面面。泰国是东盟国家中典型的多语种、多方言的国家。在中国与东盟关系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研究泰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政策有助于了解其语言形态深层次原因,并可以揭示出国家语言政策制定的政治意识形态影响因素。东盟国家在历史发展、文化、民族及语言上具有明显的区域共性,同样面对全球化的时代背景,泰国语言政策的制定成功模式能为东盟其他国家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泰国的语言分布状况
泰语在泰国的地位十分稳固,有超过90%的泰国人将泰语视为母语。同时,泰国还是一个常用语言多达80余种的多语言国家。这80多种常用语主要分属汉藏语系、南亚语系和南岛语系,其中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人数最多。根据泰国人口和住房在21世纪初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当时约6千万总人口中,使用泰语和泰语方言的人有超过5千万人[1]。其中泰国中部,南部,北部和东北部语言构成分布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壮侗族人口占泰国各语系人口比例超过9成,但是壮侗语族中的民族构成十分复杂。北部地区的壯侗语族有12种方言,中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壮侗语族均各有8种方言,南部地区壮侗语族也有5种方言组成,再加上其他汉藏语系语言和南岛语系语言。马来语在中部和南部地区的使用更增加了泰国语言的复杂性。与相邻国家相比,泰国的少数民族相关问题较少,这与其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着必然关系。
二、泰国的语言政策
本文主要从不同历史时期的泰语政策和泰国外语政策对泰国语言政策进行研究解析。
(一)泰语政策
泰国的国家语言是泰语。泰国中部的曼谷地区上层社会使用的语言被规定为标准泰语。泰国宪法并没有把泰语列为官方语言,但是泰国的语言教育媒介、政府官方文件、精英阶层以及王室成员等均使用标准泰语,默认了泰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地位。国外的语言学家把泰语称作是泰国的官方的使用语言。
从历史上来看,泰国语言政策可以追溯到拉玛五世执政时期。当时泰国政府受到来自帝国主义的威胁,国家采取的统一抵御外敌的手段之一就是用同化政策规定统一使用中部泰语为唯一语言对民众进行教育,目的是使不同语言和种族的人放弃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强调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和谐。同化政策的实质是一项推动单一语言政策,强调每个泰国国民都必须讲标准泰语。政府甚至会使用暴力措施禁止在泰国公共场合使用其他语言,最严重的手段是种族灭绝[2]。1918年泰国政府下令全国各所学校必须开设泰语课程。1921年泰国政府颁布的《义务教育法》,1936年颁布的《私立学校教务条例》限制杜绝在学校使用除了标准泰语之外的其他语言。泰国各地只有大力推广使用泰语才能获得政府在经济、社会、政治各方面发展上的支持。在拉玛六世统治时期也极其强调爱国主义,排斥任何外来语言,尤其是汉语。1977年泰国推行“泰化运动”规定泰语是不同教育阶段都要学习的必修课程,更是突出了泰文化在泰国各阶段学校教育的重要性。1997年,由泰国政府颁布的《教育法案》要求在校学生学习的教材必须符合泰国文化。1999年泰国政府在泰国皇家学术院的建议下将每年7月29日定为“全国泰语日”。泰国政府这一系列语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是强调并使民众意识到泰语的重要性,大力保护和促进泰语的发展与继承。
少数民族语言政策也是泰国政府语言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泰国少数民族通过接受泰语、泰文化从而融入主体民族,实现民族大融合,泰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标准泰语也有着严格的规定。1932年在泰国南部强力推行同化政策,要求在这里世代居住的马来族人放弃本民族语言而学习和使用标准泰语。2010年泰国政府通过了由泰国皇家学术院起草的《泰国语言政策》包含对泰国少数民族傣语系以及其他语系方言的政策。此政策在树立标准泰语在国家的绝对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保障了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合法地位,对强化少数民族学习标准泰语,认同泰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泰国政府这些语言政策措施很好地体现了国家语言政策完全可以成为民族融合政策的助推器。但是这种单一突出泰语国家地位而压制其他民族语言的政策缺点在于使得一些民族语言陷入濒临灭绝、民族语言继承严重断代的危险。据调查报告显示,泰国国内目前有19种语言面临严重问题,6种语言濒临灭亡[3]。
(二)泰国外语政策
泰国早在公元前3世纪就有学习外语的记载。泰国外语政策的制定主要受到宗教、国内外政治经济等原因。泰国早期外语政策主要受到宗教的影响。素可泰王朝建立后,出现了仅在宫廷和寺庙的高棉语、梵语和巴利语的外语教育。14-16世纪后,由于外来移民在泰国从事贸易、传教等活动,阿拉伯语、马来语、汉语、英语、法语等多种语言外语教育在泰国逐渐开展,泰国外语教育多元化开始萌芽。在拉玛三世时代,泰国统治精英就特别重视英语学习,在宫廷推行西方教育,还专门聘请西方人教皇室子弟学习英语和西方知识。到拉玛五世时期兴建了大批新式学校,开始向民众普及英语教育。但当时泰国王室很清楚地知道英语仅仅是泰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工具,泰语在泰国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国东盟贸易商圈的建立,中泰两国贸易合作关系进一步加深,汉语教育在泰国逐渐受到重视。建立孔子学堂,将汉语列入国民教育体系都是为了促进泰国汉语教育的发展。
三、对泰国语言政策的思考
从以上讨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泰国语言政策有以下几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明显特点。
第一,强调标准泰语的重要性。泰国虽然没有成文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泰语的国家地位,但是很多隐性语言政策规定在大众传媒、教育、政府公文中均使用标准泰语。标准泰语毋庸置疑是泰国最重要的交际用语。在正式场合必须使用标准泰语,地方方言仅限于非正式场合私人之间交流。
第二,对少数民族语言群体进行标准泰语推广。泰国是个多民族、多语言国家。但是泰国政府始终对少数民族的语言政策是全力推广标准泰语。泰国各地,哪怕是边远地区学校教育媒介语也是用标准泰语,严厉禁止使用其他语言。因此,无论是母语是哪种语言,泰国各族人民掌握标准泰语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第三,强调外语的工具性特征。从最初基于宗教传播需要在宫廷和寺庙推行梵语、高棉语和巴利语,再到近现代泰国政府尤为重视英语并向普通泰国民族推行英语教育,再到21世纪泰国政府力推汉语教育都是旨在学习各国先进科学技术,促进本国社会经济发展,即强调外语的工具性价值。至始至终标准泰语作为国家语言的主体地位,外语工具性特征的基本思想都不会改变。
总而言之,泰国所一贯坚持的泰语同化语言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行以英语为主导,加强汉语教育的多元化外语政策,促进泰国同世界先进国家文明相互交流与经济发展,维护其政治稳定。泰国语言政策得到了泰国国民的认可,也为东盟国家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在制定和实施语言政策、解决处理政治语言问题树立了积极的榜样。泰国语言政策成功之处不仅值得各国语言学家和文化学家研究,更值得政治家和经济学家认真地思考和探讨,以便正确引导本国语言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各国首先要重视和增加对国家语言政策的研究和投入,多维度探究梳理本国各历史时期语言政策的发展脉络,去粗取精,最大限度真正发挥语言作为一种跨文化、跨地域交流工具的作用,使语言真正为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起到积极地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Lee Hock Guan and Leo Suryadinata edited. Language,?N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Southeast Asia. Institute of?Southeast Asian studies Singapore.2007.
[2] Songporn Tajaroensuk: 《语言政策与国家安全研究报告》,《安全公告》2008 年第 70 期.
[3]王辉.“一带一路” 国家语言状况与政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