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路径研究
2020-08-06贺臻丽
贺臻丽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斗争而产生的文化形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精神,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建设的接班人与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来增强认同感就变得重要,本文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红色文化的内涵及特征、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红色文化认同路径研究,重点论述红色文化认同路径,主要通过进行理论教育、开展实践活动以及利用自媒体方式来优化认同路径,增强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理解度、认同度。
关键词: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路径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改革、建设过程中积淀的精神力量与文化财富。红色文化包括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物质文化一般指文化遗产、先烈遗志、纪念馆等物质载体。制度层面一般指在党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期间所形成的制度、纲领、文件。精神层面指的是历史背景下实践过程中留下的文化理念、道德标准、价值含义、行为准则,是内化于心的理念文化,作用于社会整体,它影响着人民的行为。
红色文化具有先进性,红色文化的先进性是源于中国人民的实践,这些实践是被历史证明的有价值的实践,是融合了历史选择的时代经验的实践。科学的革命成果和先进文化是有价值的、进步的、可借鉴的、可吸收的成果总和。
红色文化具有时代性,红色文化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又将对时代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作为时代发展的结果,红色文化是与时俱进的,一方面红色文化形成于具体时代,另外一方面,红色文化所内含的物质遗产、精神财富、文化力量能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指导作用,更好更快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红色文化具有人民性,红色文化形成于人民的实践活动中,红色文化是辨证吸收了产生于实践活动中的物质载体、精神力量、先进文化的综合体,先进文化的内容都来自与人民的具体实践活动,是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是人民大众艰苦探索、辛勤劳动的结果,人民群众中的集体智慧又会反过来指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长期探索与奋斗。
二、红色文化认同的时代价值
(一)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基础的、更广泛、更深厚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红色文化也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对于红色文化认同研究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红色文化是将革命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现代其他文化融合起来,实现文化的融会贯通,红色文化的融通因此红色文化认同的重要意义就是能够增强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有助于传承红色文化
大学生在红色文化系列教育中不仅能够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而且能够在感受中会产生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在领悟红色文化对于他们个人发展的意义和对于国家的重要价值之后,能够激发大学生自发的承担起保护红色文化、宣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的责任,为更好地建设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有助于引领学生行为
在互联网网络和自媒体时代下,各种思想文化良莠不齐,大学生容易在复杂的思想中迷失方向、找不到归属感。对于大学生进行的红色文化教育就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政治取向、政治认同以及政治信仰,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大学生红色文化的认同路径
(一)进行理论教育
高校中可以通過主要的理论教育方式来增强高校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理论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可以通过上好思政课来实现,首先是要在思政课中梳理清楚红色文化的历史脉络,讲好《中国近现代史刚要》《形式与政策》等主要课程,尤其是上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清楚地梳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在历史中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的基因与魅力,从历史中了解认识红色文化、体会红色文化,从而在思想上、心理上真正地产生对于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二)通过实践活动
高校除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还应该以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方式来增强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认同感,社会实践可以使得大学生更直观地、更深刻地感受红色文化的基因与力量,例如,西华师范大学在上好思政课的同时利用周末时间来组织学生到周边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在邓小平故居、朱德故居、苍溪县红军渡江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进行红色文化参观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学习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所付出的努力,感受中国领导人的艰辛与困难,近距离的感受中国共产党奋斗史上的奋斗底色、红色基因。还可以通过举办的“三下乡”活动来进行文化采风、社会调研等方式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深切体会红色文化的
(三)利用自媒体优化红色文化认同路径
自媒体以其特有的便捷性、即时性和互动性,以及信息资讯的可选择性、集成性和交互性等特点现已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发表意见、消遣娱乐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趋向于通过自媒体来完成自己的许多活动,因此自媒体的方式在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那么对于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可以利用起来,运用自煤体图文并茂、开放互动、便捷及时的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创新和优化红色文化认同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模式,促进红色文化传播方式的现代化,增强红色文化大学生的吸引力与感染力。首先要用红色文化占领自媒体阵地。其次,要办好校园网、官方微博等自媒体网络。最后,要树立科学的媒体观念,提高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建辉.试论红色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101-103.
[2]张绍荣.高等教育视野下的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02):17-21.
[3]周艳红.“90后”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路径探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9(3):140-145.
[4]张玄益.自媒体下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思考[J].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19(1):12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