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路径探究及实践应用
2020-08-06张高辉
张高辉
【摘 要】 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学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在教学目标上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以前更看重学生的解题能力的塑造,现在核心素养的提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更全面的学习能力,文章据此进行浅显的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改善学习能力
我们需要注意到,数学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更容易吸收知识点与理解教学方式,更好地将数学的思想方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思想方法的掌握是为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需要,那么我觉得探索性的教学理念更适合目前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特点,学生可以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索,掌握更多的学习知识。
一、高中数学教学影响因素
1.教学内容较为复杂,学生学习难度较高
从教学内容上看,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难度出现了明显的提高。因此,对于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而言,数学学习的难度远高于其他学科,由于受高考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往往会提升讲课速度,从而导致学生难以适应教师的教学节奏,造成了知识学习效果的弱化。
2.教学思想相对传统,忽略学生主体作用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学思想的影响相对较大,在教学阶段,多数教师将自身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对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作用并不重视。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有效调动,从而导致学生对于教学活动的参与性相对较差。
3.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的积极性不足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由于高中数学中所涉及的知识点相对较为繁杂,因此学生对于高中數学的学习兴趣较为匮乏,不利于主观能动性的合理培养,从而造成学生数学学习效果较差。因此,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不足,则其难以对后续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与掌握。
二、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养成路径探究
1.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可以从教材中挖掘与学生核心素养有关的内容,在上课的过程中多教思想与方法,让学生体会解题的思路。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不要做学生的指挥者,他们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自然而然得到提高,想要成功进行教学形式的改变,数学教师就要熟悉各种学习方法,创新各种学习模式,从而适应各种教学环境的需要。比如我们可以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进行思考,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通过一定程度上的情景或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2.教学目标分层
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到,我们在注重教学过程的同时也要注重教学目标的设立,教师要把这一要求转化为可行性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层次化的划分,使教学内容更加明确,教师在上课之前,要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指数函数的教学中时,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要求独立思考,并且要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一般的同学要达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要求,这样的教学目标分层设定, 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点。比如要求学生解决以下问题:
3.运用数学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要提升学生的主动性,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教师应通过教学模式的丰富与优化积极做好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从而激发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参与欲望,构建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以便推动教学效果的显著优化,同时有利于实现学生注意力的有效吸引,对于教学效果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例如,在对人教版教材中“空间几何体”相关概念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演示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几何体,从而有利于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
4.完善教学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的看法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总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比如说对学生的成绩作基础。现在应转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可以是打分的形式,也可以是课堂表扬的形式,总之就是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三、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应用
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形成最为重要的就是数学思想的形成,我们要给学生渗透化繁为简、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教师的工作,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协作完成的,我们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对学生的思想培养上面来,教师应积极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变革,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与束缚,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探索兴趣与学习欲望,以便引导其实现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纪秋华.浅析新课改高中数学课堂数学模型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40-41.
[2]邹萧霞.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56-57.
[3]张进义.探索性教学理念指导下高中数学教学的优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63-64.
[4]李尧贤.新形势下如何激发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60-161.
[5]赵书平.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抽象能力的提升途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