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中钢琴即兴演奏的作用与影响综述
2020-08-06杨淋芳
杨淋芳
摘要:钢琴演奏与音乐治疗融合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时,钢琴艺术的审美方式与钢琴独奏的审美方式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异。音乐治疗中的钢琴即兴演奏遵循的是每一个音符、节奏、和弦等都要带领患者进行音乐放松、音乐想象、音乐回顾。在进行钢琴音乐治疗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还包括对人体感官功能与音乐之间的合作关系。
关键词:音乐治疗 钢琴 即兴演奏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3-0168-03
一、音乐治疗概述
“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干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的动力的治疗关系,帮助被治疗者达到健康目的(美国 temple 大学教授布鲁西亚 K Bruscia,《定义音乐治疗》1989)。”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包含了医学、心理学和音乐艺术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范畴。1994 年,音乐治疗在美国密歇根州大学正式成为学科,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发展至世界的各个国家。而我国的音乐治疗发展在教学、科研、临床等领域都取得了相当可喜的进展。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音乐治疗学科的工程中,人们对理论研究和临床技术及学科建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统计,目前我国有 8 所高校设置音乐治疗专业或方向,总办学规模在 400 人以上。全国现有 200 多家单位(主要为综合性医院、社区医院、精神医院、心理医院、心理咨询中心、儿童特殊教育中心等)均开展了音乐治疗。
二、钢琴即兴演奏及音乐治疗概述
钢琴即兴演奏是指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演奏者根据自己对钢琴音乐的理解进行现场即兴创作并同时进行演奏。钢琴即兴演奏者会根据现场需要的音乐氛围及要求,运用已知的音乐知识进行旋律、和声、织体及相关钢琴技法等展开创作。即兴演奏需要钢琴演奏者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娴熟的钢琴演奏技法,并且还需要掌握相关的作曲理论知识,否则演奏就会杂乱无章,不能达到想要的预期效果。
在 20 世纪 60 年代,Paul Nordoff 和 Clive Robblins 开始对残疾儿童进行音乐治疗方面的研究,鲁道夫进行了钢琴即兴演奏,同时罗宾斯对这些儿童进行了研究工作。《作为治疗的音乐治疗艺术》是他们的第一部著作,在 1965 年出版,提出”创造性音乐治疗”的重要性,随后又出现了 Juliette Alvin 的“自由的演奏”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以及 Mary Priestyle 的精神分析音乐治疗。到 20 世纪80 年代,在这三种即兴演奏的模式影响下,这些新模式彼此独立发展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哈佛音乐简约词典,即兴的含义指不是根据已经作好的曲子演奏,而是一边演奏一边进行自发性创造音乐的一种艺术。治疗师根据来访者的情绪、行为以及性格等运用乐器即兴演奏音乐,或者即兴说唱。可以是一个简单的音的连续,或者一个节奏单一的片段。不一定需要用复杂的主题和旋律来达到我们平时要求的审美高度。只需要符合当时的情景,使患者的各种障碍有所缓解和改善,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即兴式音乐临床治疗的方式中,参与的过程可以说比音乐制成品更为重要,只要钢琴演奏者演奏出真诚的音乐,信息就会传递到治疗师的心里,同时治疗师就会根据音乐作出回应。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反应同时分析其行为的源头并及时的给予音乐支持。
三、钢琴即兴演奏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
钢琴即兴演奏在音乐治疗中作为一种治疗方式便与我们平时去某个演奏家的现场欣赏的审美角度大相径庭。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传统的钢琴即兴演奏需要演奏家演奏的内容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即使是即兴的演奏,也会在技术的表现力、情感的爆发力上下功夫,从而满足听众的艺术感知欲望,因为没有人会花钱去听你真正的“即兴”。而在音乐治疗中钢琴即兴演奏方面,治疗师便不能以“艺术审美”为中心去演奏钢琴。即兴演奏在这里更加贴合于“即兴”一词。治疗师在演奏时的旋律、节奏、速度、和声、力度都得有密切联系。来访者到来时,治疗师需要快速分析患者的音乐特性,构架出合适的和声、旋律风格、速度、力度等音乐元素。患者的情绪是积极的、温和的、还是消极的,都要作为即兴弹奏时的参考。人的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心理和生理的变化互相影响。如果在患者不安且敏感的情况下,治疗师的力度和速度较激烈则会使得患者产生心理上的不安,身体也会出现焦躁的生理反应。而治疗师也可以借助钢琴的特性,运用和协和声音响。利用和声功能的归属,把不稳定的和弦解决到稳定的和弦。欢快的旋律对人产生积极的作用, 反之,沉重阴郁的音乐使人消极。即使治疗师可以运用钢琴的特性灵活的进行创作和发挥,但是并不是“绝对自由”。需要治疗师在实践中能够恰当地使用和总结出一些方法。虽然在音乐治疗中不像演奏家那样注重炫技般的审美,但是治疗师可以运用一些古典音乐作品中优美的旋律相结合,这就需要治疗师拥有足够丰富的曲目经验了,在弹奏时,根据患者的情况加入一些耳熟能详的旋律能更加激起患者的心理回应。也可以弹奏一些患者熟悉的歌曲伴奏,掌握不同类型的伴奏音型,在加入一些即兴的片段与之相连接,不仅能带动患者的共鸣,还可以用即兴的旋律作为小插曲使人更加愉悦。除此之外,治疗师还要带领患者在音乐中进行想像。平缓流畅的音乐像置身流淌的河水中,清澈透亮。浪漫的舒伯特夜曲风格则将人带入布满星月的夜空下。想象力随着音乐的风格变换。在演奏过程中治疗师要随时观察患者是否已经进入音乐设定的环境中。只有患者将身心都放松,能夠回应治疗师的音乐时,治疗才能有效开展。而这样的一个结果需要治疗师不断在实践中累积经验。
四、人体感官功能与钢琴音乐治疗配合的优势
人类的身体结构以及感官功能的作用分配都一定程度上为人们在生活中应该怎么样适应这个巨大的世界。眼睛是作为人类的视觉,大家需要靠眼睛来完成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嘴巴是人类生存的关键,大家需要摄入足够的食物来维持生命的延续。而在人们接触音乐时,耳朵是主要的传导感官,人们从本能的听觉上去通过钢琴乐曲声音的大小、强弱变化、快慢以及抒情还是欢快、阴郁还是积极来达到一个音乐欣赏和音乐享受的目的。但是这在于音乐治疗学中,又在人类的生理感官上糅杂进许多关于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对外界的某种声音在特定的情况下做出的不同的反应变化。需要考虑到每一位来访患者的个人因素,不仅包括他们本身的机能器官是否正常运作、较弱运作、失衡不运作。这对于在进行钢琴演奏治疗部分是需要进行充分了解的,因为也许你的来访患者刚好是一位先天性或者后天性听力损坏者,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头骨传导器将这些乐声通过他的另一项机能使他与外界的连接起作用。对于钢琴这门乐器来说,相对于其他乐器就比较容易能做到这一点。首先钢琴的发音就是由音槌击打琴弦而发出的高低不同的音符,在这一点上通过物理震动的力量,如果用赫兹这样的物理学说来计算的话,那么需要钢琴治疗师提前测试出一个大概的范围,这样对于在进行对正常听力者、非正常听力者都有一个特有的赫兹传导范围。此处还要做一个对比的就是针对儿童来访者以及老年来访者他们之间所存在的硬性治疗差异。人体身上最小的一块骨头就在我们的耳朵里,是我们听觉的最重要的核心,它的大小在我们的一生中都不会变,而改变的是那些覆盖在这些重要听觉器官周围的细小绒毛,那些绒毛通过缓和、阻挡一些来自外界尖锐的、对耳膜有伤害性的噪音来保护人们的听觉。钢琴治疗师在面对较小的年龄比如说六岁到十岁的儿童进行钢琴治疗时(此处只针对正常听觉者进行阐述),需要考虑到他们听觉的灵敏此刻是最好的,那么在演奏时绝对不能向面对年龄较大的老人来提供同一个治疗方案。从声音的大小上、情绪的表达上、速度的设计上以及钢琴治疗师演奏时和他们的距离上都要进行完全的差别对待。这里的对待绝对没有歧视老年人的意思,而是人体官能的老化程度导致老人的耳膜和耳骨损害较大,需要钢琴治疗师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将治疗的强度调高到比小孩平均要高百分之十左右。所以钢琴治疗师在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进行音乐治疗时,无论时通过什么样的治疗方式:钢琴治疗也好、人声治疗也好,对于患者正常的官能衰退过程不能装作视而不见,孔子的“因材施教”在这里也一样适用。并且对于音乐治疗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来说,治疗师应该秉持的是解决千万人的不同痛苦,而不是解决一千万种痛苦中的一个人。每个患者的差异性都是音乐治疗团体在未来的路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入、精准的剖析每一种病情,每一种差异的病理原因,以及针对这样繁杂的人类机体能够将音乐治疗的效果充分与病患配合起来,达到高愈合、高效率的治疗效果。
五、结语
音乐对每一个人的意义都超过了它的价值本身。而纵观人类如今的科技世界,有了强大的医疗技术,保障每一个人生命得安全。但是精神上的苦痛仍然是伴随每一个人,全世界遭受精神疾病而自杀的人,没有任何一项数据能够精准计算。“音乐”包含了人声歌唱、器乐等艺术技能。“治疗”包含使用一定物理器械对人的生理产生作用,以及使用心理学对患者进行心灵的治疗。值得高兴的是音乐治疗作为现代科技,它可以有针对性地为个人而非团体进行治疗,尤其对抑郁症患者、自闭症儿童、根据个人的情况进行不同的音乐受力点分析和情感分析。结合仪器进行生理状态的调整,能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钢琴即兴演奏在实践中对音乐治疗中担任音乐放松、音乐引导、音乐想象、音乐回顾的角色,对听力障碍儿童,老年痴呆群体、自闭症患者都起到了较明显的治疗效果。不同性质的钢琴曲对不同的精神病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精神病人具有明显的安抚作用,国外许多家音乐治疗中心都将这类音乐运用于临床,并且也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钢琴即兴治疗与音乐治疗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是较理想的配合手段。由于这样的治疗需要治疗师除了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能力、乐理知识、足够的乐曲量、以及一定的即兴创造力以外还需要具备心理学、音乐治疗学等多方面专业知识能力,而在我国的音乐治疗发展中,这样的人才是很稀缺的,不仅和“音乐治疗” 的建设有关,还与在这方面投入的人才培养有关,就目前来看,并没有太多从事钢琴的学者去涉及这个领域,而更多的是学术上面的学习。虽然我国的钢琴即兴治疗师目前并不占据优势,但是针对这一人才匮乏的情况,这一现象并不会持续不变的。我国的各个音乐学院的钢琴系都开设了“即兴演奏”的必修课,培养演奏者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很符合钢琴即兴治疗师的专业训练,即使不往这个职业去走,对于学习钢琴的人来说,也是提高弹奏水平创作水平的重要学习手段。在这样一个系统的培养下,今后毕业的钢琴专业类学生将会有更多的职业选择并且还能为我国音乐治疗建设输送优秀的人才。希望“音乐治疗”能受到更多优秀人士的关注。世界上的每一天都有许多因精神疾病而自杀的人,精神的苦痛和身体的疾病一样令人难以承受,“音乐治疗”也许是精神疾病患者的希望和“药方”。
参考文献:
[1]于秀秀,刘庆刚.钢琴演奏曲对音乐治疗的影响[D].黑龙江:佳木斯大学,2015年.
[2]湛频洁.由钢琴技巧之后所想到的---浅谈关于联想于想象的演奏[J].剧作家,2006,(01).
[3]霍乃瑞,朱银华.钢琴即兴演奏技术在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中的探究[J].艺术评鉴,2019,(05).
[4]姜华.浅谈音乐治疗与音乐教育的差别[J].辽宁,2018,(23).
[5]张波.钢琴音乐特点及其在音乐治疗中的作用[J]浙江,2016,(20).
[6]沈靖.音樂研究及相关心理学研究评述.[J].心理科学,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