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留人视角看黑龙江省校园招聘

2020-08-06宋秋霖邓永辉王文均

对外经贸 2020年7期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宋秋霖 邓永辉 王文均

[摘 要]当前,我国的人才争夺越来越激烈,城市之间出现了“抢人大战”。通过对黑龙江校园招聘中省内外企业招聘条件比较,发现省外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明显大于省内企业。为了留住黑龙江省大学毕业生在省内工作,需要从政府、高校、招聘企业和毕业生四个方面做出改变,以缓解黑龙江省的人才外流情况,助力龙江振兴。

[关键词]校园招聘;大学毕业生;就业地选择

[中图分类号] F2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07-0147-04

Viewing Campus Recruitmen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from the Angle of Staying

Song Qiulin    Deng Yonghui    Wang Wenjun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8)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competition for talents in our countr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ierce. There is a “robbery battle” between cities. More and more graduates from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oose to leave the province for employment, accelerating the loss of talen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By comparing the recruitment conditions of enterprises in and out of the province for campus recruitment in Heilongjiang, it is found that enterprises in other provinces are significantly more attractive to university graduates than enterprises in the province; in order to retain graduates from universities in Heilongjiang to work in the province, they need to recruit from the governm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terprises and graduates made changes in four aspects to alleviate the brain drai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help the revitalization of Longjiang.

Key Words: Campus Recruitment; University Graduates; Employment Location Selection

自2016年以來,以环京地区、山东半岛以及中西部地区为主的50多个城市先后出台了人才引进政策,形成了“抢人大战”的激烈局面。黑龙江省作为资源型城市,处在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急需大学毕业生为地区经济注入新活力,却面临大量大学毕业生“东南飞”的窘况。从大学毕业生就业地点选择来看,除了学生个人喜好、企业吸引力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素外,校园招聘对就业地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影响。校园招聘通常是指企事业单位在特定的时间,直接到高等学校发布招聘需求、面试大学毕业生到本单位工作的行为。如每年10月份和次年的4—6月就是校园招聘的时间段,被称为“秋招”和“春招”,“秋招”属于校招旺季,整个高潮阶段将会持续到11月底;“春招”则主要针对公务员考试和考研失利的应届大学毕业生。

由于招聘时间集中、信息较多、地点便捷、企业众多、有学校审核等优势,校园招聘受到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重视,是就业选择的重要途径。他们选择心仪的企业递交简历,通过筛选、面试、签约等程序,就决定了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地点和生活地点。为此,通过搜集黑龙江省高校的校园招聘数据,分析校园招聘中黑龙江省内外企业的优劣势,提出有效挽留黑龙江省大学毕业生的对策,从大学毕业生视角提出遏制黑龙江省的人才流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目前,针对校园招聘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地选择的文献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校园招聘现状、校园招聘优势和不足以及校园招聘的改善意见。

校园招聘现状。校园招聘是大学毕业生寻找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式[1](王保隆,2015)。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不仅决定就业目标的定位和选择,还决定就业心态和就业行为,对大学生就业实践有推动作用[2](郭招秀,2019)。王捷等(2017)认为校园招聘相比于普通的招聘机构、人力资源公司等开展的招聘会有以下四个特征:时间集中,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面向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开展招聘工作;参加招聘的企业和毕业生数量庞大,种类层次多样,所以校园招聘范围较广、强度大。王宁娟(2017)通过数据分析,认为大学生和企业对校园招聘的评价差异大,如有68.15%的学生是通过校园招聘找到工作;但是,76.43%的企业并没有招收到预期的人才,还浪费了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3]。这说明企业需求和高等学校的人才供给存在错位。高等学校应该以校园招聘体现的社会需求为信号,了解企业需求、回应企业需求,切实把企业需求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参照和借鉴,改善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与社会对大学生需求质量的契合度。

校园招聘的优势与不足。校园招聘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校园招聘形式的特征方面。首先,由于校园招聘是区别于市场化的招聘会,不是面向所有求职者,是针对应届大学毕业生,这种招聘的强针对性,对应的是岗位定位的明确性,减少了招聘和求职的盲目性[4]。其次,企业用人趋于多元化,民营企业需求占多;当广泛地了解到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条件后,学生的就业观念会转变[5](王峰,2016);但是大学生也存在着观望表现[6](魏铭亮,2019)。第三,校园招聘能节省应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经济成本,能够进入到校园招聘的企业都是经过学校初步审核与筛选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7](次仁卓嘎等,2018)。校园招聘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企业、大学生和高等学校三个方面。从企业来看,存在校园招聘信息不严谨的现象,少数企业参会动机不纯,“招而不聘、展而不招”,招聘人才的方式不科学,招聘程序缺乏完整性等弊端和问题[9](林志国,2017);在应届大学毕业生方面,实际工作经验不足,职业定位不明确,应聘准备不充分,入职后离职现象严重,都与双方预期不符,影响企业工作和大学生职业发展[8](林菁,2018)。在学校方面,校园招聘的时间安排常常与大四上课时间相冲突,高等学校对入校招聘企业的审核不严格,对应届毕业生职业规划指导不充足等。

校园招聘改善意见。对校园招聘存在的不足,学者们也从三个方面提出改善意見。对于企业,从重视前期准备、规范招聘流程,招聘方法科学等方面提高企业校园招聘的收益,运用亲和性的管理方法,提高企业在大学生心中的吸引力[10](谢传会等,2018),也提出重视招聘之后、入职之前的及时跟踪,建立科学有效的招聘体系,注重招聘活动的评估和反馈[11](杨永淑,2019)。对于应届毕业生,要有正确的自我认识,树立明确的目标岗位,并认真学习、合理参与各类实习实践,持续地完善自身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和职业能力[12](魏铭亮,2019)。高等学校要注重自身发展,提高毕业生服务质量,将做好校园招聘提升到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好招聘准备工作,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充分借助公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力量,在学校开展职业能力类的讲座和培训,提高甄别企业、服务企业的能力,借助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培养水平,为大学生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为社会输出合格的建设人才。

二、黑龙江校园招聘中省内外企业招聘条件比较分析

由于黑龙江省范围内的校园招聘信息搜集工作量较大,而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省内人才培养水平最高、口碑最好的高等学校,得到所有有意招聘企业的青睐,在实际校园招聘中,也基本能够包含所有到黑龙江省实施校园招聘的企业。因此,下面的数据是根据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布的相关数据,经过调查整理而来。从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面向2019届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生举办的校园招聘会共计1953场,包括1946场专场招聘会和7场大型招聘会,发布招聘信息4476条。入校招聘单位共计6405家,其中,国防科技工业单位972家、世界500强所属企业897家。从入校招聘单位的地域分布看,黑龙江共446家企业,排在北京市、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之后,位居第五。从大学生就业地区分布的统计结果看,2019届毕业生签约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华南地区,共计4073人,占签约就业毕业总数的87.31%,具体分布地点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留在东北的大学生相对少。因此,基于吸纳黑龙江省大学毕业生在黑龙江省内工作的考虑,下面分析黑龙江省内外企业在校园招聘中的招聘条件,以明确黑龙江省内企业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优势和不足。

(一)企业招聘要求比较

根据企业的招聘岗位要求看,黑龙江省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学历要求多是大专或者本科,北京上海等地企业的招聘条件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多以硕士为基础要求,相较而言,后者对学历的要求更高,对大学毕业生的挑战也更强。从招聘要求看,黑龙江省大学毕业生获得本省企业的岗位更容易。这样的招聘要求,适应在校成绩中等、对本地城市社会环境基本满意、对未来职业生涯观相对平和的大学毕业生。

(二)工资薪酬待遇比较

在入职的工资薪酬待遇方面,黑龙江省本地企业月薪多在三千到五千的范围内,不少企业采取阶段薪酬制度和年终奖以此鼓励大学毕业生报名提交简历;以北京、上海为主的企业月薪总体在六千到八千的工资范围内浮动。虽然,黑龙江省内企业高于全国2018年2300元的居民月人均收入,但是远远低于智联招聘2019年夏季全国大学毕业生8452元的月平均薪酬。说明黑龙江省内企业的薪酬水平缺乏竞争力。

(三)工作培训比较

通过与企业招聘人员交流可知,黑龙江省内企业对初聘人员的工作培训方面多是技术教育培训为主,以培养企业员工胜任岗位为目的;北京等外地省份的企业培训信息发现,其发起的企业培训不仅有工作技术层面的培训,还有领导管理等岗位培训。在员工培训方面,黑龙江省内企业对大学毕业生吸引优势不足。

(四)福利待遇比较

黑龙江省企业提供“五险一金”,在员工社会保险方面与外地企业相差不大,年薪、提成会根据公司经营情况,与面试者沟通而定。但是,以杭州、北京为例的城市多数企业更注重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对于尚处在“象牙塔”内的大学毕业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除此之外,对于北京、上海落户问题,一些公司也给出了明确的答复,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明显大于省内企业。

三、在校园招聘中促进黑龙江省大学毕业生留省的建议

综合比较校园招聘中的黑龙江省内与外地企业,发现黑龙江省企业对优秀毕业生的吸引力有限,但能够吸纳到职业期望不高、对薪酬水平要求不高的毕业生。为了留住大学毕业生,并给大学毕业生未来提供相对好的发展前景,省内企业要加强文化建设和赋能培训,给予新生代大学生价值创造的空间,用事业和前景吸纳大学毕业生留在黑土地。

(一)政府方面

首先,黑龙江省市各级政府应加强人才政策的吸引力,增大和提高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优惠幅度,在待遇上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例如针对大学毕业生出台“廉租房”的住房优惠政策,减少其住房问题的压力等;其次优化大学生职称评定等相关制度,使高校毕业生对其职业发展有清晰认识,為他们能够更好的发展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保障;第三,根据本省的经济发展情况制定人才发展战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发展经济,从而开发出更多更适合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岗位,特别是针对校园招聘提供适当的补贴,鼓励更多大学毕业生留省就业。

(二)学校方面

学校是大学毕业生的指明灯,是引领大学生就业发展方向的引路人。首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高等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就业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做出出色的简历,模拟招聘市场,告知相关流程及注意事项,为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提高就业能力,增强学生对黑龙江省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更加关心和了解黑龙江的就业氛围;其次,学校要针对校园招聘反馈的问题,对校园招聘进行新的整体布局和整体规划,合理安排各个企业的招聘时间,加强对招聘信息的审查和筛选,严加把关,有选择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优质的招聘信息和岗位介绍;第三,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使学生及时充分地了解到招聘企业的情况,并愿意投身于这片黑土地上,为龙江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企业方面

首先,黑龙江本省企业在校园招聘中,应该制定完善的招聘计划,为人才提供适合的岗位,以及合理的薪资标准,如工资、奖金、补贴等福利,使这些方面相对于其他企业对人才能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其次,利用各种渠道进行积极宣传,增加影响力,与高校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如果有条件的还可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机会,设立奖学金等赞助金,为学校提供教学实验基地,提供最新的行业信息,提高毕业生加入企业的热情;第三,完善和发展经营管理制度,积极建设企业文化氛围,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才,使人才产生一种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第四,为入职的人才提供多方面的培训机会,使毕业生更新和掌握新的业务知识,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创造更多的价值。

(四)毕业生方面

第一,毕业生在应聘前应该有着对自己的充分全面的认识,要从就业前景方面调整自己的就业观,要重视黑龙江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空间,根据基本熟悉的环境做出合理的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第二,高校毕业生还应提前做好应聘准备,制作简历等,同时还要积极搜集应聘企业的相关信息,充分了解应聘的企业,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加强对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提高竞争力,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有更大的作为。

面对如今激烈的人才竞争情况,政府、高校、企业和大学毕业生应该共同努力做好校园招聘工作,真正实现让高校校园招聘成为企业招聘和学生就业的桥梁,使本省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更多的人才,让大学毕业生可以找到理想的发展平台和发展空间,更好地施展才能,缓解黑龙江省的人才外流情况,为龙江振兴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保隆.校园宣讲会对毕业生简历投递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18):141-143.

[2]郭招秀.从企业角度看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求职与就业——基于苏州某校园招聘会的调查[J].科教文汇,2019(8):112-113.

[3]王宁娟.从高校毕业生角度论述提高校园招聘的有效性[J].统计与管理,2017(10):179-180.

[4]王捷,曲伟东.新形势下简析应届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校招”难的尴尬态势[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43-44.

[5]王峰.校招,新形势新对策[J].人力资源,2019(9):48-50.

[6]魏铭亮.高校校园专场招聘会困境与对策探析[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9(2):130-132.

[7]次仁卓嘎,刘海艳.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20):179-180.

[8]林菁.校园招聘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11):22-23.

[9]林志国.基于高校校园招聘会提升大学生就业有效途径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7(18):63-64.

[10]谢传会,何尤尤.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2018(2):100-104.

[11]杨永淑.企业校园招聘的目标院校选择现状及问题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25):112-113.

(责任编辑:郭丽春 董博雯)

猜你喜欢

大学毕业生
大学毕业生租房消费影响因素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准备三步法则
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探索
基于就业视角的大学生非专业能力构成?探讨
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的研究与思考
大学毕业生就业求职诚信缺失状况与对策分析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就业指导
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大学生诚信就业问题探析
关于中日两国大学生毕业去向的意向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