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VC视角下我国机电产品贸易竞争力研究

2020-08-06张新怡

对外经贸 2020年7期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机电产品

张新怡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而机电产品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贸易规模增长迅速,其贸易竞争力指数也折射出我国近年来的制造业水平和技术发展水平。基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机电产品的进出口额及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我国机电产品贸易竞争优势的变迁,同时从全球价值链分工角度入手,结合当代国际分工格局,深入剖析我国机电产业的潜力与弊病,并结合当前的贸易环境给予相关政策建议以谋求在当前国际分工格局下的新出路,从而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机电产品;贸易竞争力;全球价值链;TC;RCA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07-0033-04

Research on the Trade Competitiveness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VC —— Based on TC, RCA and CA Index

Zhang Xinyi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14000)

Abstract: Since the 1990s, China's foreign trade has developed rapidly.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the trade scale has grown rapidly.The trade competitiveness index also reflects China's manufacturing level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level in recent years.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volume of import and export and trade competitiveness index analysis,analyzing the changes of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trad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value chain. Find out the potential and problems of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industry in China.Based on the current trading environment,offer more relevant policy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find new ways to survive in the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patterns and  change from the big trade country to the power one.

Key Words: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Trade Competitiveness; Global Value Chain;TC;RCA;

一、引言

機电产品作为我国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贸易竞争力成为检测我国产业结构及最终利益归属的重要指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开展和跨国公司的繁荣发展,我国依靠劳动力、土地等优势吸引外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机电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不断加强,而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机电产品利润空间不断受到上游发达国家的压榨,且近年来劳动力等传统要素相对优势略有下降,我国的机电产品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困境,蕴藏着巨大的技术、品牌潜力和新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机电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变化描述,总结归纳其发展特点并给予相关的政策建议,从而进一步提升机电产品的贸易竞争力,逐渐占据掌握全球利益分配的主导权。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机电产品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支柱产品

由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机电产品的外贸规模在不断上升,其出口额由1995年的0.0276万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1.0943万亿美元。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机电产品的出口规模有了显著增长,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也由10%以下逐步过渡到20%以上,目前,我国有48种机电产品出口额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了机电产品制造大国,产品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并且就目前全球的分工格局来看,我国的机电产品仍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伴随着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贸易额将实现进一步的增长。

从国内角度来看,机电产品的出口额逐步占到了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50%,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占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50.3%,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98.2%。因此,其贸易竞争力指数具有重要的研究和政策指导意义。

(二)全球价值链分工中谋求新突破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各国的贸易合作形式趋于多元、互通优势的贸易思想已逐步超越互通有无的传统贸易理念。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下我国依靠劳动力、土地等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由于缺乏创新和高新技术,品牌竞争力不强,使我国在国际利益价值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我国的机电产品出口虽然在数量规模上占据了优势,但在全球价值链及国际分工格局下面临着附加值低,缺乏创新以及难以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等困境。但近年来,随着外资引进力度的加大,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我国的高新技术机电产品的出口呈现出了增长趋势,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已占到总额的一半以上,但自主知识产权及自主品牌的产品力量仍然较为薄弱,面临着技术壁垒的威胁与限制,这些都使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不利地位,在“量”和“质”中实现同步的飞越和发展成为机电产品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三、指数介绍

本文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来衡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机电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具体说明如下:

四、数据来源及计算结果

机电产品界定来自于《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中第84、85两章,包括机电、零件、附件及音响设备等。其中世界贸易进口、出口额来自于世界银行公开数据,机电产品相关贸易额来自于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我国的相关进出口额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年鉴。

(一)贸易竞争力指数(TC)

表4数据显示,总体上我国机电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机电产品的贸易竞争力不断提高。2000年左右贸易竞争力为负,此时机电产品贸易竞争力微弱,随着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政策,为机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并且“科教兴国”战略的加快实施,提升了产品的科技水平。我国机电产品竞争力不断加强,成为了机电产品的净出口国。在2018年后由于受到国际分工格局调整的影响,我国机电产品的价格优势受到挑战,指数略有所下降,但总体上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表4数据显示,2000年之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表明在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反映出我国在机电产品生产制造方面的优势。在2010年之后略有下降,但目前随着我国自主品牌和新兴科技力量的崛起,机电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近十年来始终保持在1.5以上,总体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

基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剔除进口优势之后,我国机电产品的竞争优势整体上依然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在2005年前后CA指数大于0,说明我国机电产品贸易在出口方面具有了明显竞争优势。

五、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从贸易竞争力指数计算结果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机电产品贸易竞争力由较弱逐渐向较强过渡,出口快速增长,各项指数均有明显升高。主要得益于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凭借我国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优势不断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我国机电产品的制造能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也有了明显提高。但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仍处在中游生产环节,利润低、技术含量小,产业集中度低且竞争无序,难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缺乏长期的竞争优势。加之2010年前后,我国在机电制造方面的相对优势下降,机电产品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发生新的转移,并且贸易保护主义及技术壁垒也对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新的国际分工格局迫使我国由价值链中游的生产环节转向上游的品牌和设计阶段,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要保持机电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需加大科技投入和品牌建设,培育国际品牌,努力在全球价值链中谋求上游的利润空间,取得更高层次的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而不是依靠低价策略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对策建议

1.政府层面

政府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加大对机电产品科技研发层面的支持和培育力度。建设高端机电产品制造产业集群,发挥规模优势,以上游带动下游,明确分工,协同创新,提升整体实力,争取形成地域品牌。建立信息技术、专利共享平台,促进信息流通,使整个机电行业创新速度加快,形成国际竞争力。并且产业集群能进一步吸引外资,带来新的技术,形成良性循环。

建立机电产品高标准准入及激励制度,从源头把控机电制造的创新力。逐步淘汰部分同质、低质、低价产品,将企业由低价竞争引向高层次技术的良性竞争。加强对上游研发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机电产业的退税力度,减轻企业的负担,营造有利的经营投资环境,不断吸引新的科技力量涌入机电制造。

成立机电制造行业协会,完善资源配置,加大監管力度,克服低端无序竞争。同时发挥信息枢纽的核心作用,对产业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及共享。密切关注国内外机电产业贸易动态,妥善处理贸易纠纷,利用贸易规则来维护我国机电产业的稳健发展。

2.企业层面

机电制造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力争上游,加大在研发层面的投入和关注力度。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相关机电企业应把握机遇,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努力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积极学习引进先进的生产及管理模式,加强国际国内技术合作交流,重视人才。创新营销手段,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加强宣传,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定期开展机电产品展销会,参与国际性的机电产品博览大赛等,逐步树立起我国机电制造的新形象。

基于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机电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的计算分析,我国机电产品具有较强的贸易竞争力,面对当前贸易保护技术壁垒,以及相对优势下降的贸易困境,相关机电产品制造企业应主动出击,把握机遇,加大科技投入,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力争上游,树立我国机电制造出口大国的新形象。

[参考文献]

[1]白涵.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J].价格月刊,2014(12):36-39.

[2]侯俊燕,邹宗森.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对外经贸,2017(2):4-6.

[3]连娟.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与发展对策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8(6):9-12.

[4]廖万红,刘志雄.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4(6):117-120.

[5].2018年机电产品进出口分析[J].电器工业,2019(6):33-36.

[6]张薇.中国机电产业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J].现代金融,2019(5):43-45.

[7]姚金华.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

(责任编辑:郭丽春 董博雯)

猜你喜欢

全球价值链机电产品
浙江省机电产品质量检测所有限公司
浙江省机电产品质量检测所有限公司
浙江省机电产品质量检测所有限公司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策略分析
区域性产业集群、价值链与体育用品之间关系的研究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国际贸易核算方法研究演进、应用与展望探析
小微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研究述评与展望
河南农村外贸代工行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杂志投稿须知
机电产品再制造技术与装备目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