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日两国大学生毕业去向的意向调查

2016-07-12祖铭泽张晓艺胡瀚泽金美慧郭寒秋

科技视界 2016年6期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价值观

祖铭泽 张晓艺 胡瀚泽 金美慧 郭寒秋 秦颖

【摘 要】价值观是支撑人类生活的精神支柱,我们通过调查中日两国大学生的毕业后去向的意向,对中日两国大学生的思维及其行为方式的进行研究,在中日两国发放调查问卷,总结出中日两国大学生的选择,并且从价值观出发分析了两国学生选择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让两国当代大学生把握其变化趋势,及时掌握相关信息,为其毕业去向及教育实践提供重要的参数。

【关键词】价值观;中日差异;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

1 价值观

1.1 价值观的含义、类型与特性

价值观,大体上来讲,就是基于一个自然人的大脑思维上,感官上,从而对事物做出的认知,判断,理解,亦或是选择;同时也是人认定一个事物,辨别是非时的一种思维取向,由此体现出的一种人、事、物所具有的一定价值或者作用。价值观体系是决定着一个人行为及态度的基础。价值观多种多样,科学家格雷夫斯概括出以下七个等级:反应型、部落型、自我中心型、坚持己见型、玩弄权术型、社交中心型、存在主义型。价值观也具有特性:价值观是因人而异的,客观条件不同,产生的主观反应就不同;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它随着人的认知能力发展,价值观虽大体不变,但在特定的环境下又是会发生变化的。

1.2 价值观的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价值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作用以及价值观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人们的行为动机受价值观制约,只有那些经过价值判断被认为是可取的,才能转换为行为。从每个人的身心发展,年龄阅历,教育水平等方面,人们对不同的职业也有着主观的评价。从社会大方面来说,社会生产水平的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的不同,再加上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这些都影响着人的职业价值观。

1.3 中日价值观差异

中国人大多信奉“儒”家学说,倡导“仁义礼智信”。从古至今,坚韧,勤劳,朴实,奉献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作为一个地大物博的海陆兼备的国家,中国人认为美满,安逸,平安是生命价值的最大化。

日本人信奉“武士道”精神,尊崇国家意识,崇尚生命的升华价值,认为只有升华的“死”才是真实的。日本崇尚自然,认为鲜花盛开的那一刻是最美丽绚烂的,在片刻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的人生的顶峰。

2 关于中日两国大学生毕业去向的意向调查结果

参加本次问卷调查的调查的中国四年级大学生总人数为106人,其中男女人数分别为30人与76人,人文科与理工科人数分别为69人与37人。调查的日本四年级大学生总人数为106人,其中男女人数分别为49人与57人,人文科与理工科人数分别为40人与66人。

2.1 关于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

调查的中国大学生中有41人(38.68%)认为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是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其次分别为财富的多少18人(16.98%)和社会地位的高低15人(14.15%),还有28人(26.42%)选择了其他。调查的日本大学生中绝大部分选择了社会地位的高低和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和其他。

2.2 关于如何实现自身价值

调查的中国大学生有35人(33.02%)选择通过自身努力,有63人(59.43%)选择自己努力的同时,借助他人的帮助,愿意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目标。调查的日本大学生中有超过一半的人选择自己努力的同时,借助他人的帮助。

2.3 关于对理想的认识

调查的中国大学生有三分之一人(31.13%)选择了理想是人生动力,有65人(61.32%)选择了理想是美好的,但实现理想的过程是残酷的,但仍抱有希望。日本大学生基本一致在这个问题上呈现出较悲观态度。

2.4 关于向往的生活方式

调查的中国大学生有68人(64.15%)选择了在一定经济能力基础上,追求风格独立的生活,有25人(23.58%)选择了平稳安静的生活。调查的日本大学生中,有26人选择在一定能力基础上,追求风格独立的生活。有34人选择把精神生活放在首位。

2.5 关于毕业后的安排

调查的中国大学生分别有48人(45.28%)和35人(33.02%)选择了就业和考研,其他的选择分别为自主创业5人(4.72%),考公务员9人(8.49%),出国8人(7.55%)。48人中有一半的人认为就业形势严峻。也有五分之一的人对就业形势成乐观态度,认为能找到工作。而且更在乎工作对于自身发展的影响,不会做比较低端的工作。选择创业面对的最大问题是资金和人脉问题。在选择考研的35人中大多数人的理由是提高自身学历(22人)以及缓解就业压力,增强就业筹码(11人)。相比中国大学生有很多考研,就业还是日本大学生毕业后的主要意向。

3 从价值观角度解读中日大学生毕业去向意向

问卷调查中,在问及对理想的认识是什么时,调查的中国大学生有31.13%选择了理想是人生动力,这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事在人为”,等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非宿命论的价值观,除此之外,中国大学生中有61.32%选择了理想是美好的,但实现理想的过程是残酷的,表现出中国大学生对于理想还是抱有希望。而日本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基本一致呈现出较悲观态度。这种日式的悲观人生态度与日本传统的“物哀”这一价值理念之间的关系不可谓不大,坐落于火山地震带上的岛国日本,其国民不得不时刻面对地震,海啸等等自然灾害,其崇尚升华之死的价值观,以及由其衍生出的日式的悲观人生态度想必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不无关。

在提及毕业后安排时,中国大学生选择考研主要为了求职,日本大学生考研的理由有很多都是因为对研究感兴趣。显然,在人生方向的选择中,日本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兴趣的关注程度比中国大学生高出许多,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日本大学生在选择日后人生道路时,尊重自身的兴趣且倾向于以其兴趣为基础,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光和热。这样的价值取向,与日本近年来不断出现“世界首例”的科研成果之间的关联不可谓不大。而这一点,笔者认为也是需要对我国教育进行反思之处。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中日两国大学生的毕业去向意向的调查结果,对其结果所体现出的中日两国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中日两国大学生的思维及其行为方式进行了解读,总结出中日两国大学生的选择,以及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促进两国人民尤其是大学生之间的文化理解以及交流,有利于让两国当代大学生把握其变化趋势,及时掌握相关信息,为其毕业去向及教育实践提供重要的参数。

[责任编辑:王楠]

猜你喜欢

大学毕业生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大学毕业生租房消费影响因素研究
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