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甘肃段A级旅游景区助力精准扶贫现状调查

2020-08-06卢晓琴

对外经贸 2020年7期
关键词:旅游扶贫现状调查精准扶贫

卢晓琴

[摘 要]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国家级贫困县纷纷摘帽,贫困人口数量显著下降,如何确保群众脱贫后不返贫,是各级政府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次调查,从旅游产业推动扶贫的角度入手,以甘肃省黄河石林景区助力甘肃省景泰县龙湾村脱贫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AHP权重分析法,从满意度和权重两方面入手,建立指标并分析了该村的旅游扶貧工作,为进一步优化龙湾村的脱贫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甘肃省;精准扶贫;旅游扶贫;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07-0086-04

A Surve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level Tourist Scenic Spots

in the Gansu Section of the Silk Road Helping Accurately Help the Poor

——Take the Yellow River Stone Forest Scenic Spot to Help Longwan Village Get Rid of Poverty as An Example

Lu Xiaoqin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Hubei 430070 )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national poverty-stricken counties have taken off their hats, and the number of poor people has dropped significantly. How to ensure that people do not return to poverty after getting rid of poverty is a question that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are thinking about. This survey will st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moting poverty alleviation by the tourism industry. Taking the Yellow River Shilin Scenic Spot in Gan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o help poverty alleviation in Longwan Village, Jingtai County, Gansu Province,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HP weight analysis will be used to start from satisfaction and weight. Indicators and analysis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village,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optimiza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Longwan Village.

Key Words: Gansu Provinc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Current Situation Survey

一、问题的提出

(一)旅游扶贫的政策背景

2019 年 9 月 16-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强调,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1]。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 要“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和 “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积极性、主动性, 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2],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都将扶贫工作列为重点,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扶贫的政策。随着贫困县的陆续摘帽,各级政府所面临的是如何保证已经脱贫的群众不返贫,其中一项举措是依托于现有的产业或者形成新产业,从解决群众就业入手,用产业的辐射效应来保证群众的收入。

龙湾村依托黄河石林独特的旅游资源,以旅游产业促进农村建设、带动群众致富。农民(农村居民)收入一般可分为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其中非农收入主要包括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3]。该村依托于景区,不论是在农业收入方面还是非农业收入方面,都得到了较为长效的支持,相比较于邻近村落,龙湾村在年均收入、就业岗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有较大程度的改善。本文将通过构建细分指标,探究其影响机制,并提出优化路径。

(二)研究现状

张芳芳在《连片贫困区旅游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研究——以甘肃陇南为例》一文中,研究了连片贫困区旅游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她将多项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旅游综合收入的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增加[4]。李兴江和陈怀叶在《参与式扶贫模式的运行机制及绩效评价》中提出:我国经历了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 再到“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的历程[5]。邓小海等人在《云南乌蒙山片区所属县旅游扶贫效应分析》一文中,提出旅游扶贫的实质是利用旅游经济的外部正效应, 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而使参与旅游经济活动的全部人口受益[6].。在国外的研究中,秘鲁IMA大学的BARRETO提出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用加密技术和区块链技术作为工具,来填补支付基础设施的不足,并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7]。越南的学者Truong, V. Dao; Liu, Xiaoming; Quynh Pham以河内旅游景区的黄包车司机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想要让旅游业有助于减轻贫困,建议从对贫困进行定量分析转向了解贫困人口的生活[8]。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次调查,通过对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三大类15小类的指标进行详细的满意度调查,来从部分和总体两个层次把握村民眼中的景区扶贫效应。接着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精准帮扶中的三类重要帮扶项目(就业帮扶、建设帮扶、自营项目帮扶)进行权重分析,为景区优化扶贫路径提供工作侧重点,先解决村民认为对脱贫影响较大的方面,再进行进一步优化。

(二)研究意义

1.有助于景区优化管理模式。作为龙湾村的龙头产业,黄河石林景区无论在经济上还是管理上都起着主导作用。本次研究,从村民的角度去评析景区在数十年来的建设中管理的优点与不足,对于景区来说,有助于其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一是了解村民对于景区的支持度。景区和龙湾村在地理、人力和行政管理上都相互交叉,是无可分割的集体,因此,作为景区的直接劳动力供给地,龙湾村村民的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景区的服务水平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因此,明晰村民对于景区开展扶贫工作的满意度,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二是进一步明确景区的社会责任。当地政府对于景区建设明确指出,景区必须要助力龙湾村脱贫,政府会在此基础上给予景区一些税收优惠,在景区招商引资方面提供便利,因此,景区肩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村民关于景区扶贫工作的评价,会进一步明确景区的社会责任。

2.为村民提供反馈的平台。由于景区与村民的地位不对等,在话语权和经济实力上都有较大的差异,村民更多的是景区决策的执行者。本次调查,我们采取中立的态度,本着公平的原则,为村民提供意见和表达真实想法的平台,进一步了解景区的扶贫项目。由于信息的不对等,并非所有的村民都对于景区开展的扶贫项目有较深的了解,在本次社会实践中,通过多项调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村民对于扶贫举措的了解。

三、旅游扶贫满意度指标体系与分析

精准识别侧重于评价政府的工作,精准帮扶侧重于分析旅游景区的扶贫效应,精准管理侧重于整体的层面。本次问卷的问题涵盖了14个指标(见表1),旨在通过分析满意度指标,来较为全面的了解黄河石林旅游景区对于龙湾村的扶贫效应。并结合景区负责人、村干部的访谈内容,对于景区的发展、村扶贫工作得到更加全面的认识。

(一)问卷调查结果

据表2显示,被调查者性别属性比例基本一致,年龄集中在31—60岁之间,被调查者多数为已婚。被调查者的职业属性为在家务农和个体经营以及在景区任职的比重较大,而学历也是两极化比较严重,总体学历层次偏低,也是符合农村现状的。

总体来看,景区的扶贫项目的筛选工作比较符合民意。据村民参与扶贫项目的积极程度数据显示,村民对于脱贫是比较积极的,无论是随大流还是自主的参加,占比都达到了近85%,由此可见,景区开展的扶贫工作,在调动村民积极性方面来说阻力较小。

由图1可知,从单方面来看,对于公共设施的改善,持满意态度的村民占87.34%;对于农房的改善,持满意态度的村民占比为55%,满意度趋中;对于农业设施的改善,持满意态度的村民占比为47%,满意度趋中效应更加明显,不满意度较前两个指标较为明显;对于收入的提升,持满意态度的村民占比为76%,满意度较高,并且向高满意度方面倾斜;对于一些惠民工程(亮化绿化)持满意态度的村民占比为60%,总体来看满意度较高。由图2可知,就业满意度最高,需要优化就业培训和信息管理。

在上述满意度指标中,村民对于景区带来的新增就业满意度最高;总体满意度次之;需要进一步优化的是就业培训和信息的动态管理,这两项指标满意度相比前两个指标明显偏低。

(二)精准帮扶重点维度权重分析

采用層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通过数据收集与计算,得到不同层次指标的权重排序,进而了解各类指标对于龙湾村村民增收的影响程度。本次调研中,AHP具体应用方法为:以景区为村民带来的增收为考核指标,为最上层指标(目标层)。中间层为二级指标,我们选取建设帮扶、就业帮扶、自营帮扶为准则。三级指标为二级指标的展开,分别设置了直接的资金支持、提供培训、信息联通等子准则,代表景区对于村民的扶贫具体措施。采用AHP分析法构建的目标层C、准则层B与决策层A如表3所示。

通过整合问卷和访谈得到的结果,对每一层级的指标进行两两相互比较,然后依据专家评估与历史经验我们将采用简化版的1-9比较尺度法,为判断矩阵中各元素进行取值,从而确定每一个指标对其从属的层级的相对权重。

利用各层级之间紧密关系,我们就可以得到决策层对目标层的相应权重。当构建的模型通过一致性检验后,我们就可以用该模型来衡量各类扶贫帮扶项目对于龙湾村村民收入的影响程度,从而对指标进行排列分析。根据计算,影响景区对于龙湾村的扶贫帮扶的六个指标中,“信息联通”对于总体的影响最大。“提供培训”和“管理”因素的作用也比较明显。相比之下,“直接的资金支持”和“场地支持”的影响相对有限,关于“技术人力支持”的影响最小。有关中间层的权重指标如表3,数据显示,就业帮扶在景区对于龙湾村的扶贫帮扶项目中的权重最高,而且相比于其他中间层,有显著的差别。自营项目帮扶的权重次之。建设帮扶的权重最低。

在后续的工作中,根据村民对于就业帮扶、建设帮扶和自营项目帮扶的重视程度,景区和政府依旧要以提供就业帮扶为重点,尽可能地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并且,结合满意度分析的结果,在提供了相关就业岗位后,景区和政府在就业培训方面也要多加重视。村民对于三项帮扶项目的重视程度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对于自营项目帮扶和建设帮扶,村民的重视程度明显低于就业帮扶。

(三)访谈分析

2018年全年,景区接待游客178.58万人次,旅游收入47237.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4.2%。从景区的扶贫效应来看,依托于该景区生活的村民,全村旅游从业人员已占到劳动力的86.8%;景区中,村民自营的“驴的”达到了360 辆、羊皮筏子340筏,农家乐达100余家,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高于邻近地区。

猜你喜欢

旅游扶贫现状调查精准扶贫
临湘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考
高职院校助困体系构建的现状调查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旅游扶贫发展战略研究
关于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助力平山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太原市高中足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建议
广西各地区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时间演变分析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新常态下我国旅游扶贫发展分析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