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公民精神路径分析

2020-08-06金萍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培养路径初中道德与法治

金萍

摘 要:人类的发展、进步均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育事业的发展,可以促进人们的成长,为国家、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在培养学生知识素养时,也不能忘记学生道德品质、法治意识的培养。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属于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积极作用。教师需不断创新、优化自身的教学策略,给予学生更好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精神的形成。简要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公民精神路径。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公民精神;培养路径

在社会、时代不断进步的今天,教育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培养,而是更加重视、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需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以及社会参与等角度出发,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人格品质、人文底蕴等核心素养的形成[1]。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旨在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科学的价值观,让学生可以逐渐成为负责任、有担当的好公民。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要求,是该课程的落脚点之一。

一、浅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发展现状

1.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在当前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旨在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而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若是仅仅通过课堂教学,很难达成这一教学目标。从目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来看,教育目标的实现途径较为单一。在该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在所有课程教学中渗透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让学生长时间、无限制地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氛围[2]。而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只是单纯地透过本课程来开展教学活动,难以让课程教学目标全面达成。同时,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法治、道德教育的形式也较为单一。单一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充分调动,在课堂上也感受不到快乐、愉悦感,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做真正的自己,不利于学生完整人格的发展。

2.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理解不深

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均会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的效果。而学生的兴趣、动机均需要教师进行合理激发、维持,才能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个体参与。在当前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认为该课程内容非常无趣,听起来也非常乏味。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不高,直接导致学生的兴趣、动机未得到充分激发,对学生学习效果、公民精神的提升极为不利。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掌握度还不够深刻。对公民的权益、义务、基础法律知识的认识度不高,让学生丧失公民精神的形成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初中生、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也較为常见,这与学生无法形成公民精神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3.教师教学观念与思维上的偏差

从目前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来看,该课程的重要性远未得到体现,教师对课程的重视性也不够高。虽然许多学生、教师均认为道德与法治教育非常重要,但是在初中阶段仍旧属于“副科”之一[3]。在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该课程的课程教学时间会被其他教师所占用,用来讲述语文、数学等基础性的学科。在中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依旧被应试教育观念所限制,难以全面体现本课程的价值、意义。应试教育虽是考核人才的重要手段,但是一旦过度受其影响,也会产生“过犹不及”的问题。其次,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素养也存在一定欠缺。部分教师属于非法学专业毕业,在课堂上难以全面、系统讲解相关的课程知识。因而教师也需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给予学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公民精神路径分析

1.树立正确培养意识,加深对培养公民精神的认识

在我国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较大的改善。但是,与精神层面相比,其发展、追求的步伐要明显落后。尤其是在初中教育体系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均存在一些不足[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推进的今天,道德标准已经逐渐完善。在初中教育中,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问题也不能松懈。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均属于一种非常适合学生进行道德、法治学习的方式,也属于初中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需从公民精神的角度出发,体现出、树立起正确的道德培养意识。例如,在章节“集体生活成就我”的教学活动中,旨在助力学生学会在集体生活中完善自我、涵养品格与发展个性,并在集体生活中提高自我觉察、认识与发展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从章节教学主体、目标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出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从学生自身的集体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交流在集体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并需要养成哪些精神?引导学生之间主动交流对课程知识的认识,使得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加深对公民精神的认识,促进学生公民精神的形成。

2.优化传统教学形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在不断交融。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大环境下,社会风气越发向现实的方向发展。在此种教育形势下,初中教育中依旧不能忽视学生的精神教育。而如何让学生养成较好的公民精神,是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我国的公民教育领域也存在滞后的问题,学生的公民精神、意识较为薄弱。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也需不断创新教学形式,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在章节“合理利用网络”的教学活动中,旨在助力学生理解媒介的内涵,并在认识网络规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在教学课堂实践中,从网络规则出发,让学生在网络中也可以遵守相关的规范、要求,做一个合格、有道德的网民。其后,教师引导学生组织合理使用网络的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在讨论、互动中加深对课程知识的认识,并形成合理使用网络的习惯、思维。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沟通、交流,促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认识、理解。

猜你喜欢

培养路径初中道德与法治
师生参与,构建高效课堂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浅析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幼儿教学趣味的培养初探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