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模式

2020-08-06曹书良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教学重要性

曹书良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将创设有效化学教学课堂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而创设有效化学教学课堂的前提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还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因此,化学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教学资源,并根据初中化学课程的特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致力于师生积极互动教学情境的创设,并不断完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化学;有效教学;重要性;措施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化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可以说化学知识取之于生活并用之于生活。但是,很多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太深,导致现阶段仍有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传授化学知识,学生学习得太过被动,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很多教师逐渐尊重起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中心,提升了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随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师逐渐重视起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是教师将学生的个人发展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现阶段初中化学教师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设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化学知识、掌握化学学习方式,同时还有利于对学生三观的培养。要想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创设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在此阶段学好化学可以为日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创设有效教学模式[1]。

二、课改下的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模式创设的措施

(一)通过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对化学学科的学习有着好奇却又恐惧的心理,因此教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的魅力?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将化学实验引入课堂教学中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随着化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化学教师越来越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准备好实验用品,然后学生按照教材上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做实验。但是新课改后的实验教学则与传统的实验教学法有着很大的差别,新型的实验教学引入了小组讨论的教学手段,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流程。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探讨实验的步骤,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构思,这些改变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

例如:在学习完“水的净化”一课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自己动手制作简易净水器的家庭作业。在课堂上,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4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实验的步骤,并针对此实验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应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过滤实验的操作过程,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实验完毕后,每个学习小组还应总结出过滤实验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化学实验的革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通过融入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很多都需用到硫酸、盐酸、碱等腐蚀性材料,这种情况下让学生亲自试验,安全情况不易掌控,就需要教师进行实验,学生观看。但是由于学生人数多、教室环境以及实验器材的限制,造成学生不能详细、清晰地看到实验过程和现象,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师可以在授课前进行实验操作,并录制视频,在授课时以大屏幕的形式播放给学生看,使每一个学生都直观地看到整个实验的所有细节,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三)通过师生互动的学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提高了对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等学习方式的重视程度,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除此之外,教师逐渐摒弃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不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同时还应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致力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鼓励他们发散思维,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式。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方式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此外,还要锻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

例如:在学习“溶解度”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提问“什么是溶液?”,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上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再向学生提问“一杯水是否能够无限制地溶解氯化钠呢?”,以此引发学生对新课内容的思考,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自主地去书中寻找答案,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欲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化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了使化学教学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初中化学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以创设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1]程习坤.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2):28.

[2]张福新.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应用研究[J].明日,2018(4):109.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