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利用路径

2020-08-06任源钢古云惠

现代交际 2020年11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西南地区基本特征

任源钢 古云惠

摘要:在中国近现代轰轰烈烈的革命历程中,西南地区作为重要基地,孕育了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资源。西南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数量规模可观、类型丰富多样、资源组合科学,在振兴西部的时代背景下,研究西南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性所在,进而探讨开发利用西南红色文化资源的现实路径,有利于增强西南地区人民的文化自信心,促进西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系统化发展。

关键词:西南地区 红色文化资源 基本特征 利用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1-0246-02

在近现代史上,中国革命斗争的重心随形势变化而不断迁移,这便导致我国的红色文化资源广泛分布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西南地区与其他片区相比较,自然环境特色十分鲜明。中国西南地域面积约占国土的1/4,这片土地不仅气候条件复杂,而且地形类型十分丰富,包含了高原、山地、盆地等地形。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外,西南地区的文化氛围也十分浓厚,从古至今,文人骚客挥笔执墨,英雄豪杰指点江山,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传统。因此,在土地革命期间和抗日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出于战略考虑和现实需要,把西南地区作为了革命活动的重要基地,创造了颇具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

一、西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基本特征

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造就了极具魅力的红色文化资源,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相比,西南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数量规模可观、地域特色多样、资源组合科学等特点。

1.数量规模可观

首先,西南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覆盖了四川、贵州、重庆、云南和西藏五个省区,规模巨大,数量众多,五省之中,四川和贵州两省分布尤为密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四川省红色景点约有120个,全省4/5的市、州皆有红色文化资源”[1],“贵州重要革命遗址约有2000余处”[2]。其次,重庆作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刘伯承、聂荣臻和革命先烈杨闇公、赵世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也有为数不少的各类红色文化资源,如“渝中的重庆抗战革命博物馆、渝东南的陈独秀旧居、渝西南的聂荣臻元帅故居以及渝西北的邱少云烈士墓等”[3]。此外,云南和西藏两省也分布着数量可观的红色旅游景点,如云南曲靖市会泽县水城红军扩军旧址、西藏拉萨烈士陵园等。

2.地域特色多样

“西南地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集聚度和融合度最高的地区,多元化特征十分鲜明”[4],世代传承中形成了“巴蜀文化”“西藏文化”“滇黔桂文化”等文化综合体。西南地区各省的红色文化资源受到自身本区域民族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地方特色。巴山蜀水,风景优美,川渝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合了巴蜀文化的精髓,呈现出创新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西藏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受到当地民俗文化的浸润和滋养,带有明显的藏区民族特色,渗透到西藏的建筑、服饰、饮食、交通等方面;滇黔桂三省是我国少数民族集聚度最高的区域,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当地的传统文化得以很好地保存和延续,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融合少数民族的文化因子,无形中留下了滇黔桂文化的印记。

3.资源组合科学

西南地区别具一格的生态环境滋生了种类奇特的绿色生态资源,如雄伟的山脉、成片的草场和常青的林木等。除了类型丰富外,西南地区绿色生态资源的数量也十分可观。据统计,西南地区珍贵野生高等植物多达2万种,占据全国野生高等植物物种的半壁江山。西南地区数量客观、类型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和地域特色多样的红色文化资源相伴相生,交相辉映,不仅形成了“红绿相衬”的和谐景象,而且也于无形之中构成了西南经济快速发展的“驱动双轮”。

二、西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路径

西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本身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要真正实现西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还必须打破省市之间的地域界限,加快区域合作的步伐,联手将西南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共同体设计好、打造好。

1.转变传统观念,打破条块分割

西南地区各省市的红色文化资源内在精神品质相同,且相距相近,导致了长期以来西南地区各省市都只顾发展本区域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做决策和落措施上大都体现为“单打独斗”,甚至有时出现了因同质化而导致恶性竞争的现象。实际上,西南各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不但各具特色,而且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西南各地区党委应该切实转变发展理念,明白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不是零和博弈,合作才能共赢,以系统化的思想去看待西南片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各地区政府要勇于迈出协同发展的第一步,敢于打破行政区分和地区的分割,对行政机构和政府官员进行轻微调整,唯有如此,发展合力才能够真正得到激发和释放。近年来,川渝两地召开城市群工作会议,签署合作发展协议,助力成渝两地发展跑出加速度;桂滇黔三地按照信息互通,资源共用的原则,“打造民族旅游圈,共建发展共同体”[5],促进了该片区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这些都是西南地区转变传统观念、打破条块分割、实现互利共赢的成功案例,这充分说明了,要充分释放西南地区各省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在活力,激发西南地区各省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潜力,就必須进一步打破条块分割,加强交流合作。

2.提升客运效率,打造精品路线

随着交通技术的日益进步和推广使用,西南地区的交通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西南地区现有重庆北站、成都东站、贵阳东站等9个铁路特等站;有重庆、成都、遵义等24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在航空方面,保留现有机场的前提下,还将新增和迁移21个机场。除此之外,成都、重庆、昆明和贵阳四座城市都有配套的轨道交通。但仅就交通对红色文化资源发展所产生的助推作用来看,目前西南地区的客运效率还有待提升,因此,西南地区可以依托现有的交通条件,打造高效便捷的旅游集散中心,并引入先进的区块链技术,准确把握客流量,根据各区域的实际客流调整交通,切实提升客运效率。在做好交通规划的基础上,依据交通的便携程度打造红色旅游精品路线是提升西南各省红色文化资源品牌效应的一条可行路径。精品路线的打造可分为区域内的精品路线和区域间的精品路线,这两者不是矛盾对立的,相反,两者在一定程度讲,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体现在如果沿线交通条件便利,可以将沿线各区的各个红色旅游景点串联起来,进行错位搭配和营销,打造跨区域复合式的精品旅游路线。跨区域的精品路线不但可以凸显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地方特色,而且还可以产生良好的联动效应。

3.注重媒体整合,找准市场定位

从传统的报纸、杂志等印刷品,到电视、广播、互联网等电子媒体和路牌、霓虹灯广告等户外媒体,再到明信片、挂历广告等邮寄媒体,在当今时代,媒体的类型愈加多元化和复杂化,媒体的作用主要是传播信息,加大宣传。西南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要想打响名声,创造效益,就必须强化系统观念,整合各类媒体,综合运用各类媒体传达西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形象,着力打造统一名片,保持西南红色文化资源的系统性和整体性。除了具备强大的宣传功能,媒体还具备一定的信息集合的功能。西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面向的群体跨越的年龄段较长,覆盖了青年、中年、老年群体,而且这些群体的职业跨度大,囊括了教师、学生、商人、医生等各个职业,不同的群体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红色文化资源感兴趣的程度不同,其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也存在差异,如何精准定位市场需求,找准群体消费风向标,是统筹西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综合使用各类媒体,安全、规范地搜集游客的基本信息,建立游客个人信息库,通过综合分析得出不同的群体的消费偏好和不同红色景区受欢迎的程度,以便为今后统筹西南各区红色文化资源发展指明调整的方向。

4.立足区域特色,合理规划模式

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多种多样,总结起来主要有“原址观光”“红绿结合”“红古结合”“综合开发”四大主流运行方式。“原址观光”适用于历史价值高且不宜过多开发的红色文化资源,“红绿结合”适用于红色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都相对丰富的区域,“红古结合”适用于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的地区,“综合开发”则适用于红色文化资源、绿色生态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都同时具备的省市。西南红色文化资源的空间跨度大,区域之间的资源类型差异不可避免,川渝地区多山地和盆地,气候相对复杂,绿色生态资源较丰富,云南、贵州和西藏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民俗文化资源相对更为丰富。西南各省市的资源差异决定了各地采取何种模式开发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既要着眼于西南大局的一盘棋,统筹安排,力争做到相互补充,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情况,从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

三、结语

西南地区各省市的红色文化资源既具有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同时又具有本区域的地域魅力。从整体上看,具有数量规模可观、类型丰富多样、资源组合科學等特点。在振兴西部的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于西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在本色和地域分布,提出实行西南红色文化资源合作机制,共建西南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共同体的构想。结合发展现状和未来谋划,从转变传统观念,打破条块分割;提升客运效率,打造精品路线;注重媒体整合,找准市场定位;立足区域特色,合理规划模式四个方面阐述了西南红色文化开发利用的现实路径,希望能为西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考。

参考文献:

[1]孔玲.川渝红色旅游整合营销策略[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1):76-79.

[2]覃爱华.贵州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思考[C]// 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798-802.

[3]杜巧.重庆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途径探究[J].品牌研究,2018(5):106+110.

[4]李武亚.西南文化的基本特征及价值取向[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7(3):20-24+158.

[5]陈炜.论桂滇黔民族旅游圈的构建[J].社会科学家,2014(3):77-81.

责任编辑:景辰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资源西南地区基本特征
西部大开发20年:西南地区内部比较
夜郎自大
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路径探讨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浅析“柔、屈、颤”在藏族舞蹈中的运用
西南地区气象资料测试、预处理和加工研究报告
高校学生群体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组织管理研究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现状及法律保护对策
SWOT理论视域下商洛市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