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解一汪泉 得其一勺饮

2020-08-06许雪珍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月台凡卡比较法

许雪珍

2018年5月,在榕城参加完林珊名师工作室的研修后,决意重捧孙绍振教授的《名作细读》。读之,思之,为孙教授的远见卓识与学术的精深锐利肃然起敬。

什么是文本细读?简而言之,就是在读文本时不要忽视每个字、每个词,要读出字词后面的意韵。“细读”的根本是立足于文本,也就是“充分阅读”,就是要对文本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在这本书中,孙绍振教授将其强有力的微观分析付诸笔端,深入到各种文本文体中。他的分析解读,既品析经典词语的奇妙,又牢牢地把握住作品的灵魂。我粗略盘点了阅读批注的大部分内容,关注的多为孙教授细读法中“还原”和“比较”这两种。

我们来看孙教授在书中分析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背影》《当我死时》和小说《凡卡》,都提出还原和比较法。如何理解还原法和比较法呢?个人粗浅地认为,对于经典语句,首先要从文学语言中“还原”出它本来的、原生的,字典里规范的意义,并将它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加以比较,找出其中的矛盾,从而进行分析。从《名作细读》一书的分析和总结归纳中,我们整理出的“还原和比较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类型。

一、关键词句的还原和比较

宋代朱熹说细读“须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看得是了,未可便说道是,更须反复玩味”。朱子此言要义:要注意字词与语境的关系,不能将二者分离看待。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乐园”这两个字,许多教师可能觉得没什么可讲,所讲的也只不过是在字典里解释的。且看孙教授的解读:按原生语义,乐园,令人想到美好的天堂,至少是风景极其精彩的地方吧。如果是个荒废的园子,“只有一些野草”,把它当作“乐园”,可能会给人以用词不当的感觉,但是,鲁迅在开头第一段就强调说:百草园,“不过只有一些野草,但那里却是我的乐园”。以我观物,鲁迅在这里关于“乐园”的特殊理解和运用,正是他要表达的关于一个孩子的童心,此处离开了孩子天真的心是不能很好地解释的。这里的乐园,具有双重含义,一重和字典里的含义有关,肯定是一种美好的场所,但同时还有另外一重含义,用来形容一种并不美好的场所,却可以和读者分享童年美好的回忆。很显然,作者更侧重于后者。

孙教授结合朱自清创作的背景,将《背影》与其前期作品《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进行对比,总结出显著的不同,华丽的语言、排比的句式少了,行文之间没有大幅度渲染。摘录原文片段,来辨析其中奥秘: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孙教授的解读独辟蹊径,他联系当时社会背景,看父亲的着装,有身份的人在重要场合穿的是马褂和长袍。送儿子穿着隆重说明了什么?再看此段中对父亲攀爬月台的描写,让读者能通过这一系列动词还原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情景。透过文字可以感同身受,父亲爬上月台的不容易,怎么不容易?对于肥胖的父亲,动作“两脚向上缩”才能上月台,是努力而艰难的样子。不抒情转而叙述,表达更具震撼。

读文章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哎!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将直接的抒情语句置于文章的结尾,在情感的震撼处,仍旧采取的是朴素直白的言语,看似平静的叙述,实则蕴含深沉的情感。另外,孙教授解读朱自清的眼泪,还原朱自清父子早年的冲突,分析其非伤感而流泪,其内涵丰富,包含复杂矛盾,自责和感恩中表达对父亲的原谅。

正是像这样,从文本局部的、关键的词句中,去发现隐藏着的作者和人物的心灵密码,这样的还原解读,不仅贴近文本,同时兼顾人文性。这样的解读融入教学设计,学生的理解和情感就会被激活,课堂将会有精彩的艺术呈现。

二、情思逻辑的还原和比较

文学作品具有“主情”的特性。孙教授曾说过:“审美价值,以情感为核心,情感独特丰富的叫作美;情感贫乏的叫作丑。”孙教授解析朱自清的《背影》,文中父亲对儿子深厚情感的特点是:在开头不但得不到理解,反而被误解,甚至让人觉得可笑。这种方法叫作欲扬先抑。后来儿子被感动了。这就有了这篇文章的特点:文章虽然总体上说是抒情的,导致儿子感动,并自我谴责的关键点是父亲为孩子买橘子,爬月台的笨拙的动作,本来只是描写人物的动作,没有美感,缺乏诗意,却因这份父子情在朴素的叙述中拉近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

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與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余光中的《当我死时》中“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孙教授这样分析:“长江和黄河”唤起读者的联想与记忆,其不仅指向广袤的土地,更融进了故土的历史文化。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安葬在祖国的怀抱。这是为什么?“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诉说着因不能回到故土的悲痛,对故土的追求与向往,是这一代人特有的情怀。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作者把“死”化为“睡”,坦然地“睡”,说是死亡,却又活着的感觉,这种对美好的向往,对幸福的追求是这首诗的抒情意脉。余光中的诗作具有中华文化的大美情结:恋土情结、恋家情结、恋旧和恋故情结。此诗文是恋土情结最彻底的演绎,直至死去,诗人依然选择坦然睡在祖国广阔的大床上,表达自己内心深处对故土的深情。

情感发生处,往往见于朴素的语言中,这是作者敘述的真功夫。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只有透过文字,去走近人物,触摸人物的情感线索,思索美化的情感。我们会发现有些情感,不过是表面上某种程度的“丑化”,然后过渡到相当程度上的美化和诗化。由此可见,文本解读在还原、比照中最终都能指向人情、人性的真善美。这是文本解读的出路,也是归途。

三、审美价值的还原和比较

语言在表达美感方面是其他艺术无法取代的。孙教授独特的“还原法”引领我们进入文本审美世界,展开有趣、有味、有深度的文学之旅。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散文这一文体的审美价值,它的表现尤为广泛。其具有题材的写实美、情感的本色美、结构的自由美、语体的缤纷美。依据审美价值的这几方面特点,毋庸置疑,我们对散文文本的解读可以是多角度的,唯有这样,才能激活阅读者的审美情感。玩味和比较作品中看似平淡无奇的东西,在孩子一知半解处做文章,为了更好地实现语文课堂生命性的过程,只有这样在真善美中行走的课堂,才会焕发生机。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我们再读一读,孙教授对小说《凡卡》的文本解读,从中可以获得审美价值还原和比较法的直观感知。书中这样讲:“我们在同情凡卡的悲惨命运,同凡卡一道期望祖父能将其接回乡下时,作者并不愿遵循读者期待,而是安排了一封由于凡卡将地址写得太过笼统,而致祖父不能收到的信件,来加深信件在凡卡心中的重要性,与读者对凡卡命运关照的审美价值之间产生冲突,从而创设出深沉幽远的艺术境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诸如此类——能产生读者与文本的审美冲突的文本,如《小珊迪》《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如若将这些文本置于审美冲突中来解构文本,设计教学,学生体会文本的深刻韵味、心灵震撼,都会更胜一筹。

当然,孙教授的文本细读中“还原和比较法”还包括:风格的还原和比较,历史的还原和比较,这里不做赘述。

孙绍振教授的《名作细读》为我们打开了文学鉴赏的一扇窗,也让我们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欣赏文本之美。孙教授深厚的文学功底、鉴赏水平,广博的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知识的融会贯通,其解读已达到高不可攀的境界。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虽然力有不逮,但可以择善而从;虽不能得“一汪泉”,却能在“一勺饮”中小步前进,也是件快事!

猜你喜欢

月台凡卡比较法
所有的……
比较法:立法的视角
仓库月台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立足文本,引导学生续写
月台(外一首)
管窥“浮沉比较法”在脉诊中的应用
比较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集中扫描动词,想象透视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