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美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及热点问题分析
2020-08-06刘雪松
刘雪松
(汕头大学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广东 汕头 515036)
美国《高等教育杂志》创刊于1930年,旨在发表高质量的实证和理论基础的研究报告。研究文章寻求从广泛的理论角度和学科方向,探讨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和大学在社会中的动态作用。2017年平均受引用次数2.04,影响因子为2.283。《高等教育研究》杂志对使用广泛方法的研究持开放态度,但对将高级定量研究方法应用于高等教育问题或解决高等教育政策问题的研究特别感兴趣,影响因子为1.792。两份刊物均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学术水平较高、具有一定影响的专业期刊。通过2014—2018年刊载论文数据的量化分析,旨在客观全面地了解美国高等教育的研究现状与热点问题,对未来高等教育学科的研究趋势进行适当预测。研究结论仅在两份被选期刊内有充分的效度,对涉及更宽领域的研讨仅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文章来源于《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杂志》,其中《高等教育杂志》每期大约刊登5-8篇论文,《高等教育研究》每期大约刊登4-6篇论文,本文采取目的性抽样中的一致性抽样原则,选取了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SSCI 数据库中《高等教育杂志》,对其剔除书评与勘误等,总共162篇;《高等教育研究》总共194篇,样本采集数据详见图1,本文对总共356篇文章逐一进行规范化编码、整理,根据文献计量学的定律和计算方法,利用统计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图1 《高等教育杂志》与《高等教育研究》2014-2018年样本数据年度分布
(二)分析方法
本研究对采集的学术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文献计量学即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定量地分析一切知识载体。内容分析法具有对于明确特性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而有系统的分析,并加以量化描述的基本特征。研究以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文献的外部特征为研究对象,旨在描述、评价和预测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框架包括文献年度分布、作者分布、科研机构、H指数等定量指标,也包括关键词、研究主题及前沿领域等定性指标.其中,研究主题的划分主要借鉴了格拉斯哥大学教授芭芭拉·M·凯姆(Barbara M. Kehm[1])和国内学者别敦荣教授[2]对高等教育研究内容领域的划分方法以及对期刊分析的15个领域划分,通过以先行研究为基础,根据事前研究的频度分析结果,在内容领域重新划分形成了对美国两份刊物主题分析的类别,包括学生发展与研究、课程与教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政策、教师专业发展、高校内部管理、教育教学评价与质量保证、国际化、考试,招生与就业、高等教育中的种族差异、高等教育经济与财政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差异等共13个分类。
二、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一)核心作者群及其机构分析
作者的发文数量是其在某学科领域研究能力的体现,其代表性作者群体也能反映该学科领域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和该领域知识探索的深度与广度。本研究对美国《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杂志》2014-2018年的代表性作者群进行了统计,详见表1表2。根据普赖斯的理论,只有当核心作者发文量约占总发文量的 50% 时,该学科的核心群体才算形成。
美国 《高等教育杂志》五年中发表 4 篇以上的作者有 6人,占总发文量的17.901%,发文数量在3 篇以上的作者有17人,占总发文量的38.272%,发文数量在2篇以上的作者有 59人,占全部文献数的90.123%。《高等教育研究》五年中发表 4 篇以上的作者6人,占总发文量的13.92%,发文3篇以上的作者15人,占总发文量27.835%,发文2篇以上的作者有63人,占总发文量77.319%。可知两份刊物的核心作者群特征并不明显,瞬时作者较多,高产作者较少。当然,表 1 中作者的 H 指数虽不高,是因为仅反映其在本期刊中的科研绩效,同时上述作者均是对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长期的关注和研究,是当前该领域比较有影响力的学者,有效发挥了对本领域研究的前沿引领价值。
表1 《高等教育杂志》和《高等教育研究》作者发文数量分布(文献篇数≥5)
(二)作者所在机构发文量分析
表2为美国《高等教育研杂志》与《高等教育研究》2014-2018年间作者所在研究机构的发文量排序。结果显示,密歇根大学、洛杉矶分校2018年在QS世界大学排行榜教育学专业排名分别为20与10,其中俄亥俄州立大学是期刊《高等教育杂志》的出版机构。表明了上述机构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
表2 《高等教育杂志》与《高等教育研究》2014-2018年间作者所在研究机构的发文量排序(文献≥4)
从发表论文数量上看,排名靠前的为爱荷华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爱荷华大学作为美国最好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之一,五年来在两份高等教育刊物的作者所在大学的发文量均排第一,显示近五年来爱荷华大学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进步。
(三)高被引频次论文分析
论文被引频次反映了论文成果的受关注程度和学术影响力,是评价学术研究的重要量化工具。引文分析的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论文的研究水平和质量,而且指标可靠、易于获取,也能反映学者们的学术关注点,是探索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态势的重要依据。
根据表3可知,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囊括了学生绩效资助、在线课程(MOOC)、高等教育中的种族差异与性别差异、教学方法、教师发展、社区大学、STE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主题,研究对象涉及了高等教育机构、高等教育政策、移动学习工具等。其中,《高等教育杂志》被引频次最高的是威斯康星大学Hillman Nicholas W.教授关于绩效资助的文章。高等教育绩效资助随着20世纪末“新问责”运动的发生,“新问责”关注大学的“输入”,又看重大学教学活动的产出,强调以产出为导向的大学绩效。州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采取绩效拨款方式。到2013年,美国已有22个州建立或正在引入高等教育机构绩效拨款机制[3]。《高等教育研究》被引频次最高的是哥伦比亚大学Campbell, Corbin M.关于教师职业生涯的论文,国外很早就开展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科南特(J.B.Conant)曾经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其校舍和规模,而在于它的教师质量。”[4]可以看出教师发展当前依旧是研究热点问题。
表3 《高等教育杂志》与《高等教育研究》)高被引频次论文分布
表4 《高等教育杂志》与《高等教育研究》关键词分布
(四)论文高频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学术论文中最能揭示研究主题、反映主题信息特性的词汇或短语,是检索科研成果的必备元素,可以通过关键词统计分析某一时期某个领域研究现状的总体特征、学术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对356篇文章的关键词进行整理,剔除无意义单词“高等教育”,将“社区大学(community college and community colleges)”数据整合到一起。
根据表4可知,累计词频超过10次的有6个,分别是社区大学、STEM、倾向评分匹配、性别、种族、大学选择,集中反映了高等教育领域中对社区大学、STEM教育和性别种族的热点关注。通过对高频关键词间的相互联系可知,美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前沿领域主要是四个方面:(1)社区大学;(2)美国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领域中的问题和应对策略的探讨;(3)高等院校的招生和学生选择;(4)高等教育研究的其他主题,诸如性别差异、种族因素、教育公平、校园氛围、宗教与文化多样性等。
(五)论文在各研究领域分布
为全面了解近五年美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分布,本研究对356篇文献的题目和摘要进行了逐一梳理,采取了内容分析方法进行逐年统计.将研究主题进行细节划分以便于快速归类,详见表5。
表5 研究主题及其细节领域
分析表6可知,两份刊物近五年来所刊登的文章中,围绕“学生发展与研究””课程与教学设计”两个主题领域所开展的研究最多。“高等教育经济与财政”“高等教育中的种族差异”,在两份刊物中所占的分量也相当大。其中33篇论文涉及高等教育经济与财政、国家预算、关于高等教育学的经济理论、高校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等。32篇论文讨论高等教育中的种族差异,涉及利益的趋同与分化、宗教信仰、跨种族接触、种族认同与特定专业的种族差异。
表6 《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杂志》论文在各研究领域的年度分布
后面依次为“教育教学评价与质量保证”“考试、招生与就业”“性别差异”等。考虑到所有文章的研究主题不一定可以归纳如上述研究主题领域中,所以不属于这13个主题领域的文章,不纳入表中。两份刊物共计356篇论文,上述主要涉及的主题(文献数量≧15)的发文数253,占论文总数的71%,可见上述领域基本反映了当前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学者们的研究热点。
三、结论与启示
(一)2014至2018年美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
1.美国高等教育学领域研究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高等教育杂志》五年中,发文数量在3 篇以上的作者有17人,占总发文量的38.272%,《高等教育研究》五年中发表发文3篇以上的作者15人,占总发文量27.835%。核心作者群并没有形成,且大量作者本身并非是专业的高等教育研究者,而是将高等教育研究与本身的专业联系起来,比如将网站建设与高等教育的目标相联系,引入社会网络、人类学作为新的研究视角。
2.相比于顶尖私立高校,公立高校所作的研究更多
从发文量最高的院校或机构来看,除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属于私立高校以外,其他高校均属美国公立大学。仅有极少数供职于顶尖的私立大学诸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MIT的学者,在这两份刊物上发表文章。
3. 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是高等教育研究者最关心的问题
学生发展研究一直是美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主题,从近五年的数据走势看虽然时有波动,但是五年来相关主题领域论文在两份刊物中的数量依旧保持第一,表明未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研究仍将十分活跃。课程研究和教学研究始终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所在。不同层次的高校之间培养目标差异甚大、层次丰富,不再仅仅是造就高素质的学术研究人才。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之后,社区大学注重为学生培养学术生涯之外的其他职业做准备。诸多研究型大学也正在改弦易辙,在重构本科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及二者交互、共生的研究。
4. 研究者关心种族、性别之间的差异
美国是一个以欧洲裔人为主体的多民族、多种族的移民国家,非洲裔人(黑人)、亚洲裔人、印第安人、西班牙裔(拉美裔人)等构成了美国社会的少数民族。近五年来两份刊物中有56篇文章关注高等教育中的种族差异和性别差异,这其中不但涉及学生的问题,也关注非白人与女性教师在高等教育系统内的发展和不平等、民族异质性和校园文化氛围所造成的不同族群差异。众多研究似乎都得出相似的结论:现有的学术领域还是一个以男性为主体的等级结构,女性所占人数少、地位低。这一现象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尤甚,关于性别在STEM课程中差异的文章就有6篇。
(二)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启示
1. 以学生发展为导向,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两个刊物中,学生发展与人才培养研究的关注度均处高位,无论是现在乃至未来,都是美国和世界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热点。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最基本的职能。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从认知发展、人格塑造、学习方法到校园多元化环境与社会实践影响,全方位塑造学生。但多年以来,我国高校对学生的主体性认识不足,学生学习热情普遍偏低,学习也较为被动。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也指出,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比例,培养其终身学习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转换思维,加强学生的管理和服务,以学生的发展为导向。
2. 课程与教学的基础化、综合化、信息化
关于在线课程研究的文章愈发增多,由于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极大地更新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始接受改革或淘汰。高校应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探索智能时代教育新形态,积极推进翻转课堂、SPOC等新兴教学模式。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一个大学生要在较短的求学期间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现代科学知识是不可能的。只有掌握基础科学知识,才能提高适应能力,重视专业基础训练应成为高等教育课程的一个共同趋势。当代科学发展是需要学科交叉整合的,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向综合性发展。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研究方法也互相移植,知识的快速更新则需要掌握专业面更宽的综合性知识,以适应发展。
3. 全球化发展下应考虑文化多样性与性别平等
欧洲委员会2006年和2009年两次关于女性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地位的调查,也反映了女性在这些领域的低比例和低地位。在社会科学领域,女性学者的表现要优于其在自然科学领域的表现,但仍不如男性。2011年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入选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名单的学者中,男性学者占绝对优势,有1189人,约占总数的93.04%。与上届相比,女性比例虽有所增,但只占6.69%,仅89人,男女比例失调问题依然严重。随着双一流计划的实施,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高校势必扩大国际化办学水平,大量接受外国留学生成为必经之路,随着留学生数量的增多,校园氛围文化的多样性也会随之成为热点,美国是移民国家,公民种族成分复杂,美国近五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中国以后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