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前期孕妇妊娠结局及其影响因素
2020-08-06李燕钰陈远婷陈嘉胜李思会陈慧青梁素惠刘碧媚邵冰心
李燕钰,陈远婷,陈嘉胜,李思会,陈慧青,梁素惠,刘碧媚,邵冰心
(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广东 江门 529100)
高血压前期定义为120~139/80~89 mmHg范围内的血压,在2003年由第七届全国高血压联合委员会(JNC 7)提出时是一个有争议的术语[1]。高血压前期的概念并不新鲜,研究者认为血压为120~139/80~89 mmHg与比正常血压<120/<80 mmHg具有更高的患高血压及死亡风险相关。JNC 7指南认为,高血压前期不是一种疾病,在缺乏强制性适应症的情况下不需要药物治疗[2-4]。文献表明,高血压前期对个人健康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高血压前期及临床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患者可能增加致死和非致死性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子痫,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母亲年龄过大、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妊娠体重增加过多等因素可能增加妊娠高血压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6-8]。但是关于高血压前期孕妇相关研究的数据较少。为此,本研究以高血压前期产妇为研究对象,比较其与健康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之间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影响高血压前期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接受规律产前检查的高血压前期孕妇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2~35岁,平均(29.3±3.45)岁,孕周32~40 w。均于妊娠早期(8~12 w)或首次产前检查时,在安静环境里休息5~10 min,测量血压时取坐位或卧位,分别测量左、右上臂血压,袖带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取两次测量平均数。纳入标准:(1)单胎初产孕妇,收缩压在120~139 mmHg,舒张压为80~89 mmHg,随机尿蛋白测定阴性,均为自然妊娠;(2)规范产前检查者;(3)自愿并配合临床检验、检查及调查者;(4)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患有心、肝、肾、肺、脑、内分泌和造血系统等脏器系统严重疾病者;(3)严重精神类疾病患者;(4)合并恶性肿瘤患者;(5)已接受其他有关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指标观测者。本研究已经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受试者均已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收集我院高血压前期孕妇240例,孕妇在孕前检查血压均正常,孕期24 h动态血压检测,平均收缩压120~139 mmHg,和(或)舒张压为80~89 mmHg。产妇含有以下结局之一即可确定为不良妊娠结局:自然流产、胎死宫内、出生缺陷、早产(低于37 w)、低出生体重。最终确定妊娠结局不良组68例,妊娠结局良好组172例。孕妇分娩期间,面对面调查孕妇的年龄、产前BMI指数和妊娠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的疾病史、生活方式状况及负性情绪状况。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为:(1)孕期并发症是指孕期发生早期妊娠并发症和晚期妊娠并发症,早期并发症包括各类流产、胚胎停育、异位妊娠、妊娠剧吐等,妊娠晚期并发症包括有妊娠高血压、妊娠胆汁淤积综合征、胎膜早破、过期妊娠等;(2)负性情绪的评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评估,SAS评分50分以上和(或)SDS评分53分以上即为有负性情绪;(3)不良生活方式:包括有吸烟、熬夜累计5次以上、喝酒累计5次以上、饮食不规律累计1 w以上即为有不良生活方式。将高血压前期产妇妊娠结局是否良好作为因变量,将各项单因素作为自变量,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分析影响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妊娠结局良好组与妊娠结局不良组受试产妇基线资料比较
妊娠结局不良组的年龄、BMI指数、分娩入院收缩压均明显高于妊娠结局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结局不良组有复发性流产史、发生孕中早期先兆流产者、有高血压家族史、出现孕期并发症者、孕期存在负性情绪、孕期不良生活方式者构成比例均高于妊娠结局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妊娠结局良好组与妊娠结局不良组相关因素比较
2.2 影响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
将高血压前期产妇妊娠结局是否良好作为因变量,将各项单因素作为自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指数、高血压家族史、流产史、负性情绪、不良生活方式是高血压前期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高血压前期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
3 讨 论
妊娠高血压和子痫前期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和死产的风险增加有关。在这些妊娠高血压疾病中,母体血压升高到或高于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的阈值。高血压前期定义为收缩压为120~139 mmHg,或舒张压为80~89 mmHg。在未怀孕的成年人中,高血压前期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有关,尤其是中风引起的死亡。我们只知道一项关于妊娠前期高血压和不良妊娠结局风险的研究。这项研究规模很小,但结果表明妊娠32 w时的高血压前期与小于孕龄分娩风险轻微增加有关。高血压疾病是妊娠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高血压疾病与出血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影响10%~15%的孕妇。子痫前期/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研究最多、最严重的形式,与母婴死亡率相关[9-12]。在正常妊娠期间,血压一般从怀孕前三个月降低到怀孕20 w左右,此后升高直到分娩。从妊娠早期到妊娠晚期,血压的大幅升高与胎儿生长受限和妊娠高血压疾病风险增加有关。妊娠期血压变化对非高血压孕妇的妊娠结局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一项研究报告指出,随着怀孕期间血压的增加,胎儿的生长速度减慢,而另一些研究报告指出,在非高血压妇女中,血压升高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没有关联。而本文研究发现,高血压前期组受试产妇发生产后出血、低体重儿、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进一步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高血压前期组受试产妇妊娠结局影响因素发现,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指数、高血压家族史、孕期并发症、负性情绪、生活方式与高血压前期产妇不良妊娠结局显著相关。
高龄、肥胖、不良生活方式可增加高血压前期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13-14]。高龄产妇一般被定义为35岁或以上的妇女怀孕。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长,生育率下降,自然流产率增加。在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显示,高龄产妇更有可能具有产科并发症和不良的分娩结果。1990年7月至2003年12月在台湾进行的一项3 9763名孕妇的回顾性研究发现,年龄在35~39岁之间的妇女经阴道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风险显著增加,而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妇女早产风险增加。此外,相关研究还发现产妇高龄与妊娠晚期新生儿窒息死亡风险增加有关[15-16]。母亲肥胖与所有年龄段母亲的胎儿生长增加有关。在加拿大医院的针对6 1437名单胎产妇的研究中,1978—1996年间,高于平均出生体重的婴儿比例显著增加。这种增加的主要决定因素被认为是同期母体BMI的相应增加。肥胖母亲的后代面临风险,包括死产和病死率。与母亲胰岛素水平增加与相对或绝对胎盘功能不全可能导致胎儿宫内死亡率的增加,不良围产期和新生儿结局的风险增加。其他研究也指出,肥胖产妇娩出婴儿中的常见新生儿并发症包括先天性异常、机械通气、胎粪吸入综合征、低血糖和黄疸。
本研究中,负性情绪、流产史、高血压史、孕期并发症也可增加高血压前期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妊娠期负性情绪是一类高度特定类型的母亲心理痛苦,包括为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等,涉及母亲自身的健康,婴儿的健康,以及分娩和分娩的具体妊娠情况。与一般形式的心理困扰相比,这是一个强有力的且往往更一致的出生、婴儿和儿童结局的预测因子。例如,妊娠焦虑症可预测早产和妊娠长度、婴儿精神和精神运动发育、儿童气质和幼儿的大脑形态。从生物机制解释这些影响是由于母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胎盘的改变。来自动物模型的有力证据显示,母亲的窘迫通过合成和释放母亲的糖皮质激素来预测胎儿糖皮质激素暴露的增加。妊娠早期反复自然流产发生在妊娠12 w内,其发病机制较妊娠中期反复自然流产复杂。以前的研究显示,有反复自然流产病史的妇女在随后的妊娠中暴露于较高比例的不良母婴结局。妊娠期高血压有遗传倾向,以母系遗传为主,且基因的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的遗传密切相关。研究发现,伴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将增加2.74倍。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一部分孕妇在妊娠28 w后反复处于高血压前期状态,妊娠结局不良组中,有8例最终演变成子痫前期,而在妊娠结局良好组中,未发现子痫前期产妇,因此妊娠结局不良组孕妇会出现早产、低体重儿等不良妊娠结局,说明伴有高血压家族史的高血压前期产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与文献报道相符[17-18]。
本研究显示,年龄、BMI指数、高血压家族史、孕期并发症、负性情绪、生活方式与高血压前期产妇不良妊娠结局显著相关。高血压前期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因素,绝大部分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中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临床研究中发现,孕早期、孕中期高血压前期的孕妇,妊娠结局基本都是良好的,妊娠晚期28 w后反复处于高血压前期状态的孕妇,要警惕有无转变成子痫前期的可能,要加强对这一类孕妇的产检和监护,也发现28 w后反复处于高血压前期状态的孕妇,最后较多的都转变成了子痫前期,从而增加早产、低体重儿等不良妊娠结局风险的发生。
综上所述,高血压前期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健康产妇,年龄过高、肥胖、存在高血压家族史以及孕期并发症、存在负性情绪、生活方式不健康与高血压前期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建议孕期通过改善心境状态、饮食、生活习惯(旨在控制体重)来预防妊娠期间血压升高,必要时药物干预避免向更严重疾病的进展并改善妊娠结局。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高血压前期状态不需要药物治疗,但孕期仍应加强教育,提高公众对高血压前期的认识;强化医务人员培训,注意识别高血压前期的高危因素,在孕前、孕早期和对任何时期首诊的孕妇在高血压专科进行高危因素的筛查、评估和预防。当高血压前期孕妇出现上述预警信息时,应强化产前检查,严密监测,通过营养、心理等多专科合作制定个体化措施进行相应干预处理,以期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对于妊娠晚期反复出现高血压前期的孕妇,要警惕有无转变成子痫前期的可能,从而增加早产、低体重儿等不良妊娠结局风险,要加强对这一类孕妇的产检和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