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版《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应用探讨

2020-08-05丁鹏程鲍传富张小丹安徽交通控股集团养护管理中心安徽合肥230088

安徽建筑 2020年7期
关键词:旧版跳车状况

丁鹏程,鲍传富,张小丹 (安徽交通控股集团养护管理中心,安徽 合肥 230088)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运营期公路的养护质量管理,2019年交通运输部颁布了新版《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5210-2018)[1](以下简称《新版》),原《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2](以下简称《旧版》)同时废止。从初步实施效果来看,该标准的颁布较为及时,为进一步加强我国高速公路路况检测及评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与旧版相比,沿线设施未做修改,路基、路面、桥梁部分进行了重点修改完善,新版更加突出了道路桥梁使用者的要求。

为充分了解新版修改内容与旧版的区别,对现行新版各项评定修改内容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并以供参考。

1 路基部分

1.1 路基技术状况指数(SCI)扣分标准调整

新版删除了“路肩边沟不洁”,旧版“排水系统淤塞”改为“排水不畅”,并分为轻、中、重三个程度。

1.2 扣分权重进行调整

旧版“路肩边沟不洁”(0.05)、水毁冲沟(0.25)、路基沉降(0.1),新版改为“路肩边沟不洁”(无此项)、水毁冲沟(0.15)、路基沉降(0.25)。

1.3 路基部分设置MQI取0的“一票否决”条款

旧版中仅为五类桥梁、危险隧道、危险涵洞设置“一票否决”条款,新版又设置了“边坡坍塌为重度且影响交通安全时”指标。

2 路面部分

新版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作为路面总体评价指标,包含7个分项指标: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路面跳车指数(PBI)、路面磨耗指数(PWI)、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通过新旧规范对比分析,新标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部分主要做了以下调整完善。

2.1 路面总体评定部分

①路面评定分项调整,旧版包括5个分项指标,新版包括7个分项指标,较旧版增加了路面跳车指数(PBI)及路面磨耗指数(PWI)。

②检测项目进行调整,新版检测指标为路面损坏、路面平整度、路面车辙、路面跳车、路面磨耗、路面抗滑性能、路面结构强度。较旧版改为路面跳车为必检指标,路面磨耗及路面抗滑性能选取其中一项检测。

③检测项目权重进行调整,新版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权重为0.3,检测指标新增路面跳车指数(PBI)权重为0.1。旧版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权重为0.4。

④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划分标准,新版优的标准≥92,80≤新版良的标准<92;旧版优的标准≥90,80≤旧版良的标准<90。

⑤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汇总表旧版按优良、中、次差分类,新版应计算优等路率、优良路率、次差路率3项统计指标.

2.2 路面病害调查部分

①新版沥青路面损坏调查中,龟裂损坏删除了裂缝区散落、变形等定性规定。块状裂缝的裂缝宽度划分标准由3mm调整为2mm。坑槽病害增加了深度要求,轻度为坑槽深度小于25mm或面积小于0.1m2,重度为坑槽深度大于或等于25mm或面积大于或等于0.1m2。修补细化了标准,规定长度超过5m的整车道路面修复不计为路面修补损坏。

②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评定计算参数改变,旧版对车辙的要求略偏高,优、良界限为5mm,良、中界限为10mm,中、次界限为15mm,超过15mm采取处置措施[3]。新版降低了车辙要求,优、良界限为10mm,良、中界限为13.3mm,中、次界限为 16.7mm,超过16.7mm采取处置措施。当RD为0(RDI=100)及RD为20mm(RDI=60),新版与旧版得分相同,其他RD值所测算的RDI值,新版普遍较旧版高,新版放松了车辙扣分标准。具体评定见下表。

③新版采用路面容许弯沉值,根据设计年限内累计标准当量轴次、公路技术等级、面层类型、结构类型计算确定,旧版采用路面设计弯沉值。

④路面损坏(PCI)新版设置了自动检测换算系数,其中自动检测换算系数横向裂缝、纵向裂缝为2.0、修补块状0.1(条状0.2),人工调查权重横向裂缝(严重)、纵向裂缝(严重)为1.0、修补块状条状都为0.1,新版对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病害、修补条状在自动检测的权重提高了。

2.3 快速设备检测部分

①路面损坏采用快速检测设备检测,新版要求裂缝宽度识别要求“约1mm”,旧版要求识别“1mm 以上”,新版对检测设备要求提高了。

②路面平整度IRI检测部分,新版要求“每10m应计算一个统计值”,并删除人工检测平整度,旧版要求20m。

③路面抗滑性能SFC检测部分,新版要求“每10m应计算一个统计值”,旧版要求20m。

车辙深度指数对比汇总表

④路面跳车PB检测部分,“每10m应计算一个统计组”,采用断面检测设备,旧版未做跳车要求。

3 桥隧部分

3.1 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BCI)评定扣分标准调整

新版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采用《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分类评定[4],旧版采用《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1-2004)。桥梁评定新版一类不扣分,二类扣10分/座;旧版桥梁构造物一、二类不扣分。

3.2 新版隧道评定分类调整

新版隧道评定采用5级隧道技术状况登记评定[5],一类到五类隧道,对应的单位扣分为0分、10分、40分、70分、100分。旧版隧道评定为无异常、有异常、有危险,对应的单位扣分为0分、50分、100分。

3.3 新版涵洞评定分类调整

新版涵洞部分分为好、较好、较差、差、危险,对应扣分0分、10分、40分、70分、100分。旧版涵洞评定为好、较好;较差;差;危险,对应的单位扣分为0分、40分、70分、100分。

3.4 新版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检测与调查部分调整

旧版为实地调查,可借助便携式路况数据采集仪,也未明确调查标准。新版为采用人工调查及自动化检测方式,并明确要求桥梁技术状况调查满足《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规定,隧道技术状况调查满足《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规定,涵洞技术状况调查满足《公路桥涵养护技术规范》(JTG H11)规定。

4 结语

本文对新版《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与旧版的修改内容及规范体系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从公路评定分项看,除沿线设施部分未做修改外,在路基、路面、桥隧构造物等分项评定上,做了比较大的修改完善。

通过对新版分析,部分指标提高了要求,如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优的标准大于等于92,增加了路面跳车PB,桥梁评定中二类桥扣分;部分降低了要求,如放松了车辙扣分标准,删除路肩边沟不洁等项目。

新标准更多的从高速公路运营角度,加强了公路行驶舒适性的要求,体现了对于公路服务功能的重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对公路养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养护计划、养护质量、检测手段等方面不断提升公路技术状况及公路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公路养护水平。

猜你喜欢

旧版跳车状况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遗失声明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父母竟逼亲生孩子 跳车“碰瓷”20多次
意外
别害怕和别人不一样
安全感,你有吗?
“十五大”前夕的俄共组织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