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米都文化,化育三江英才
2020-08-04彭珊
彭珊
“米都文化”是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党委倡导的弘扬北大荒精神、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影响力、推动米都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域性文化。我校作为农垦人自己的高中,承担着为建三江垦区培养人才的重任。在佳木斯教育研究院的指導下,我们开展“高中课堂教学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通过弘扬米都文化,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培育学生热爱家乡、服务家乡、扎根家乡的情怀。
黑土文化入眼,校园绽书香。我校实施了黑土文化入眼工程。进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块绿浪翻涌的情景展示牌,总书记的嘱托萦绕耳边;随之而见的是一系列黑土地文化全景展示,“风拂新秧撩人眼,三江春色最暖心”“喜看稻菽千重浪,物阜国丰万家香”,颇具黑土气息的诗句激发着学生的家乡自豪感。北大荒博物馆、七星科技园区、洪河湿地等场馆被我校开发成社会实践基地,见证黑土文化60余年的发展变迁,学生建设大美家乡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
米都文化入脑,教材孕特色。“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教
日月换新天。”从历史长河中溯源,我校结合地域特色加快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步伐,开展米都文化入脑工程。历史和政治组编撰了《古圣先贤的大智启迪——习近平用典赏析》,语文组编撰了《经典浸润人生》《翰墨芬芳唱家国——校园诗词赏析》,地理和生物组编撰了《浓情黑土地,魅力建三江》等系列校本教材。通过校本课程的整体架构和系统学习,学生对米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家乡的情感也更醇厚。
校园文化入物,活动展魅力。开展校园文化入物工程,成了校园的一大特色。亭台馆榭,花草树木,班级宿舍随处可见由学生搜集整理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诗句,翻阅师生创作的传统文化个性解读诗作,校园的人文内涵无处不在。徜徉在诗的海洋,家乡的美也有了别样的风味。学校每年精心设计学生活动:学生18岁集体成人礼,按古风束发、插簪,行冠礼,取字,行拜师礼,演扇子舞;校园艺术节进行汉服表演,戏曲吟唱;经典诗词的诵读吟唱,课本剧的小品演出,让学生们充满期待和向往;语文课上例行的师生问好也改成了古礼长揖,潜移默化中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承文化入心,学科呈盛宴。“行百里者半九十”。任何理论革新如果不落实到具体实践,就成了一纸空文。我们举办的各种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传承文化经典,培养具有“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新时代北大荒精神的“互联网—智慧农业”型区域建设人才,在学生中传承对黑土文化的热爱。以诗词引领为教育的契机,我们把一颗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悄悄地根植于学生的心中,期待花开。
在校本课程的建构中,我们进行了学科联合教学策略的尝试。在讲授中华传统文化时,打破学科界限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上了一堂色香味俱全的饕餮盛宴。语文老师诵读经典诗作,地理老师讲述自然环境影响,历史老师纵论历史渊源,政治老师延伸时代意义,将一节课进行全方位解读,这种形式使课堂新颖生动,妙趣横生,学生更容易理解消化。
我们还根据学科特点和地域特色创建了不同的内容体系,如“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谈洪河湿地的环境保护”“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唱响科技农业新篇章”“不学礼,无以立——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习俗”“寒来又暑往,新阳便有缘——从二十四节气新编中纵论建三江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等,不仅为校园文化建设也为“米都文化”贡献了一份创意。
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课题研究紧扣时代脉搏,让“求实、创新、和谐、奋进”的校风徜徉着经典文化的东风传扬,“崇德、乐学、励志、求实”的校训沐浴着素质教育的暖阳生辉。
(作者系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第二高级中学校长)责任编辑:姜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