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乡村孩子一起成长、互相成就

2020-08-04孙雨萱

教育家 2020年25期
关键词:支教队员孩子

孙雨萱

1999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以下简称“研支团”)第一届队员怀揣着教育理想和对乡村孩子的热爱,走进宁夏西吉,在缺水少电、教室破陋的学校,努力为乡村孩子开辟一条通向更广阔天地的道路。2020年,研支团的支援覆盖宁夏西吉、贵州乌江、新疆拜城、云南永平,已有300余名队员赶赴7所对口学校,开展支教和扶贫服务。

一路走来,研支团给教学点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

当地从水里能喝出虫子、家访全靠双脚、晚上无灯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摸黑进宿舍,到现在有了路灯、水泥路、自来水、先进的教学设备、丰富的学习资料等;队员们从蹲在田间地头向干农活的家长们一遍遍讲述教育的重要性却被“嫌弃”碍事,到现在走在路上都能收到乡亲们热情的问候;学生和家长的思想从“读书无用,不如趁早打工”,到现在的“学习能改变命运”“只要孩子想读,就一直供他读书”……从支教点走出了第一个大学生、第一个考上重点高校的学生、第一个复旦学子……

但研支团清醒地知道,乡村支教路途漫漫,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乡村教育,一路奔波

“研支团最初的支教目标,一方面是让学生作为乡村教师去改善当地的教育状况,另一方面让他们通过一年的支教生活,切身感受中国西部基层的真实面貌。”复旦大学团委副书记、研支团负责人甲干初说。随着对乡村教育现状和需求的了解,研支团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逐渐形成集教学、家访、资助、文化、宣传为一体的支教服务模式——

首先,教育教学始终是研支团的立团之本。其次,研支团通过家访,了解乡村孩子的家庭背景,便于根据孩子的差异调整教学方法。再次,乡村教育资源缺乏,研支团通过多方募捐,有余力针对每所学校不同的需求,进行硬件和软文化建设。有些学校学生的阅读量不够,便资助学校建设图书角;有些学校学生的近视率高,便联系眼镜公司为他们配眼镜;有些学生家庭贫困无力供其上学,便设立奖、助学基金并鼓励学生申请。此外,研支团尤其重视支教点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多彩的学生组织、主题活动和特色课程遍地开花,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扩展他们的知识面;游学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每年组织来自各个支教点的优秀学生代表到上海参加为期一周的游学活动,让孩子们看看外面广阔的世界,鼓励他们通过读书走出乡村。最后,研支团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如排演支教主题话剧、编写关于支教故事的图书、联系媒体录制支教纪录片,以扩大社会对偏远山村教育的关注、为支教点赢得更多教育资源。

要确保支教模式有序运转,支教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教学、组织、沟通能力,这要求研支团的选拔和培训严格而全面。

第二十届研支团队长杨陈浩彤参加了院系面试、集中笔试、群体面试和最终面试四轮考核,半个月内和学校各部处领导、团委教师、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教师、心理研究中心教师等进行了反复交流。“我们近百人报名,只有十几个人成团。”提及入选过程,杨陈浩彤至今庆幸不已。成团后,队员要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培训。甲干初说:“去乡村育人,信念一定要坚定,我们的培训就是以理想信念为根本来提升队员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一年的时间内从学生快速成长为教师。”第二十一届研支团队长霍可涵对自己曾经辗转各地的培训经历记忆犹新:成团后的前三个月进行团内活动,队员之间互相熟悉、培养默契;2019年1月前往江西井冈山农村进行实践活动,了解农村产业建设;2月和往届队员交流,了解支教地情况、教学和生活经验、民族习俗、农村政策,交接各资助项目;3-4月进入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进行教学实习;5-6月参加上海各高校研支团组织的统一培训,与其他高校交流经验;7月前往福建屏南农村,学习优秀农村建设经验;7月底组织“西部学子励志游学”项目;随后,直接前往支教地参加服务地培训、进行支教服务。“培训活动密集但很扎实,让我对正式的支教工作更有信心了。”

研支团的工作忙碌而艰苦,前后耗时两年多,期间不得不暂停学业,这对任何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不容易。但大多数研支团队员没怎么犹豫就做出了支教决定——他们此前就已了解过研支团,并对其向往已久;参加过短期的义教活动,但觉得时间太短、贡献太小;也想要了解我国西部乡村的真实面貌,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脚踏实地”。

在挫败与希望中前行

2018年7月,杨陈浩彤在父母的陪同下前往支教点宁夏西吉王民中学。尽管父母尊重他的决定,也认为男孩子理应趁年轻多吃苦、多努力,但当地的环境仍然让他们担心不已——他们抵达王民中学时正赶上下雨,连日大雨把村里唯一一条路冲垮了,路上全是泥浆;宿舍没有自来水,大雨把村里的井淹没了,饮用水需要去买矿泉水,生活用水只能在房檐边接雨水暂用。

“就算不下雨,当时王民中学教师宿舍的用水也是一大难题,担了井水,都用得很节省。”王民中学的支教老师没办法经常洗衣服,便把换洗衣服攒着,趁假期去县城宾馆定一个房间,洗一天衣服。杨陈浩彤还记得他代表研支团前往银川参加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典时,别人带的是资料,他带了一包脏衣服,在酒店洗了一晚上、晾了一屋子。现在,王民中学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日常用水问题也得到解决。回想当时的艰苦,杨陈浩彤笑著说:“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

生活的艰苦在研支团队员互相扶持下可以很快克服,真正让他们无力的是教学问题。霍可涵正式开始支教之前信心满满,制定了很多教学计划和目标,但当地孩子的学习基础给了她迎头一棒——很多初中孩子的小学知识都没学好;即使参加开卷考试也很难及格;更令她无所适从的,是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巨大的学习差距,她教的一个班级进行数学考试,满分120分,有的学生考119分,有的学生只考了3分。霍可涵并不担心所有学生基础差,但学生学习差距这么大,让她一度不知从何教起。“刚到支教点时,我晚上都睡不着,躺在床上反复想明天的课怎么讲。”

一次,她质问一名因看不懂题干而没完成假期作业的学生为什么不寻求家人的帮助,学生回答:“我爸妈都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历,他们也不懂,帮不了我。”她一时语塞,才意识到思维惯性影响了自己的认知,也发现学习差距背后的深层原因:西吉当地很多孩子家庭条件艰苦、兄弟姐妹多、家长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没有精力和能力辅导他们学习,再加上部分孩子在家有无数农活要干,他们的学习只能靠课堂时间,但老师上课时顾不上所有学生,学习差距便出现了。家庭原因造成的教育问题让霍可涵更加不知如何是好。

霍可涵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个例,每个研支团队员都是这样走过来的。甲干初说:“研支团一开始都对支教充满信心与期待,但正式开始教学会发现当地存在学生课业基础差、学习热情不高、家庭环境影响学业等很多问题。队员们有时想帮助学生,却不知从哪儿入手。”这些情况很可能引发队员的挫败感和心理压力。因此支教开始后的一个月,甲干初会格外关注队员们的心理状况,帮助他们梳理情绪、调整状态。

霍可涵逐渐接受事实,调整心态,摸索解决问题之道。她没法延长孩子在家学习的时间,只能给自己的工作加量:下午下课后,给成绩好的学生多讲一些扩展内容;午休时,给基础差的学生讲解基础知识。虽然很累,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确实提高了不少,这让她欣慰不已。

支教过程中的无奈远不止于此,学生的生活圈子小、常识不清等问题也让研支团头疼又心酸。数学考试中,霍可涵被学生几句“什么是出租车”“什么是起步价”问得愣在当场;课堂上,学生提问“飞机是不是和教室一样大”……这让霍可涵明白了每一年研支团尽可能利用各方资源,坚持举办游学活动的真正意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学校图书角修得再好、课本上描写得再生动,很多东西孩子们没亲眼见过就没有相应的概念。这对他们的影响不仅是一道题的对错,更是对世界的认知正确与否。之后的教学中,她尤其注重给孩子讲述课本中他们没见过的东西。

虽然个人的力量很渺小,研支团21年来给当地带来的改变并不小。小到对学生个体——将台中学一名调皮捣乱的学生参加研支团队员阿卜创办的足球社后,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在足球中取得的成绩、满足感和别人的認同,让他整个人变得积极向上;大到当地教育情况——在一名支教点的老校长看来,研支团带来的两个最大改变是上学的女孩越来越多、孩子越来越爱干净,平峰中学校长王斌认为学校教学质量一直保持西吉农村之首与研支团的模范引领和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或许我们身处其中看得不明显,但一切都在慢慢变好。”霍可涵感叹道。

和乡村孩子一道成长

改变是双向的,研支团给当地教育和孩子带来了希望与活力,支教经历也让研支团队员有所成长。在甲干初看来,研支团队员在基层锻炼过,处理事情更加游刃有余,时间观念好,综合能力强。“支教带给人的改变是巨大的,完成支教任务的学生普遍比同龄学生成熟稳重。”

杨陈浩彤提到支教带给自己的改变,讲述了一个女学生的故事。这个女孩成绩优秀,是学校第一任学生会主席,但由于是家里的老大,父母想让她辍学回家照顾5个弟妹。她一边舍不得辍学,一边觉得自己有责任分担父母的压力。一次,她问杨陈浩彤以后的日子会不会越来越难?杨陈浩彤不知如何回答,只能反问她怕不怕,她笑着回答:“老师,我不怕。”经过研支团队员和当地老师的反复劝导,以及研支团的资助,女孩的父母最终支持她继续上学,女孩对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非常珍惜,很争气地考上了银川最好的高中。而这次对话对杨陈浩彤影响很大,他突然觉得曾经困扰自己的升学考研、人际相处和人生选择的压力都不算什么,生活中没有过不去的坎,他对社会的认识更加成熟全面,对未来人生更加乐观向上。“如果有可能,我也很愿意投身教育事业和贫困基层的建设。”

霍可涵对支教点的孩子如数家珍:本科时在游学活动中做志愿者,和一名将台中学的孩子约定一年后西吉再见,这也成了霍可涵参加研支团的直接原因;家访中,一个孩子家里的奖状贴满了一面墙,这个孩子的姐姐也是研支团队员教出来的;一名学生父亲受伤、母亲卧床、哥哥残疾,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向她坦言不想上学了;一个调皮捣蛋的男生,父母离异,缺少关心,捣乱只是想吸引别人的关注;几个爱玩游戏、不爱学习的男生,只要上课前和他们聊一聊游戏,他们就能在课堂上乖很多……支教中,她看到了自己从未接触过的另一个世界,这让她重新认识了自己,也切身感受到一个年轻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孩子们假期都干什么了?”

“干农活。”

这是20年前,第二届研支团队员冯艾和班级孩子们的一句问答。20年后,霍可涵问了孩子们相同的问题,得到了几乎一样的回答。这让霍可涵每每提及都红了眼眶,为乡村孩子们辛苦艰难的生活和一张张在生活磨砺下仍灿烂大笑的脸庞。

个人力量渺小、支教时光短暂,但一代代研支团队员依然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全部心力献给乡村教育和支教服务,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带去外界的新思想和新文化,和他们一起努力,为美好的明天,为无限的未来。

猜你喜欢

支教队员孩子
传接球跑位练习五则
边路进攻战术训练方法
警惕功利性支教
提升传接球射门技术训练四则
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现状及困境归因分析
丹江口市教育局 对盐池河支教教师进行考核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