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2020-08-04唐福江

家长·中 2020年5期
关键词:阅读习惯个性化阅读

唐福江

摘要:阅读能够帮助小学生拓展知识领域,对小学生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就目前而言,各地区的学校教育改革成果显著,教育学者们纷纷提供了新的看法和思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阅读推广程度逐渐提高,学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逐步重视阅读环节,基于新课改理念下寻求更加新颖的方式,将阅读教学课堂的实际效用予以发挥,促进学生三维学习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阅读;教育;个性化;阅读习惯

众所周知,小学生应该多读书,才能见多识广。小学生的阅读方法都是在课堂内积累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多数学校仍以成绩为重,往往忽视了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新课改强调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自觉性,重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爱好,发展学生的个人兴趣培养,学习需要有探索、求知精神,摆脱旧式的死记硬背,要保障学生记忆的高效性。这就需要教师灵活运用一些方法,给学生提供更好的阅读指导,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因素

(一)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方向:个性化阅读。小学生的语文课成绩在日益提高,应试教育的水平在不断攀升,教师的素质教育改革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教学当中仍然有许多的不足之处,特别是未达到个性化阅读效果,无法契合小学阶段认知水平及接受能力,给阅读教学带来影响。当前的大多数教学目标强调传授知识,刻意加入了教师的主观思想,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长期如此,影响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无法真正实现知识的转化,这样的阅读教学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的效果也是差强人意。

(二)学生难以提高阅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受教师自身教学意识的影响,如果仅凭自己的经验进行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没有真正地认识到学习主体自主阅读的必要性与针对性,未能把学生置于中心地位,语文阅读鉴赏课成为答题、解惑的时刻,无法表现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学生难以提高阅读兴趣,则无法进一步达成高效的课堂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在多种教学技巧的应用和相互作用之下,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才能主动接收教师的教学,愿意与学生互动交流,形成学生乐于阅读的良好局面。

(三)阅读习惯难以养成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对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每二十个人中才有一个人保持着阅读习惯,在这种国民阅读率低下的氛围下,表明国民整体阅读兴趣不高,对阅读重视度不够。好的习惯形成需要良好的环境氛围,长久以来,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很多家庭将孩子的任务交给上一辈,没有认识到学生在阅读习惯等方面的针对性培养,无法使这种观念落实到日常行为习惯的教育当中,学生在短时间难以亲身体验阅读活动所带来的乐趣,直接影响着他们的阅读习惯形成与可持续发展。

二、有效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丰富教学手段

对于小学生来说,注意力受到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如网络、媒体等,传统模式下的阅读教学方式已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学生阅读整体水平难以提高,学生越来越不喜爱阅读,针对这一情形,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刻不容缓。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个性化阅读手段,如借助一些教学辅助工具,将学生阅读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动力,能够自发性地开展阅读。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将阅读当作是一种娱乐活动,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氛围,提倡学生不仅要阅读,还要朗读,在固定的环境下大声宣读,通过文字与口语相结合的过程,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

在实施中,通过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通过师生的沟通交流,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采取一些提问式或鼓励式的语言,鼓励学生多思考,思考文章里的前因后果,进而引导学生形成自发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阅读先导者,促进学生的阅读水平的发展。比如在教学《山中访友》这一课中,设计一些师生共读、自由读、个人读等环节,还可以由学生自行选择拜访某一“朋友”的片段进行阅读,对于比较难读的片段,鼓励学生积蓄情感,让学生独立感悟、思辨,提升学生的阅读成效。

(二)开展丰富的阅读实践

语文教师作为知识层面的传播者与实施者,自主学习是学生最有效的学习参与过程,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教师不仅要在理论上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还要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多开展一些阅读实践活动。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师生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使学生阅读的情感升级,实现有效发挥阅读的作用。语文阅读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繁复的词句、复杂的结构极易产生倦怠感,而学生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比如电视、广播、多媒体等,可以将这些事物作为阅读学习的媒介,适时将它们带入阅读课堂中,有助于给予學生更多的启发,增强学生的阅读想象,可以让学生先对文章问题进行思考,提升语文方面的能力,利于小学阅读教学的开展。

(三)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

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首先学生必须做到能够读懂文章的内容;其次,明白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能激起情感的碰撞,产生鉴赏的兴趣,逐步树立自主阅读的好习惯。教学中,不应该只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应多给予他们阅读鼓励,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买书、怎样读书,多督促学生阅读,鼓励他们自由阅读之后做好笔记的同时,交流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可以多组织学生进行自由的课外阅读,也可以进行物质上的鼓励,对读书读多的孩子进行表扬,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三、结语

总之,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教师需要通过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和实践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到阅读教育中,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让学生参加到阅读教学中来,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阅读兴趣。

猜你喜欢

阅读习惯个性化阅读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