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020-08-04本刊编辑部

家长·中 2020年5期
关键词:初中生交流信息技术

本刊编辑部

新课改背景下,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已成为当前教学的关键,这对将教师从繁重教学活动中解放出来,提升教学效果,并助力学生养成终生学习习惯大有裨益。当下,随着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初中生的学习生活日益离不开智能手机、微信、微博这类载体,如何利用好信息技术课程,使其成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突破口,就成为教师时刻关注的主题。

当下的初中生,都是伴随移动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智能手机、微信、微博这类载体,早已融入了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中,这就意味着信息技术课程将对学生学习成长产生长远影响,教师必须重视起来,对此不断优化、改进,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导学案优化,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对初中生而言,他们成长于物质丰裕、和平安定的新时代,且又有无数新鲜事物伴随其成长,父母亲朋保驾护航,很多学生都是家长的小公子、小太阳。面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游戏、短视频、暴力内容,缺乏判断能力和识别意识,很容易沉溺于此,进而受到身心上的损害,影响其长远发展。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为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学习任务、评估手段、反馈渠道,帮助学生增强学习逻辑性和目标性,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并学会善用各种信息技术,从而更加轻松地走上自主学习、自学成才之路。

二是通过合作交流,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初中生而言,合作交流是其学习成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个初中生如果善于合作交流,就能在合作和分享中接触更多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有益自身成长成才的养分。而一个初中生如果不善于此,在面临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如超出自己解决能力的困境、自己一无所知的问题、需要团队合作解开的答案,就会遇到困难与瓶颈,最终停滞不前。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其更多参与到合作交流中去,并增加合作交流的频率和活跃性,使学生之间产生更多的思维碰撞,在融洽、热情、主动的氛围中提升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是通过网络学习,开拓学生的视野。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的课程,并且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快速演进。初中生多为12~15岁的青少年,平常上移动互联网做得最多的事无外乎聊微信、刷微博、打游戏,对信息技术的实际理解与应用只是一张白纸。对此,教师更应通过网络学习,开拓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积累,同时通过网络,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但是,在借此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应注意教学尺度,不易有过多难点,否则初中生在面对繁重的课业负担之余还要分身应付信息技术课程,必然会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于自身成长无益;也不能过于简单,这样容易使学生丧失探索的精神和勇气。

总之,教师必须意识到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上的功能性与价值性,通过导学案优化、合作交流、网络学习,帮助学生走上自主学习、自学成才之路,真正为信息教育课程的发展和學生信息素质的提升贡献一份力。

猜你喜欢

初中生交流信息技术
如此交流,太暖!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