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教育真谛做“四有”好教师
2020-08-02赵良生
赵良生
【摘要】何谓教育真谛?本人近三十年的切身体悟是:教育是爱与坚持;教育是严与示范;教育是真与实干。唯有做到,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四有”好老师。
【关键词】践行;感悟;教育真谛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19-0177-02
1991年7月,我从阜阳师范学院毕业分配至肥西师范学校任教,一晃29了。在这29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谨记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爱满天下”“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格言,深深扎根于教育教学的一线,不断探求,不断思考,对教育从最初的懵懂,到现在有所感悟。
一、教育就是爱与坚持
要实现教育的目标,教师必须心中有爱。陶行知先生提出“爱满天下”。教育家夏丐尊把“师爱”比作池塘里的水。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研究“师爱”的是“南斯北霍”,斯即斯霞,霍即霍懋征。斯霞老师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童心母爱,她称课堂是“爱的课堂”。霍懋征老师是1951年被授予的全国首批特级教师,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国宝级教师,这两位教师都是师爱的示范者和践行者。师爱是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是教师取得成功的基础。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谨记大师和前辈的格言,向她们学习,努力探寻和践行三个层次的“师爱”:一是朴素之爱。深入了解学生,尽心呵护学生,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解决其生活困难;二是民主之爱。在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里倡导给学生民主、公正、和谐的班级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搭建民主大爱;三是专业之爱,用专业的方式给学生专业的爱,彰显的是一种理性、丰韵的人文挚爱。正是因为对教育的爱,我才一直坚守着教育。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管仲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计,莫如树人。”育人的事业是终生的。教师要想在教育教学中有所建树,必须长期坚持,全身心投入。“雷夫和他的第五十六个教室”告诉我们:一名普通的美国小学教师雷夫之所以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就,就在于雷夫一直在洛杉矶的霍伯特小学担任五年级教师,一直在第五十六号教室,心一直在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孩子们中。所以,做教师,不能三心二意,朝秦暮楚;不能诱惑太多,功利为上。要耐得住清贫,守得住一方净土。从教后,我也有几次机会能够离开教育岗位或进入高校,但还是对教育这份不放心,促使自己一直留在中等师范学校,一直扎根于课堂中,扎根于学生管理的一线,扎根于学生的心灵之中,其间,有过痛苦、彷徨,但更有快乐、收获。
二、教育就是严与示范
何谓教育?东汉史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了“教育”二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要想达到“养子使做善也”,教者必须身体力行。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不仅是身教示范的首推者,更是践行者。要求弟子做到的,他首先做到。他要求学生好读书,他自己“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正因为如此,他一生带了三千名学徒,其中成名者有七十二人。教育是一项人心工程。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心教”。教师和学生,父母和孩子,就像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面,小鱼在后面,游着游着,小鱼就什么都知道了。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漪等三人“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于漪老师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代表。于漪老师说过:“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做教师,身教永远重于言教。”为什么现在教育的问题如此之多,学生的基本礼仪不懂,基本行为不规范,基本的生存能力不具备,其责任不在孩子,很大程度上在大人,在成人世界。要想做到良好的示范,教师必须从严要求自己。《论语》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学生做到,自己首先做到。20世纪90年代,我在担任肥西师范普师班班主任时,就是严字当头,首先,对己严要求,保持健全的人格。以人格管理班级,以人格凝聚班级,以人格影响学生,虽然有些做法当时得不到学生理解,但过后学生还是很认可的,有的会影响学生终生的。而今,我又分管学生管理工作,面对学生数量猛增,而相当一部分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不好,什么样的管理才能奏效呢?思来想去,没有其他秘诀,只有发挥教育者的榜样示范作用,以育人为己任,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人。我要求辅导员教师必须做到“三走进”,即走进教室,走进寝室,走进学生心灵中。要求辅导员做到的,主管处室同志必须做到;要求处室同志做到的,分管校长必须做到。
三、教育就是真与实干
教育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真干实干。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就是让受教育者求真知,做真人;教育是真善美,教育必须是真教育。真教育就是教育者必须掌握知识内在逻辑结构的基本规律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向受教育者传授真的有价值的知识;真教育就是教育者必须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有道德、守纪律,具有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人。现在非常突出的问题是盛行在学校中的虚假现象,孩子们进入学校就像进入了舞台,把自己装扮起来,做一个教师喜欢的好孩子。他们表演着,如鹦鹉般说着台词;他们的作文,也在矫揉造作地抒发着不知谁心中的感情。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太短视、太功利化。其结果是教育者怨言不断,学生深受其害,难以培养出真人。肥西师范学校60多年办学历程,薪火相传,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有用之人,得益于它办的是真教育,教师不断修炼成真教师,学生不断培养成真学生。
真必须通过实干体现出来。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从20多岁担任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直到他去世的23年中,努力不懈,让这所普通的农村中学成为全国模范中学和闻名国际的实验学校。他既是校长,也是班主任、科任教师,一生出版了四部教育专著,发表了600多篇论文。被称为“最美的师,最贤的才”的原桐城天城中学政治教师方国虎,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52岁,在从教30年中他敬業、精业、勤业、乐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在课堂中拿什么给学生?我们究竟采用怎样的管理方式才能奏效?教师职业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教师必须,一要真读书。俗话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需读书”。以前,我们经常说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的话,自己要有一桶水。这早已过时了,现在要求教师必须是活水源。而做到活水源,教师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二要构建真课堂。所谓真课堂,就是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用心读懂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给学生全方位的影响。三要开展真研究。真研究就是要求教师直面自己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深入思考,反复实验,求教同行和专家,以解决之。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个学校遇到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愿每位老师,不忘初心,乐于奉献,努力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责任编辑 袁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