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自尊与人际关系及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
2020-08-02黄雷
黄雷
【摘要】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是中学首要任务,预防学生心理疾病需要从更早的时期开始着手。本研究本文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通过分析小中学生自尊来观察其心理健康水平,为中小学针对性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客观依据,并研究自尊、主观幸福感与人际关系关系,为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19-0161-02
中小学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引发社会的高度重视。自尊是个人基于自我评价而产生的一种自我尊重,并要求他人、社会尊重总的情感体验,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和积极指标;主观幸福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态度,包含了学生发展的重要内涵,是评估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要求,相关研究表明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这三者关系密切,为此我们将通过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小中学生自尊情况及其与主观幸福感与人际关系。
一、研究方法
(一)数据样本
本研究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调查数据。CFPS是重点关注家庭关系、教育成果、健康等多类主题的全国性、多学科、大规模社会跟踪调查项目,样本覆盖25个省/市/直辖区约16000户。针对中小学生自尊、幸福感及人际关系的关系,三个关键变量来自少儿问卷中价值观与自我认同部分,我们选取针对自我认同相关问题样本对象,删除缺失值,保留性别、出生所属地、人缘与幸福感得分等完整的样本个体,最终获得566个有效样本。样本中男生占比48.9%,女生占比51.1%,62%的中小学生来自乡村,其余38%来自城市。
(二)研究设计
中小学生自尊变量采用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的自尊量表(SES)的修改版获取,用于评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SES量表由十个问题组成,问题的设计充分考虑测试的方便性,受试者直接选择这些描述是否符合自己。该问题分为五级评分,1表示十分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既同意也不反对,4表示同意,5表示十分同意,总分范围在10~5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
因变量主观幸福感及人际关系从2010年CFPS问卷让受访者自我评价幸福感及人缘,冲测量题目分别为“你觉得自己有多幸福?”分五个等级,1表示非常不幸,5表示非常幸福。“你认为自己的人缘关系有多好?”分五个等级,1表示非常差,5表示非常好。
(三)数据处理
本研究使用文献研究、定量分析方法,调研数据使用EXCEL进行汇总、筛选、量化,最后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二、讨论
(一)中小学生自尊差异
1.不同性别中小学生自尊得分差异分析。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性别中小学生自尊得分的差异,结果表示男女生自尊平均得分基本相同,分别为29.64、30.00,不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生源地中小学生自尊得分差异分析。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生源地中小学生自尊得分的差异,结果表示男女生自尊平均得分略微不同,分别为30.25、29.56,sig值为0.024,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来自城市的中小學生自尊得分显著高于来自乡村的学生。
(二)中小学生自尊得分与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相关分析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学生自尊得分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学生自尊得分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且相关系数为0.172。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学生自尊得分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结果表明,学生自尊得分与人际关系显著相关,且相关系数为0.198。
(三)中小学生自尊得分与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回归分析
采用线性回归法,以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为自变量,自尊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以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对自尊得分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相关系数分别为0.48、0.692。可见相较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对中小学生自尊得分影响更大。
三、讨论
(一)中小学生自尊水平差异
由检验结果可知,在本次样本中不同性别的中小学生自尊水平差异不大,该结果与范舒怡(2020)在四至六年级中得出男女差异显著,女生自尊高于男生的结果不同,结合赵东妍(2019)对中小学生自尊水平的横断历史研究,可以得出男女自尊水平的差异随着年龄在不断变化,本研究主要的对象主体在三年级,表现出男女自尊差异不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加在四至六年级女生的自尊水平显著大于男生,而到初中、高中时期男生的自尊水平提高幅度往往会大于女生。在不同生源地中小学生自尊水平比较中,城市与乡村学生的自尊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这些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接受的教育质量的差异,来自乡村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从而不愿接触新事物,而来自城市的学习接触的教育概念、新事物较多,相对处于开放的环境中。其次,自尊水平与人际关系关系密切,来自乡村的中小学生可能存在人际交谈、人际交友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困扰,教师应该加以关注。
(二)中小学生自尊得分与主观幸福感及人际关系关系相关分析
自尊与幸福感及人际关系存在显著相关,且对中小学生自尊得分存在正向预测作用。中小学生往往易从家长、教师、同学中得到评价及反馈,对个人意义重大的反馈是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自尊较低的学生更容易对自己产生消极评价,接受他人负面反馈时也会降低自尊水平,相反自尊较高的同学会通过心理调节保护高自尊。积极反馈往往能够提升学生的自尊,对消极反馈进行调节从而保护自身,维持良好的主观幸福感。有关研究表明低自尊的学生个体对自身、同学、教师等的感知会倾向消极,从而对人际关系有负面影响,高自尊的学生则倾向于对周围人存在正面感知,促进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
四、结论及建议
总之,针对不同生源地的中小学生,教师应采用多样的心理辅导方式,给予不同的心理支持。对于来自乡村的学生,重点关注,必要时进行单独的心理咨询,结合分析结果来提高其自尊水平。
(责任编辑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