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和培养

2020-08-02王培培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生干部高职院校培养

王培培

【摘 要】 学生干部在高职院校教育和日常管理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从学生干部队伍的重要性出发,进一步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和培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试图寻找相应的解决路径,为各高职院校更好地进行学生干部的管理和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 学生干部;高职院校;培养;管理

学生干部,指在从学生中产生的,在学校各类正式组织或机构中担任相对领导岗位,履行自身特定岗位职责,服务学生、辅助学校老师和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工作的一种身份。在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按照工作内容、性质和归属关系的不同大致分为班干部、团干部、学生会干部、社团干部、协会干部等。作为高职院校学生中的积极、活跃分子,他们在学校思政教育、党团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学生日常管理等工作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发挥的重要性

(一)学校管理的重要构成,是学校联系学生的重要桥梁

建设一支高凝聚力、高素质、强执行力,能独立工作的学生干部队伍,学校各项工作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质量提升,从而更好地推动学校建设。学生干部从学生中产生,到学生中去工作,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重要桥梁,所起到的作用绝不仅限于上传下达,而是如纽带一样把广大同学紧密团结在党团周围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一是学生干部立场较为坚定,政治素养和理论觉悟也相对普通同学较高,能及时领悟到上级政策,且通过他们的宣传、引领和带动,可以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的制度、会议精神等第一时间传达给学生,且过程性跟进,及时有效;二是学生干部分散在各学生单位,覆盖面强,借助学生干部的力量可

以充分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和生活情况,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隐患等及时反馈给学校,有利于学校加强针对性管理。

(二)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助手

学生干部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核心地位,具体担任、从事着学生中各方面的工作,普遍为广大同学所信任和追随,既是学生中的先行代表,也是各项学生工作中的得力助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既是教育对象又是参与者,是高校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他们吸引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来,依托学生干部队伍平台,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充分发挥自身融“学生”和“干部”于一体的特定身份,将学校党团、思政课程、校园文化活动等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落实到学生中去,及时化解部分学生因不理解不配合而产生的矛盾,有力地保证了思政效果的发挥及校园的稳定安全;二是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依托和可靠载体,在学校和老师的统筹指导下,学生干部直接参与组织各类内涵丰富、主题突出、形式各样的校园活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发挥榜样带头作用

学生干部,是高校实施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核心力量,应当是大学生中的优秀群体,他们十足的精神面貌、有效的工作方法、良好的群众基础、不懈地学习劲头等,都可以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言行和举动在学生中能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正人先正己,身不正则令不行”,学生干部除了在学生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中表现突出外,还应在学习、活动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多方面发挥出综合优势,在各类评优评先、推优入党、奖学金推选中脱颖而出,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干部的优秀性和全面性,彰显出学生干部的榜样带头作用,真正树立起学生干部的权威性。

二、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和培养中现存的突出问题

(一)学生干部任期短、流动性快,培养成效不明显

高职院校普遍采取的是3年学习制,其中校内理论学习2年,校外生产实习1年。学生从大一入校经了解、选拔、面试等阶段开始进入学生干部队伍,部分岗位还有几个月不等的实习期或试用期,从任职到进入校外实习,只有1年半左右的实际工作时间,导致其工作能力在短期内无法达到相应要求。经学校和老师的精心培养,一般情况下,大一学年主要是熟悉学生干部的基本工作,从最基层做起,提高岗位胜任能力和适应能力;大二学年有了一些成长和积淀,开始能够独立自主处理一些问题,走向各类相对领导岗位,但马上又要去校外实习,导致学生工作不能得到很好的延续和继承,摸索出来的好的工作办法难以高效沿用,工作思路出现断层,学生干部之间的交流也受限,导致学生干部的培育难度加大,培养成效不明显。

(二)部分学生干部对自己的要求不高

高职院校生源除了普通高考招生外,还有大量五年制转段生、春季单招生等多种方式,生源复杂化、多元化,学生质量参差不齐。争做学生干部,本应是学生中学业优、能力强、觉悟高的先进积极分子,但现实中部分学生干部没有准确理解“学生干部”应有之义,没有认清岗位职责要求,在工作中表现为先进性不足,自我要求不高。认为只要不违纪就可以了,部分学生干部在理论成绩、自律性、待人礼仪、诚信友善、个人素质等方面相对于普通同学并无明显优势。甚至不排除部分同学竞职动机不纯正,企图为自己赢得面子,或者在评优评先、入党积极分子评选等方面为自己谋取福利,在工作中对自己和他人采用双重标准,不利于对学生干部整体形象的维护。随着价值观取向的多元化,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也在学生干部中产生及蔓延,理想缺失、信念不坚定、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倾向在部分成员中还较为突出。

(三)学习任务重,工学矛盾难以协调

能否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矛盾,是对一个学生干部最大的考验。学生干部,顾名思义,只有做好了一名学生,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好的学生干部。对于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而言,必然要做到學习和工作两不误,齐头并进。因对“学生干部”定位不准确、对自身要求不高,或者是时间、个人精力分配不合理、学习工作方法有问题等原因,难以做到学习和工作两不误,难以协调工学矛盾的学生干部不占少数。一是重工作、轻学习。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组织管理能力突出,自身工作能力强,但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业成绩不理想,错失很多发展机会,被称为“实干家”;二是重学习、轻工作。以学习为借口,推脱学生干部应承担的分内工作,因态度不端正、工作不积极等原因影响工作开展。尤其是在考试将要来临时,置学生干部的职责之外,一心扑在复习上,也影响了学生干部职责的履行。

猜你喜欢

学生干部高职院校培养
基于学生干部教育管理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