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
2020-07-31高山雨
高山雨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及素质教育的兴起,学生乐感的培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尤为重要。但是面对现代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及现阶段音乐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传输、形式化的教育背景下,学生的乐感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本论文通过将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等因素与小学音乐教学相结合,对培养小学生乐感的途径做进一步的补充论述。
关键词:小学音乐 音乐乐感 教学培养
音乐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情感的艺术品,是情感与精神生活融入后的完美表现。而作为美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一直都用它悠扬的旋律去抒发人们心中最为真实也最为丰富多彩的情感,并且以其无穷的魅力震撼着人们心中最软弱的部分。为此,小学音乐教师们应合理指导学生去感受及欣赏音乐,激发他们心中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鉴赏及理解表现,使得他们能够在共同建造、共同体验、共同表现的过程中发现音乐的魅力,这不单单可以获取更多的音乐知识,同时对于学生的音乐天赋及潜能也可以做到进一步的激发,充分培养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感悟、想象、表达及创造能力。
一、音乐乐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音乐对于人类而言是一项非常基础也非常重要的艺术作品,在日常的生活中总能看见很多人都戴着耳机听音乐。但就目前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乐感的培养一直是教育教学的重难点,同时也是学生所必须学习的基础环节[1]。没有乐感的音乐就好比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语言交流一样,很容易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厌倦感。而通过在实际学习及生活中也可以了解到,很多学生在听到轻松愉快的音乐是会手舞足蹈,听到悲伤的音乐时也会黯然伤感,但是有部分学生则表现的毫无兴趣,这就说明了每个人的乐感都是不一样的。经过大量的数据调查表明,缺乏音乐乐感的学生可能并非是天生如此,基本都是因为没有经历过基础的乐感训练而导致的。这也就说明了音乐的乐感是可以培养的,教师应该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合理注重学生的乐感建立。例如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时候多督促学生听一些音乐家的歌曲,并依据音乐家的演唱给学生讲解有关音乐的知识及内容。失去了乐感的音乐就好比人类失去了灵魂,丝毫无法感知到其中的魅力与精髓[2]。
二、用心感受,掌握音乐乐感传染力
音乐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个听觉上艺术,可以充分引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世界中,继而帮助他们塑造出一双能够听音乐的耳朵。同时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听,想着问题去听,积极感受到音乐节奏带来的旋律美感,感受音乐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继而启发他们的智慧,陶冶他们的情操,更好的发展出他们优秀的音乐感受力与鉴赏力。
例如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小蚂蚁》就是一首非常可爱的儿童音乐,拥有着非常活跃且生动的节奏感,整体的韵律也表现出了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所以在进行唱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和表现歌曲,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出学生表演的欲望,跟琴小声学唱,注意前后八小节旋律要唱正确;记下来拍手拍腿打着节拍学唱歌曲1—3遍[3]。接下来要求学生将听音乐的感受与生活进行合理融合,掌握住其中的乐感,在对比的基础上哼唱旋律,边哼边打节奏。这样借助生活与音乐的融合,让学生在音乐的建立中启发自身的思维意识,感受音乐带来的和谐美感,深刻领会到歌曲的内涵。
三、运用动作,提升学生乐感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音乐乐感的感受能力主要是对乐曲学习时所产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在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中,利用乐感可能有效的理解整个音乐的旋律美,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知识的魅力。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同时,要巧妙地利用肢体动作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小动物唱歌》中,教师可以通过创编歌词和歌舞表演活动,对学生进行音乐兴趣的创设,发挥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接下来利用游戏的方式将学生分組,每一组代表一种小动物,继而给出学生问题“让我们来看看歌中小猫和小狗是怎样演唱的?”搭配每组学生让他们进行小动物动作的模仿,了解到整个音乐的魅力所在[4]。基于此,学生可以在音乐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利用动作的方式深入的感悟音乐,了解乐感,这对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积极性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四、创设情境,增强学生乐感接受力
创设情境是现阶段教学模式的一种常见手段,可以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合理地掌握到知识所塑造的形象,继而营造出一个丰富多彩且生动活泼的知识氛围。而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合理运用情境创设也可以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生动、直接且形象的环境中,更好的感悟到艺术的魅力。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灵感应能力,对于激起他们的参与欲望,引导心理作用,获得真实的美感体验等都有着非常有利的帮助。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一课中,教师可以先导入情境“同学们,今天是洋娃娃的生日,她在城堡里举办了生日聚会,邀请大家和很多小动物去玩,大家高兴吗?我们出发吧!”然后提问“洋娃娃家来了好多小动物好热闹哦,有些什么动物呢?”学生会回答“小熊、小鸭、小羊、小狗”,继而引发学生对于整个音乐乐感的感悟性,培养学生对于音乐表现能力及感受能力的理解,为之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
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乐感的培养方式有很多,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不断研究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不停进行实践与探索,合理采用最为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到相关的音乐知识,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升,还可以有效地实现音乐教学中的美育功能,使学生从各个方位获取更加优秀的发展空间,最终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为自身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关艳明.乐感演唱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音乐,2019(10):64-65.
[2]王晓会.欣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与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5):186.
[3]刘姗姗.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乐感演唱的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9(14):73-74.
[4]谭懿.乐声入耳,乐感于心——小学音乐课堂儿童音乐感知力的培养[J].当代音乐,2017(20):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