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段尿细菌培养联合耐药性分析对复发性尿路感染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

2020-07-31王宇星

黑龙江医药 2020年7期
关键词:烯类青霉革兰

王宇星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尿路感染为常见感染性疾病,据统计,40%~50%女性一生中患尿路感染≥1次[1]。中段尿培养为尿路感染重要诊断方式。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滥用,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率逐年升高,多药耐药菌株越来越多并迅速传播,故尿路感染治疗较为棘手,且不易根治,若1年内复发次数>3次,临床称为复发性尿路感染。乔庐东等[2]研究中,对不同尿路感染患者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患者对头孢菌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60%左右,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患者对这两种抗菌药物耐药率为40%左右。因此,分析尿路感染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62例,分析细菌培养、耐药性分析联合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62例,其中男14例,女48例,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47.92±9.35)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39±1.05)年。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内尿路感染复发次数>3次,病程≥2年;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承诺书。排除标准:恶性肿瘤;严重肾、肝、心、肺疾病。

1.3 方法

细菌培养、鉴定:对患者尿道口进行清洗消毒,取10 ml中段尿送检;接种,孵育(35℃,18~24h)。挑取纯菌落,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药敏试验、替加环素分别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3]、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标准[4]。

1.4 观察指标

(1)病原菌检出情况。(2)主要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3)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4)主要革兰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2 结果

2.1 病原菌检出情况

分离病原菌6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3株,占69.35%(43/62);革兰阳性菌19株,占30.65%(19/62);前四位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29.03%)、肺炎克雷伯菌(16.13%)、粪肠球菌(14.52%)、屎肠球菌(9.68%),见表1。

表1 病原菌检出情况

2.2 主要革兰阴性菌耐药率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50.00%(5/10),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61.11%(11/18)。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约10%,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6%,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较敏感,见表2。

表2 主要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例(%)

2.3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约50%,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见表3。

表3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例(%)

2.4 主要革兰阳性菌耐药率

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利福平、高浓度链霉素、环丙沙星、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耐药率较低,见表4。

3 讨论

近年来,抗菌药物滥用日益广泛,导致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对尿路感染患者菌种构成、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对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9.35%),其中大肠埃希菌最多,与Bardoloi等[5]研究一致。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ESBLs≥50%,表明头孢菌素耐药较为严重。本研究中,肠杆菌科细菌对替加环素、阿米卡星、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但替加环素、阿米卡星肾、肝影响较大,不宜作为常规用药;而碳青霉烯类抗菌谱广,易引起菌群失调,应谨慎使用。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为主,其对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环丙沙星不适合治疗肠球菌尿路感染[6]。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提示氨基糖苷类与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的协同作用逐渐降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最为敏感,临床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以防止耐药肠球菌增多。

表4 主要革兰阳性菌耐药率 例(%)

本研究中,非发酵菌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鲍氏不动杆菌总体耐药水平较高,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为50%左右;铜绿假单胞菌总体耐药水平较低,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最敏感。临床治疗非发酵细菌多采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效果确切,但随着其应用的广泛,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日益增加。有研究表明,美罗培南、环丙沙星联合应用可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株的生成减少[7]。有学者指出,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采用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应引起临床重视[8-9]。

综上可知,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细菌培养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病原菌分布特点、耐药性进行分析,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烯类青霉革兰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1起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开展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的影响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血培养肠杆菌目细菌碳青霉烯酶的对比研究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耐碳青酶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adeB基因检测分析
抗菌药物强化管理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
什么是革兰阴性杆菌
降钙素原提示血流感染病原体类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