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经济学视域下我国滑雪产业研究综述与启示

2020-07-31阚军常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滑雪理论研究

翟 哲,阚军常,,王 飞

(1.上海体育学院休闲学院,上海 200438;2.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8)

我国滑雪产业的发展伴随着市场开拓和技术进步不断向前推进。1996年黑龙江省举办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市场盈利为目标的滑雪场开始陆续在我国东北地区出现,标志着我国滑雪产业的起步。2000年后随着大规模人工造雪技术的推广,我国滑雪场数量剧增。2015年北京—张家口获得第24届冬奥会举办权,推动我国滑雪场数量再次激增。截至2018年末,我国滑雪场总数已达到742家,同2009年相比,滑雪场数量比例提升了近300%。滑雪场数量提升导致滑雪人次变化,我国滑雪人次从2009年的500多万人次提升至2018年的近2000万人次。10年间,我国滑雪人次提升近400%[1]。滑雪场和滑雪人次的激增揭示了我国滑雪产业的迅速腾飞。滑雪产业的发展对理论研究提出了现实要求,提升滑雪产业研究水平,丰富滑雪产业研究内容是当前体育产业研究中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通过梳理过去十年来我国滑雪产业研究的情况,在产业经济学理论指导下,发现其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以期进一步完善滑雪产业研究,促进滑雪产业繁荣,为北京冬奥会举办和冬季运动推广提供助力。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将中国知网作为文献信息检索源头,在期刊类目下分别以“滑雪产业”“冰雪产业”为主题关键词使用模糊搜索。以2009—2019年作为文献发表起止年限,除年限外,文献的基金、研究层次、作者和作者机构不作具体设置。在上述标准下,共提取文献852篇。对852篇文献进行再次筛选,选取上述期刊中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总览》收录过的核心期刊,以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刊和扩展版期刊目录收录过的核心期刊,并根据其研究是否包含滑雪产业相关内容来筛选,共得到符合上述条件的文献70篇。

1.2 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筛选后的文献进行量化研究,对文献特征的数量变化规律进行描述。在本研究中主要对筛选文献的期刊来源、发表年份、作者所属地区、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课题情况等进行量化统计并描述研究总体情况。

1.3 理论分析法

运用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对文献进行观点梳理。根据产业经济学学科体系内容及文献研究的侧重点,将我国滑雪产业相关文献分为4类:滑雪产业组织相关研究、滑雪产业结构相关研究、滑雪产业集聚相关研究、滑雪产业融合相关研究。其中,前两类属于产业经济学学科体系第3层次内容,而滑雪产业集聚、滑雪产业融合属于产业经济学学科体系第4层次内容,隶属于产业发展研究领域[2]。

2 研究总体情况

2.1 文献发表数量与发表年代分布概况

梳理近10年来滑雪产业相关文献,按照文章发表时间归纳汇总,统计滑雪产业每年发文数量。年发文数量不仅反映出论文主题在学术界的受关注程度,更能够反映出滑雪产业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影响。以论文发表年份为横轴、年发文数量为纵轴,对上文中符合筛选条件的文献进行统计(表1)。

表1 近10年来以滑雪产业为主题的核心期刊年发文数量Table 1 Annual number of core journals with theme of ski industry in recent 10years

如表1所示,2018年以前滑雪产业的高质量文章年发表数量均在10篇以下。2018年滑雪产业文章数量首次到达16篇。截至2019年12月31日,该年滑雪产业高质量文献数量达到24篇。10年来滑雪产业高质量文章数量较少,少数年份甚至没有高质量滑雪产业文章。2015年以后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是对学术界的重大激励,2016年开始我国陆续颁布各种冰雪运动相关政策,从推广全民参与冰雪运动到鼓励冰雪场地建设,政策的颁布施行促进了滑雪产业现实发展,也为滑雪产业研究者提供客观条件。近年来,滑雪产业研究数量及质量的提升不仅拓宽了体育产业的研究领域,更为发掘产业蓝海新方向提供技术支持。

2.2 文献发表源与研究者背景概况

研究数量逐年递增反映学术界对于滑雪产业日益重视。研究发表源及研究者的相关背景反映不同地区对于滑雪产业的重视程度。

表2数据显示,近10年来滑雪产业相关文献在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的发表多集中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文化导刊》和《沈阳体育学院学报》。非体育类核心期刊如《旅游学刊》等发表过滑雪产业方面的文章。发表源情况既体现体育类核心期刊资源的紧张,又反映出北方期刊更加重视滑雪产业研究的现状。虽然以上期刊都是从全国征稿,但是从期刊数量上的差距明显体现出期刊发稿的侧重点不同。为了进一步佐证上述观点,表3统计了滑雪产业论文作者背景情况。

如表3所示,滑雪产业文章的作者地域分布于全国21个省市,其中东北三省的作者比例最高,占总人数的46%;而东北三省中又以黑龙江省作者所占比例最高。整个北方地区的作者人数占总人数的80%以上。滑雪产业文章作者地域多分布于北方,体现了北方学者对滑雪产业的关注度更高。一方面,学者关注度与滑雪产业分布有关系,我国的滑雪产业多分布于北方地区,从研究成本分析,北方学者研究滑雪产业更具优势。另一方面,关注度也与学者在生活经历中参与过滑雪运动有关。

表2 2009—2019年滑雪产业相关文章发表源分布情况Table 2 Source distribution of articles related to ski industry from 2009to 2019

表3 2009—2019年滑雪产业相关文章作者地域背景Table 3Regional background of authors of articles related to ski industry from 2009to 2019

2.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概况

滑雪产业研究要结合理论和行业以及市场现状展开,拘泥于理论研究将会陷入“纸上谈兵”的窘迫,而太过注重操作性又会丧失研究的学理价值。因此,滑雪产业相关研究应该立足滑雪产业发展现实,将产业经济学、体育学、旅游学等多学科理论应用其中。滑雪产业的研究内容要从现实问题出发,立足实践,借助理论,在解决产业发展问题的同时为滑雪产业和体育产业理论积累作出贡献。

滑雪产业研究理论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主。在理论指导下,明确滑雪产业研究内容总体趋势,对于深入了解滑雪产业研究情况至关重要。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其研究内容所属的理论领域分别是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管理、产业发展。因此,在产业经济学支持下的滑雪产业研究,其研究内容也应从属于上述理论领域。如表4所示,滑雪产业研究内容中从属于产业发展理论的研究数量最多,从属于产业管理理论的研究数量最少。

表4 2009—2019年滑雪产业相关论文研究内容所属理论领域Table 4 Theoretical fields of research objects of papers related to ski industry from 2009to 2019

滑雪产业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复杂的体系,这就决定了滑雪产业的研究方法绝非单独的某一类方法,而是开放自由的综合性研究方法。滑雪产业研究方法应借鉴产业经济学研究方法,同时考虑到滑雪产业的特殊性。因此,滑雪产业研究方法应使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种分析方法,根据研究内容的具体情况确认研究方法。根据文献梳理,滑雪产业现有文章的主要研究方法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当前滑雪产业研究使用定性分析较多、定量分析较少。定性分析侧重对事物的特征和含义进行描述,定量分析则侧重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根据研究方法发展趋势分析,滑雪产业研究方法是由简单定量分析向定性分析转变后,最终向复杂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2.4 滑雪产业相关课题概况

课题是区别于论文的一种研究方式,是在特定环境背景下产生的亟待解决的学术及现实问题。此外,科研课题对科研论文有着重要的意义,科研论文获得课题经费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论文质量,还能体现出论文的科研目的以及研究源起。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研成本逐渐提升,科研论文创作往往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因此,国内许多顶尖期刊在录用文章时,将论文是否有基金支持作为重要衡量标准。

根据数据统计可知,在近10年发表的70篇文章中,共获得46项相关课题支持,其中许多论文获得多项课题支持,课题种类繁多,包括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项目以及各省的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将上述课题按照类别和年代分类,滑雪产业论文支持课题的类别、数量、申报年份如表6所示。

表5 2009—2019年滑雪产业相关论文主要研究方法Table 5 Main research methods of papers related to ski industry from 2009to 2019

表6 2009—2019年滑雪产业论文支持课题类别和数量及申报年份情况Table 6 Category,quantity and application year of papers supported by ski industry from 2009to 2019

将滑雪产业方向的课题类别与课题申报年份进行交叉对比可知,滑雪产业相关论文的支持课题以国家级课题为主,占课题总数的40%,且绝大多数国家级课题的申报年份在2014年以后。而省部级课题则以各省、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教育厅、科技厅项目为主,省部级课题申报年份也以2014年以后申报居多。根据课题年代分布可知,随着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滑雪产业相关研究课题支持数量在不断增加,课题级别在不断上升,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除了课题类别与年代分布,课题研究主题能从研究内容层面反映出论文质量和论文研究的源起,课题与论文主题相符或相近能够为研究者提供极大帮助,形成研究合力。不同研究者通过课题将研究思想观点进行交换,有利于滑雪产业研究水平的提升。根据上述课题相关信息,将课题主题与级别进行交叉对比得出滑雪产业的支持课题主题分布情况如表7所示。

表7 滑雪产业相关论文支持课题主题分布情况(项)Table 7 Distribution of topics supported by papers related to ski industry

由表7可知,滑雪产业论文的支持课题按照主题分类可以分为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众冰雪运动普及推广、滑雪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等8个主题。其中,滑雪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持课题最多,该方向课题在数量上领先于其他方向课题。这表明在滑雪产业论文支持课题方面,滑雪旅游产业融合是重要研究方向。此外,体育产业宏观发展和冰雪产业总体发展这两大主题在数量和级别分布上也领先于其他主题。滑雪产业论文支持课题项目主题多种多样,不仅反映滑雪产业研究的发展势头迅猛,更体现出滑雪产业研究在体育学不同领域的学术地位和作用。滑雪产业发展是大众冰雪运动发展的基础,是冬奥竞技实力提升的保障,更是体育产业宏观结构调整和公共体育服务产品多样化的基础性条件。因此,滑雪产业相关论文的支持项目在主题分布上呈现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

3 产业经济学理论视域下研究梳理及研究不足

3.1 研究梳理

3.1.1 滑雪产业组织相关研究

产业组织理论是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组织理论通过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内部企业间的竞争和垄断以及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探索产业组织状况及其变化对产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我国学者对滑雪产业组织方面的研究参照了产业经济学关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在结合本国滑雪产业组织发展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展开研究。

滑雪产业市场结构是滑雪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结构是对企业市场关系特征形式的描述。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影响滑雪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的因素众多,包括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市场需求增长率等内容。我国学者对滑雪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研究也是从上述内容开始的。阚军常等[3]从滑雪产业市场规模出发,提出我国的滑雪产业未形成市场规模优势从而影响滑雪产业市场结构。苗春竹[4]在其研究中根据SCP 理论范式提出我国滑雪产业市场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情况。王飞[5]则从产品差异化和消费者需求差异化的角度分析市场结构变化。上述几位学者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市场需求增长率等几方面分析滑雪产业市场结构的变化,在开拓滑雪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研究理论视野的同时,为滑雪产业市场结构的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我国学者对滑雪产业组织市场行为的研究集中于滑雪服务业竞争行为方面。在该类研究中,许寒冰[6]、王飞[7]和于文谦等[8]都关注到了产品要素、营销推广等市场行为。不同的是,许寒冰更注重从生产要素和产品差异化角度论述核心竞争力产生原因;王飞则从消费者体验和需求的角度出发,提出在时代背景的前提下,利用规范化经营等手段提升滑雪产业的竞争力。在两者基础上,于文谦等学者将顾客需求进一步细化,将其与具体服务产品相结合,提升滑雪服务质量和竞争力。此外,张毅[9]在其研究中提出定价行为也是滑雪产业竞争行为的重要手段。定价行为是产业经济学理论中市场竞争行为的范例,是通过采取有利于己方的定价,合理压迫竞争方的利润空间以达到盈利目的。在产业组织关系调整过程中,定价决策是产业组织最广泛运用的市场行为。

滑雪产业市场绩效是滑雪产业组织研究的重要内容。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谢勒在其著作中提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该研究凸显了市场绩效的作用。因此,我国学者十分重视滑雪产业市场绩效研究,主要从资源配置效率、规模结构效率以及产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展开。杨润田等[10]从资源配置效率中的利润率着手,通过对滑雪产业收入利润评估和预测分析滑雪产业发展规模变化趋势。王静等[11]则是借鉴日本滑雪产业发展过程中规模化发展优势,提出我国在滑雪产业建设方面也需要重视产业组织规模化发展。李在军[12]认为技术进步是促进滑雪产业融合和市场绩效增长的重要因素。刘花香[13]认为滑雪产业技术扩散在产业组织发展及经济效率提升方面值得重视。上述学者在滑雪产业组织研究中大量使用市场绩效综合评价的相关理论,提升滑雪产业组织研究的科学性。但是,我国学者较少从系统上分析滑雪市场结构、滑雪市场行为、滑雪市场绩效三者的关系,在实际研究中很少利用成体系的SCP 分析框架对滑雪产业组织进行研究,这是滑雪产业未来研究需要努力拓展的方向。

3.1.2 滑雪产业结构相关研究

根据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经济总量增长有密切关系,两者相互作用。产业布局作为产业结构理论的组成部分对地方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产业结构演化和产业地域布局都有其客观规律,在产业演化和布局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滑雪产业作为体育产业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因此,我国学者对于影响滑雪产业结构的因素、滑雪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和滑雪产业地域布局等内容有着浓厚的研究兴趣。

研究影响滑雪产业结构演化的因素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1)北京冬奥会作为中国体育界的头等大事,对滑雪产业结构的影响不言而喻。阚军常[14]、王飞[15-16]、李小兰等[17]认为,虽然我国滑雪产业结构目前存在些许问题,但可以借助举办北京冬奥会的契机予以克服。我国滑雪产业结构优化动力来自两方面,分别是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目前,我国滑雪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产业体量增长较快,但是稳定的产业环境尚未形成。因此,滑雪产业结构升级要结合举国体制特点,利用政府调节的主动性积极对产业结构予以优化。北京冬奥会作为近几年我国体育事业的首要任务,其本身拥有巨大的政策资源,合理利用冬奥政策资源实现滑雪产业结构升级是滑雪产业研究的重要方向。

2)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产业联动和资源供需作为立足点,实质上就是调节分支产业的相互关系以及资源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张瑞林[18]和李凌等[19]更侧重于产业链内部关联效应,前者利用产业布局理论提出分支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践路径,后者则利用质性混合实证的方法,在产业管理理论支持下论证了滑雪产业对体育产业的推动作用。叶文平[20]和王先亮等[21]侧重于对滑雪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在供需理论指导下改进资源投入模式,在优化政府职能背景下合理分配滑雪产业资源。以上学者利用了产业关联理论和供需理论,运用新方法研究滑雪产业结构升级,但在滑雪产业数据应用方面还有所欠缺,这不仅是因为研究者的主观选择,更是当前滑雪产业数据统计不完善导致的。上述研究需要滑雪产业提供更准确全面的数据。

滑雪产业布局是产业部门在地区上的分布组合,这种分布随着市场变化而调节。近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滑雪产业布局。李欣[22]、刘丽[23]两位学者从产业宏观发展角度分析滑雪产业布局,前者从“三北地区”滑雪产业发展实际出发研究滑雪产业布局,后者则着眼于“一带一路”等国家顶层设计出发研究滑雪产业布局。虽然两位学者研究出发点不同,但最终都落脚于国家层面的滑雪产业布局优化,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分析,两位学者的观点与二战后西方学者立足于国家的产业布局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孙双明等[24]、王世金等[25]则从滑雪场布局实际情况开始分析,对滑雪场未来选址规划提出建议,在理论层面更接近于“成本-市场学派理论”,综合分析实际情况,根据产业组织区位环境、产业规模、资源禀赋制定适宜的产业战略布局和后续产品生产规划。

3.1.3 滑雪产业发展相关研究

3.1.3.1 滑雪产业集群相关研究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产业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展的现实情况总结所得。产业集群作为产业发展的特殊现象在其他行业出现较早,各地区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园区是其中代表。随着滑雪产业发展规模化,产业链逐渐完整,滑雪产业集群现象也开始出现和发展。我国学者对滑雪产业集群的研究方式有两种:1)以滑雪产业链中分支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董传升[26]、许寒冰等[27]分别从滑雪装备制造业和滑雪场地服务业发展现状出发,研究滑雪相关产业集群发展模式。2)以不同地区滑雪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张毅等[28]、望宇等[29]、王露露等[30]对河北地区、南方地区的滑雪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进行分析。

董传升和许寒冰等学者在研究中充分体现了滑雪装备制造业和滑雪场地服务业自身特点,将滑雪装备制造业融入地方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形成发展合力,将滑雪场地服务业与其他多种冬季服务行业融合,形成冬季服务业集群发展。张毅等的研究将产业集群与地区城镇化发展相结合,在明确产业集群作用的同时,提出其隐含的社会问题。相比较而言,其他学者在研究中还需进一步将产业集群自身特征与地区社会特征、地区产业特征相融合,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科学发展。

3.1.3.2 滑雪产业融合相关研究 产业融合有利于加强行业内部竞争合作关系,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滑雪产业作为朝阳产业,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能够壮大主体产业实力,提升产业内部效能,促进产业内部良性竞争和协调发展。国内学者对于滑雪产业融合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研究多是从本国滑雪旅游产业融合现状出发,通过调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唐云松[31]、李松梅等[32]都是从滑雪旅游产业融合对环境的影响角度出发,探讨滑雪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黄兆媛等[33]、李玉新等[34]则是分别从地方和全国两种视角分析滑雪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所在。这阶段对于滑雪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分析较为简单,以上研究与产业融合理论的结合不够紧密,还属于滑雪产业融合研究的初级阶段。2)滑雪产业融合研究视角逐渐多样化,理论应用逐步深化。叶茂盛等[35]、李卫星等[36]、孙慧杰等[37]等以欧洲滑雪旅游发展成熟的国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发展历史和产业融合特征,为我国滑雪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建议。上述学者对欧洲滑雪旅游发展和特征的分析十分详尽。但是,我国滑雪旅游与欧洲滑雪旅游存在资源禀赋、市场环境、制度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要将上述研究成果应用于本国现实,还需要透过滑雪旅游产业发展现象分析其产业融合的本质动力。王飞等[38]和张善斌等[39]则是深入分析本国滑雪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提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滑雪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前者重点分析大型滑雪旅游度假区在产业融合、产业升级方面的引领作用,并且提出创新运营方式激发其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路径。后者同样研究运营模式,将滑雪、赛事、健康、养生等多种元素融合进运营产品当中,满足顾客多样需求。当前,关于滑雪产业融合的研究势头仍处于上升阶段,后续研究需要深化产业融合理论的运用程度,在现实基础上,提出具有本国特色、地区特色的滑雪产业融合路径。

3.2 研究不足

3.2.1 研究内容存在地域偏差,研究视角存在理论缺失

我国滑雪产业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存在地域选择偏差、理论领域缺失两大问题。地域选择偏差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1)在国内研究内容选取上,现存研究往往以东北、华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对西北、中原、南方地区的研究接近空白。即使是冠名以“全国”的滑雪产业研究,其实质研究内容也是针对东北、华北这两个地区的。研究对象的地域偏差对于滑雪产业的全国发展是极其不利的。2)在国外研究内容选取上,现存研究偏重于欧洲国家而忽视亚洲其他国家和美洲国家。尤其是日本、加拿大、美国等传统滑雪产业大国的研究尤为缺乏,这会对系统认识世界范围内的滑雪产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虽然学者在研究对象选择上可以存在一定倾向,但过度的偏差会降低研究领域的系统性。无论是研究国内滑雪产业还是国外滑雪产业,适当保证研究地域均衡性,有利于滑雪产业研究整体发展。

在滑雪产业研究内容的理论视角选择方面,现有研究存在理论领域缺失问题。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可以将滑雪产业研究理论视角划分为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发展、产业管理4大领域。通过对上述4大领域研究统计发现,我国滑雪产业研究对象集中于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产业组织3大领域,滑雪产业管理研究成果极其缺乏,还不及总研究数量的10%。滑雪产业管理研究与其他领域相比,研究数量的差距十分明显。但滑雪产业管理研究的现实意义却极其重要,滑雪产业竞争失调,市场发展不充分、气候变化导致的滑雪产业危机[40]等现实问题都亟需产业管理相关研究进行解释和完善。因此,对滑雪产业管理展开深入研究具有极强的理论及应用价值。

3.2.2 理论方法缺乏系统运用,研究工具仍需继续创新

滑雪产业所涉及问题具有系统性、非线性、开放性等特点。这就要求研究者系统运用各种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滑雪产业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当前我国滑雪产业研究存在着研究方法选择性偏差、研究理论应用单一的问题。滑雪产业研究者在选择研究方法时过于重视某一类研究方法和理论而忽视其他研究方法和理论。通过对滑雪产业研究方法统计可知:首先,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问等定性方法的文章较多,而使用量表、结构观察、建模研究等定量方法的则较少;其次,联合其他学科理论系统分析滑雪产业的文章较少;最后,将我国滑雪产业与国际化先进滑雪产业进行动态对比的权威研究也很少。

产业经济学研究非常重视研究工具的使用,配合系统研究方法使用合适的研究工具不仅能够提升研究效率还能够增加研究科学性。目前,我国学者在其滑雪产业研究中仅使用了计量经济学静态分析和简单案例分析法这两种常用的研究工具来分析滑雪产业发展中的普遍经济规律。除了上述两种研究工具之外,我国滑雪产业研究者在其他研究工具开发应用方面与国际知名研究[41]还存在一定差距。国际滑雪产业研究在选择研究工具时并不拘泥于传统的理论视野和研究范式,大量运用新型研究工具和理论。而国内研究对研究工具的应用还比较保守,局限于几种常见的理论研究工具。因此,我国学者应继续探索更多新颖的研究工具,解决日益复杂的滑雪产业问题。

3.2.3 宏观研究理论深度不足,微观研究操作建议泛化

滑雪产业研究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既需要宏观研究的系统性分析和理论引导,又需要微观研究的操作化建议和案例解读。当前,我国滑雪产业研究在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均存在一定问题。1)在宏观研究领域,部分滑雪产业研究存在理论深度不足的问题。总结近年来的研究,熟练运用产业经济学经典理论的研究较少,只占研究总数的24%。此外,还有接近8%的研究者能够熟练使用宏观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社会学相关理论分析滑雪产业问题。其余研究只对相关理论浅尝辄止,产业竞争策略模型、经济增长模型等具有代表性的产业经济学模型应用较少,并不能深入地运用理论模型或是数据模型进行分析。产生上述问题有3个原因:首先,在滑雪产业研究方面精通产业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方面的人才短缺;其次,产业融合领域中的滑雪旅游产业方面理论本身的短缺,这是因为目前在旅游学方面还缺乏像样的、成熟的理论[42];最后,无法深刻认识理论的实践意义,任何理论的产生都依托于现实社会,只有结合客观产业发展现实,才能够深入浅出地应用产业经济学理论。

2)在微观研究领域,部分滑雪产业研究所提出的操作性建议过度泛化,在结论部分,“鼓励企业创新”等大而化之的建议较多。这些建议并不能对解决滑雪产业具体问题产生帮助。此外,在针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建议方面,“加强政府资金补助”等建议也被经常提起。但是,能够实现的操作性建议只有细化到具体内容层面才能体现其价值。例如,设立专项资金是滑雪产业支持引导的常见举措,不同地区如何设置专项资金,滑雪产业专项资金与其他体育专项资金的关系如何协调等具体问题和具体方法应在微观研究的考虑范围之内。因此,在微观研究层面,研究者应逐步细化操作性建议,在考虑操作性建议的现实可行性和地域差异性后,提出行之有效的细致建议。

4 研究启示

4.1 拓展研究区域视野,提升研究认识高度

拓展研究区域视野是获得研究成果创新、弥补现存研究不足的方法之一。在滑雪产业研究方面,拓展研究区域视野的含义有两方面:1)在国内研究内容方面,要采用系统性全局视野考察滑雪产业发展前景,除了要考量自然资源和文化背景之外更要结合经济技术特征全面布局。将南方、中原等地区的滑雪产业规划列入研究范围,不仅能在地域上拓展研究视野,更符合我国体育产业总体布局情况,在南方地区打造滑雪器材制造和研发产业,加强南北在滑雪产业方面的沟通合作,促进产业结构升级。2)在国外研究对象方面,应将滑雪产业研究视角从欧洲向亚洲转移。近年来冬奥会在亚洲举办,亚洲区域国际滑雪产业研究数量逐渐增加,其中韩国学者对滑雪产业研究尤为重视,加强国际范围滑雪产业理论合作,拓展国际滑雪产业研究视野,对于提升我国滑雪产业研究水平有较大帮助。同时,韩国学者在滑雪产业研究主题方面与欧美学者存在内容交叉。他们都很关注气候对滑雪产业的影响[43-44]。此外,滑雪产业与教育行业融合发展也是近几年亚洲滑雪产业研究关注的重点之一[45]。因此,我国学者应结合国际滑雪产业研究趋势,展开我国关于滑雪产业与多种行业深度融合及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研究,以上两大主题不仅回应了国际研究趋势,还响应了近年来国内的相关政策文件[46]。

提升研究认识高度是弥补理论缺失的重要途经。提升认识高度要从两个方面展开:1)提升认识高度需要厘清滑雪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近年来,全国各地方出台的滑雪产业相关政策达到83条,其中仅北方地区的相关政策就达到48条。滑雪产业相关政策数量正在急速增长,政策质量高低和执行效果好坏亟需滑雪产业学者通过滑雪产业管理相关研究予以考证。产业政策研究的迫切需要正是最明确的研究现实需求之一。2)提升认识高度要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合作。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在优化宏观调控过程中,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制的地位不可缺失,政府可以通过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制等方式弥补市场失灵,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因此,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合作,积极承担各种滑雪产业方向的决策咨询课题,配合政府展开滑雪产业研究是提升滑雪产业认识高度的有效途径。

4.2 跨学科理论方法相融合,应用多领域研究工具

跨学科交流合作是开展创新研究的基础,是探索新型研究方法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滑雪产业方面开展跨学科交流能够在方法论层面丰富研究方法种类和提升研究工具使用效率。关于滑雪产业研究方法和理论的丰富,跨学科交流探索能带来许多启示,例如产业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交叉融合已经被产业经济研究广泛应用[47]。部分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如利用“结构-绩效”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等方法被应用在产业经济学研究中。虽然,当前该方法在滑雪产业研究领域的利用率还较低,但却为将来普及滑雪产业数据模型研究打下基础。此外,滑雪产业产业组织研究还可以与演化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融合开发研究方法。产业组织理论在研究上是可以与演化经济学理论相融合的,这一融合源自于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奥地利学派思想,其研究中含有大量动态演化思想,两者结合在其他研究中已被施行过。因此,滑雪产业组织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理论在方法论上的结合是可行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钻石理论模型)被广泛应用在其他国家滑雪产业集群研究方面[48],这正是管理学与产业经济学的融合范例,而该方法在国内滑雪产业研究方面还少有涉及。综上所述,跨学科理论融合能够拓展我国滑雪产业研究理论方法的应用领域,帮助学者系统运用各种研究理论方法。

在研究工具方面,产业经济学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也有着许多优秀的研究工具亟待被进一步开发或应用在滑雪产业研究当中。上述研究工具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系统动力学工具为代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工具,具有空间分析、拓扑查询、地学分析等多种功能。随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更新迭代,该系统逐渐被应用在滑雪产业研究当中。当前,少部分学者已经开始尝试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滑雪产业布局的现状及趋势。随着研究进一步推进,该系统在滑雪产业集群等方面的开发使用前景将会十分广阔。系统动力学作为经济数学的分支,其工具价值十分明显,可以被应用在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在滑雪产业研究方面,学者可以通过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滑雪产业布局和产业组织方面的多种问题,对于产业内部交互关系研究极其有效,值得广大学者深入探索。因此,综合使用多领域研究工具对滑雪产业研究创新非常重要。

4.3 坚持宏观领域理论创新导向,加强微观领域动态跟踪研究

创新是滑雪产业研究的前进动力,也是滑雪产业研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关键因素。在滑雪产业宏观研究方面,只有保持滑雪产业理论创新方向,才能持续挖掘滑雪产业理论深度,提升产业问题认识高度。滑雪产业宏观研究创新包括4个方面:1)在滑雪产业组织研究方面,开拓创新的方向包括使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滑雪产业组织发展,将交易费用、产权理论等研究工具引入滑雪产业组织研究,在不断探索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者关系的基础上,厘清滑雪企业与滑雪市场的边界关系。2)在滑雪产业结构研究方面,要在滑雪产业关联分析中引入线性规划思想和动态化思想,使投入产出分析法更加符合滑雪产业研究的现实情况。3)在滑雪产业发展方面,将演化博弈理论应用在滑雪产业集群研究方面,通过博弈模型分析滑雪产业内部的竞争与合作关系。4)在产业管理方面,将规制经济学应用于滑雪产业规制研究,产业规制研究与政府机构改革的关系密不可分,该研究内容既是体育体制改革的热点,又回应了滑雪产业在产业管理研究方面的现实需求,具有双重含义。综上所述,只有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开发研究领域才能深挖研究内涵,提升滑雪产业研究水准。

滑雪产业微观研究更加注重对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要求研究者提出行之有效的产业发展建议或是政策支持建议。为满足上述要求,滑雪产业研究者应放弃原有的静态研究习惯,将动态研究与静态研究结合起来。无论是产业组织发展还是产业结构调整,都需要以动态的、前进的视野分析其特征和规律。在滑雪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研究过程中,往往会用到计量分析方法。在计量分析中,使用动态研究方法称之为时间序列分析,在明确滑雪产业发展的时序性趋势之后,对其后续发展趋势进行合理预测。目前,我国滑雪产业研究中有少量研究者使用了时间序列分析法,但受限于滑雪产业数据缺乏,故未能推广。这就需要学者积极与滑雪产业界沟通,沟通的前提就是长期跟踪研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构建新型滑雪产业“产学研合作平台”,合作平台构建的本身就是我国滑雪产业研究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此外,鉴于滑雪产业数据收集困难、产业竞争失序等现实问题,滑雪产业联盟构建等内容也应逐步开展研究。

5 结语

滑雪产业是推动我国滑雪运动发展的物质保障,是实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战略的重要基础。因此,对滑雪产业展开深入研究既是时代要求,也是产业发展的客观必然。滑雪产业研究的趋势目前还处于上升阶段,在理论研究上还需要汲取各学科、各地区的理论精华,立足于实践,争取实现滑雪产业本土化理论构建。我们要以辩证的目光审视已有研究,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坚持创新,逐步实现滑雪产业研究的提升和完善。

猜你喜欢

滑雪理论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冬来啦,滑雪去
小熊滑雪记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滑雪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