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届夏季奥运会延期举办的运动训练调控策略研究
2020-07-31胡海旭金成平
胡海旭,金成平
受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蔓延影响,国际奥组委、东京奥组委、日本政府联合宣布将第32届夏季奥运会(以下简称“东京奥运会”)举办期推迟1年,旨在更好地保护运动员健康和国家公共卫生安全。从病毒全球大流行的严重形势与控制需要看,奥运延期极大地缓解了运动员短期训练和长期健康的矛盾,为全世界争取到更多应对疫情和运动员的训练备战时间,并且适时发挥了“体育团结世界的力量”的示范引领作用。但是,延期1年也意味着制定的精细奥运备战训练周期计划和已然处于“箭在弦上”的竞技状态节奏被彻底打乱。由此,带给运动员、教练员极大的身心冲击,尤其是对那些决定背水一战而后退役的年龄较大的运动员,更是一个生理和心理多方面的挑战。面对这一特殊情况,应以运动员和教练员为核心,迅速编制一份自己可以控制和无法控制的要素清单,并专注于前者。本文将主要从可以自我调控的运动训练策略问题提出训练学建议。
1 “再出发”前的训练重整策略
美国自行车运动员克里斯汀·阿姆斯特朗(Kristin Armstrong)在43岁生日前夕,获得第3枚奥运金牌,并成为获得奥运会奖牌的最年长的女子自行车运动员。她曾坦言,“训练中最困难的部分不是身体训练。而是,不要让消极的念头渗入关于自己能力的想法。”毫无疑问,奥运延期后当务之急是纾解心理压力,调整负面情绪。鉴于心理因素(如动机、信心、控制感、心理韧性、适应力、应对逆境、心理技能等)是提高运动员运动表现的重要因素(Rees et al.,2016),服务于心理重建的运动训练也是保证运动员“再出发”的身体健康、训练质量与状态调整的重要前提。
1.1 教练员发挥重要的角色担当
运动员“再出发”的士气是否高昂源自教练员的引领。由此,首先应通过教练员内在的自我心态调整、目标重塑,与中心协会、省市体育管理机构外在的政策动员、培训指导等内外结合方式重燃教练员的奥运备战激情。摆正教练员的心态,再充分调动其引领运动员积极备战的责任意识,发挥重要的角色担当。
一项基于美国1 720名奥运会运动员的调查发现(Riewald et al.,2014),影响奥运会运动员参与运动训练动机的前4个因素分别是:挑战或热爱竞争、过程享受之趣、争胜欲望、展示竞技才能(图1)。而国际精英级运动员普遍认为教练员在此阶段的重要性最高(4.525分,满分5分),其执教能力中的“动机和激励能力”仅次于“训练能力”,位居第二。此刻最重要的角色是教练员,亦如“定心丸”“强心针”。因此,我国国家队教练员在面对奥运延期对运动员训练动机的扰动上应充分发挥重要的角色担当。
1.2 训练负荷与内容适时调整
运动训练中的恢复包括身心资源的调整过程,除了生理系统(如心血管、激素、内分泌和肌肉)的积极恢复之外,心理和社会性恢复也非常重要(Lehmann et al.,1999)。只有在保证足够恢复时间,以重建恢复与心理压力之间的正向平衡之后,才能实现高质量的训练效果和运动表现(Kellmann,2002)。因此,出现心理压力时,训练和比赛负荷都应有所降低。
图1 奥运会运动员投入训练的动机因素(Riewold et al.,2014)Figure 1.Motivation Factors for Olympic Athletes to Train
奥运延期后,建议我国奥运会运动员参考以下方式降低训练负荷,促进身心恢复。
1)体能速度类主导项目:增加训练强度,同时减小训练量。Anders等(2014)和Elbe等(2015)设计了持续12周的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方案,通过对41名(30男,11女)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虽然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生理能力、100 m和200 m自由泳专项运动表现组间无差异,但是,HIIT组的心理压力降低16.6%,同时恢复水平增加6.5%。具体HIIT方案如下:每组持续10~30 s,并重复6~10组的最大用力训练,组间间歇2~4 min。试验组HIIT的每周安排数量是对照组1倍以上,但总训练距离减半。此外,两组每天都穿插20 min陆地上的核心稳定性训练,以及每周2 h上身力量训练,其它条件不变。适量补充HIIT对体能耐力为特征的运动项目,如赛艇、自行车、长跑、皮划艇和游泳等同样也有益处(Laursen,2010)。
2)体能耐力类主导项目:降低耐力训练持续时间。Kellmann等(1997,2000)先后对11名德国赛艇运队员(5男,6女)在奥运会和世锦赛的赛前3周高原训练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增加耐力训练持续时间,压力水平明显升高,而恢复水平明显降低。反之,降低耐力训练可降低压力和提高恢复水平。
3)非专项训练内容的调剂。非专项训练不仅可以增加训练的趣味性,缓解专项训练累积的身心疲劳,增进体适能水平,还可为提升专项训练效果提供潜在支持。研究显示,未获得国际大赛奖牌者平均每周参加的非专项训练课次(1.16次)少于奖牌获得者(1.82次)(Güllich et al.,2012)。同样,世界级运动员与国家级运动员的非专项训练参与频次相比,前者更高(Güllich,2016)。Riewald等(2014)基于美国奥运会运动员的调查也显示,97%的运动员认为参与一些非专项训练对运动发展有价值或非常有价值。
4)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MI)训练辅助。MI近年在脑机接口和脑机融合的前沿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MI无需外界条件刺激和明显的动作输出就能诱发大脑感觉运动皮层的特定响应,并且经过神经影像学证实,与真实运动训练的大脑控制机制和神经机制类似(Decety et al.,1994,1996)。研究表明,MI可应用于调节运动员的动机、自信和焦虑、动作学习和运动表现、参赛策略和问题化解、运动损伤康复等方面(Green,1992;Holmes,2008;Murphy,2018)。某种程度上,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也是受到MI的启发。在当前运动员训练条件受限和心理压力过大的情况下,MI辅助训练或能发挥更大功效。
2 奥运会运动员年龄问题的常模参考
奥运延期举办对年龄较大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影响不容忽视。是选择年轻运动员代替年龄较大运动员,还是继续让年龄较大运动员参赛?需要及时做出合理抉择。目前,东京奥运会仍有约43%的奥运资格入场券悬而未决,至少涉及33个奥运项目,对应的运动员将承受额外的大赛压力。比如,按照世界田联此前的规定,大部分项目有一个达标周期,2020年6月29日之前达标的运动员,均可以获得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而目前这一达标周期或将无限延长。为客观评估奥运会运动员参赛年龄问题,基于《奥运冠军成长规律研究》项目中历届奥运冠军数据和部分成果做建模分析。
首先,借鉴田麦久等(1998,2012)的项群分类,并将女排以隔网对抗团体项目加以区别,最终将175名奥运冠军划分为8个项群:1)技能难美(体操、跳水);2)技能准确(射击、射箭);3)格斗对抗(摔跤、柔道、拳击、击剑);4)隔网对抗个人(乒乓球、羽毛球、网球);5)隔网对抗团体(女排);6)快速力量(举重、投掷、跳跃);7)体能速度(短距离跑、短距离游泳、短距离速度滑冰、短距离赛场自行车);8)体能耐力(中长距离走、跑、速滑、游泳,长距离自行车、划船)。随后,根据不同性别与项群分类,统计分析我国奥运冠军首次夺冠和部分再次夺冠时的年龄特点。
2.1 首次夺冠年龄常模特点及参考
首次夺冠年龄是指第1次夺得奥运冠军时的年龄。首次夺冠年龄可为年轻奥运运动员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年龄问题提供参考。
根据175名奥运冠军的统计数据(表1)可知:1)总体而言,我国奥运冠军的首次夺冠年龄中位数是23岁,冠军总体的95%置信区间在22.8~23.84岁,男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划分性别和项群后,不同项群之间的首冠年龄存在一定变动(图2),技能难美项群男女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男:21.98岁(20.64岁,23.40岁),女:16.59岁(16.07岁,19.07岁),P<0.000 1)],并且技能难美项群首冠年龄小于其他项群(P<0.01)。其他项群首冠年龄的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体能速度项群和体能耐力项群因男子冠军样本太少尚不确定;3)结合表1将奥运冠军首冠年龄可划分为4个区间:技能准确与格斗对抗2个项群在24岁左右,波动范围为22~27岁;隔网对抗个人与快速力量2个项群在23岁左右,波动范围为22~25岁;隔网团体、体能速度与体能耐力3个项群在22岁左右,波动范围为21~25岁;技能难美项群男子在22岁左右,波动范围为20~24岁,女子在17岁左右,波动范围为16~19岁。
表1 中国175名往届奥运冠军首次夺冠年龄的统计分析Table 1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Age of Chinese 175 Previous Olympic Champions Who Won the Olympic Champion for the First Time
续表1
图2 中国175名往届奥运冠军首次夺冠年龄特征Figure 2.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e of 175 Chinese Previous Olympic Champions Who Won the Olympic Champion for the First Time
上述研究结果可为首次备战的奥运运动员提供参赛年龄识别策略参考。研究显示,23岁是我国历届奥运冠军夺冠年龄的中位数。分性别和项群后,我国奥运运动员的参赛年龄建议分3个组别权衡和制定备战参赛策略:1)技能准确与格斗对抗2个项群属于“老将占优”的奥运项目,24岁以上直至27岁依然是参赛的“黄金”年龄,因此应扫除其参赛年龄障碍,全力保持老将们的竞技能力、竞技状态。2)技能难美项群属于“小将得力”奥运项目,尤其是女子。2021年,对男子即将20岁、女子即将16岁的小将应做好思想动员,提前纳入战备队伍,将其视作奥运运动员,并制定奥运年度周期的训练与比赛方案,稳步夯实与提高其竞技能力,调控竞技状态,提前锤炼成合格的奥运运动员;3)隔网对抗个人、快速力量、隔网团体、体能速度与体能耐力等5个项群的夺冠参考年龄为21~25岁,属于相对“适应灵活”的奥运项目。对于2021年才21周岁的相对年轻队员,也需纳入奥运运动员人才库,重点培养。25岁的相对年长队员,同样需坚定备战参赛信念,继续保持和上调竞技能力,按奥运年赛季分期训练调控竞技状态。
2.2 再次夺冠年龄常模特点及参考
再次夺冠包括第2次、第3次、第4次重复夺得奥运冠军,再次夺冠的年龄指最后一次夺得奥运冠军时的年龄。从所有251名奥运冠军中收集到57个重复夺冠样本,男子占54.4%。其中,重复4次夺冠的是跳水运动员吴敏霞(女,30.75岁);重复3次夺冠的运动员有6人,分别是隔网个人项群的陈静(女,32岁)、王楠(女,29.83岁),技能难美项群的杨威(男,28.5岁)、熊倪(男,26.5岁)、陈若琳(女,23.67岁)、伏明霞(女,22岁)。其余都是重复2次夺冠者。男女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267),分项群组间的非参数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 H检验(也叫做对秩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与总体相比,各项群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1.288,P=0.046)。分项群后的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由于划分项群后男、女的样本较少,未做统计检验,但可参考图3中的年龄分布特点。
表2 中国57名往届奥运冠军再次夺冠年龄的统计分析Table 2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Age of 57 Previous Olympic Champions in China Who Won the Olympic Champion Again
截止2016年里约奥运会,我国历届奥运冠军的重复夺冠比例约占1/4,往届重复夺得奥运冠军的年龄特征或可为再度出征的奥运卫冕之路,提供年龄策略参考。由表2可知,再次夺冠的项群主要分布在技能难美项群(33.3%)和隔网对抗个人项群(31.6%),其次是快速力量项群(14%)。总体而言,再次夺冠年龄的中位数与95%CI为26.75岁(26.11岁,28.31岁),不同项群再次夺冠年龄可分为3个区间:快速力量(28.62岁)>技能准确(28.17岁)、隔网个人(28.16岁)、格斗对抗(28.13岁)>技能难美(24.90岁)、体能耐力(24.67岁)。快速力量项群再次夺冠年龄与首次夺冠相比,大龄化增长明显,大约在26~33岁都有胜算。相对而言,体能耐力项群与首冠年龄相比差异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该年龄范围是基于收集到的175个奥运冠军样本做出的统计推断,其结论提示,在这个年龄范围内获得奥运冠军的人数更多,成功可能性更高。但是,有一个潜在的假设条件,即有足量待选的精英人才库。这可能与精英运动人才的稀缺性相悖。如果没有足量人才库,该范围之外的成功个案亦时而有之。由于其主要表征的是采集到的样本数据的分布情况,并不能代表奥运冠军总体的特征。现有样本下的统计学结论存在一定局限。如能扩大样本量,并采用最新的机器学习等现代算法,或能得出更有价值的结论。如一项对100 m自由泳的大样本机器学习发现,顶级精英运动员在16岁之前很难被识别(通常比一般运动员进步得更慢),而16岁之后依旧保持进步速度的运动员通常更有发展潜力(Arthur et al.,2018)。这或许正是全力推进运动训练数字化、智能化的必要性和魅力所在。
图3 中国57名往届奥运冠军再次夺冠年龄特点Figure 3.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ge of 57 Chinese Previous Olympic Champions Who Won the Olympic Champion Again
3 奥运延期后的训练分期策略
3.1 我国奥运冠军首次夺冠前1年比赛安排的分期经验
由于分期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是比赛赛程(Bompa et al.,2011),为了达到最佳运动表现,运动员需要花数月来训练,奥运会赛前1年的训练准备尤为关键,选择不同的分期模式安排运动训练是调控竞技状态的主要方法。马特维耶夫建构的传统运动训练分期理论被认为是不太符合所有运动项目要求的分期方法,1年安排多个比赛是现代分期理论的主要特点,如1年双周期(bi-cycle plans)计划、3周期(tri-cycle plans)计划以及多峰计划(multiple peak plans)。然而,最佳的分期模式,以及时间长短仍无定论。本文统计分析了首次夺得奥运冠军前1年的比赛经历,并以此作为重整备战运动训练分期的客观参考依据。鉴于国内比赛和国际大赛的竞争激烈程度有所差异,拟将国内比赛视作“以赛带练”需要,国外大赛视作“训练分期”依据。不同项群、性别的安排也会不同,因此,首先分项群进行统计,结果如表3和图4所示。
其次,分性别分析。通过男女之间的非参数检验的Wilcoxon秩和检验,发现只有“奥运首冠的备战周期中接近最佳成绩次数”和“首冠前1年国内比赛次数”存在统计学差异(前者的Z值=2.409,P=0.016;后者Z值=2.162,P=0.031)。二者分性别的箱线图如图5所示。
表3 中国140名奥运冠军首次奥运参赛前的比赛情况统计分析(中位数和95%CI)Table 3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Pre-Olympic Games of 140 Chinese Olympic Champions Who Won the Olympic Champion for the First Time(Median and 95%CI)
图4 140名奥运冠军首次夺冠前1年国内外参赛情况对照图Figure 4.Comparis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Competitions in the First Year before 140 Olympic Champions Won the Olympic Champion for the First Time
据上可知:1)整体而言,历届奥运冠军参加奥运会的赛前1年大约安排2次国内比赛、4次国际大赛。按照国际大赛划分周期,奥运会前划分4个周期调控后冲击奥运,即“4+1”个训练分期。此外,国际赛和国内赛中分别出现过1次接近最好成绩。
2)分项群来看,图4(左)显示,除了体能耐力项群,其它项群的国际大赛安排次数普遍都高于国内次数。国际大赛安排最多的是隔网对抗个人项群7次,其次是体能速度项群5次,对应划分“7+1”和“5+1”个训练周期。尽管分期最多,但图4(右)显示,最好成绩出现的次数国内与国际赛场上都是1次。其余项群的训练分期可做如下参考:技能准确、技能难美、格斗对抗等“4+1”个较为适中;隔网对抗团体、快速力量、体能耐力等“2+1”个较为适中。除技能准确项群国际大赛上出现过2次接近最好成绩,其余都是1次;而国内赛上,除女排接近最好状态次数较多(可能是团体项目中个体运动员的差异导致的,可不做考虑),也大都出现过1次接近最好成绩。Platonov(2006)在研究年度赛季分期问题时指出,奥运会和世锦赛赛季的年度周期划分为2~3个大周期,洲际和区域赛之间划分多周期4~7个较为合适。按照国际比赛次数来划分,我国奥运冠军奥运前1年训练分期与洲际赛之间的分期数量相近。
如果考虑到强度峰值和状态峰值的需要和差别(邦帕,2017),将接近最好成绩[某种程度上也是最佳竞技状态出现点,即不低于最好成绩的2%(Matveyev et al.,1974)]的次数作为分期的重要节点,除了技能准确项群是“3+1”个周期,其余都是“2+1”个周期。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国际比赛都出现过1次最好成绩或与奥运资格赛有关。因此,已经取得过奥运资格赛的运动员,接下来的竞技状态调整中最多出现1次接近最好成绩为宜,相应的周期划分也应减少1个。按照接近最好成绩次数划分与Platonov的奥运会赛季分期模式较为一致(Platonov,2006)。
图5 首冠备战周期最好成绩次数、首冠前1年国内赛次数性别对照Figure 5.Gender 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the Best Results Obtained in the Preparation Cycle for the First Time to Win the Olympic Champion and the Number of Domestic Competitions in the First Year Before Winning the Olympic Champion
3)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首次参加奥运会的4年周期中出现接近最好成绩的次数中位数和95%CI分别为男5(4,5.6)、女3(3.16,4.33),首次奥运夺冠前1年国内参赛次数中位数和95%CI分别为男3(2.77,4.06)、女2(2.20,2.94),男均比女稍高。
研究显示,代谢、神经和心血管的训练适应从最初的2~3周开始,并持续4~7周,直到第12周或更长时间结束,总体上生理机能适应的训练时间一般需要4~20周(Holliday et al.,2012)。因此,正如文献中一般建议大周期持续12~16周为宜(Philippe et al.,2019;Ronestad et al.,2014)。在15周组成的大周期中,建议划分3个中周期,每个中周期持续3~5周,并穿插1~2周的恢复调整。后文中游泳项目案例的赛前25周分为2个大周期的做法与此也基本一致。
鉴于此,距2021年7月23日东京奥运会开幕,还有近15个月的时间①按照2020年5月开始计算。,即共有“52周+12周”的备战时限。建议制定为两个备战分期策略:1)是对于原定备战周期内竞技能力调控基本合拍的全面型奥运运动员,可设置为“12周重整周期+奥运年度周期”,12周接近一个大周期时长,当务之急是缓解奥运运动员的心理压力、调整备战心态,可特此制定一个由“心理压力训练调整周期、再生周期、转换周期”3个序列组成的12周重整周期,以便全力迎接新的奥运年度周期的训练和比赛。奥运赛季年度周期可参照历届奥运冠军赛前1年接近最好成绩次数和文献结论来划分为2~4个大周期,每个大周期持续12~16周;大周期分为3个中周期,每个中周期由3~5周常规训练和1~2周的恢复调整组成。然而,对于前期竞技能力存在短板的短缺型奥运运动员,可将12周设置为“补短发展板块周期、再生周期、转换周期”的“12周补短周期”,再进入新的年度周期。
2)根据历届奥运冠军夺冠前1年参加的国内比赛和国际大赛经验,对应自己项目的项群类别,设置合理数量的比赛,充分发挥“以赛带练”和调节“强度高峰”的竞技状态调控作用。赛前1年国内赛安排男子比女子略高1次为宜。
3.2 精英运动员大赛前分期与负荷特征案例分析
分期后负荷安排更为细致,并且时间跨度越大越难以控制,分析难度越大,很难采用常规的研究方式予以说明。近年来,学者们在研究越野滑雪(Sandbakk et al.,2017;Solli et al.,2017;Tønnessen et al.,2014)、自行车(Schumacher et al.,2002)和游泳(Philippe et al.,2019)等项目的奥运会或世锦赛备战周期与负荷安排问题上,开始采用大规模队列追踪研究的方法,为此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方法和结论建议。本文以短距离和中距离游泳大赛前分期与负荷研究结果为例。
Philippe等(2019)报道了短距离(50 m和100 m,分为长周期、平稳周期和平衡周期等3组,表4)和中距离(200 m和400 m,分为长周期、平稳周期、平衡周期、短周期等4组,表5)游泳的多年队列追踪研究成果,其研究对象是127名15岁~30岁的男(n=60)、女(n=67)精英级别游泳运动员,其中包含9名奥运会冠军和世锦赛奖牌获得者。涵盖1992—2012年共20个年度赛季,最终有105个短距离和184个中距离游泳赛季纳入,分析奥运会和世锦赛赛前25周的分期与负荷特点。结果显示,短距离和中距离训练负荷总体都呈现出86%~90%训练强度在血乳酸浓度≤4 mmol·L-1范围,其中40%~44%的负荷<2 mmol·L-1,40%~46%的负荷在2~4 mmol·L-1之间,6%~9.5%的负荷在4~6 mmol·L-1,3.5%~4.5%的负荷在6 mmol·L-1以上强度。
表4 短距离游泳精英运动员3个分组的分期与负荷特点(Philippe et al.,2019)Table 4 Periodization and Load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Groups of Elite Athletes in Short-distance Swimming
表5 中距离游泳精英运动员4个分组的分期与负荷特点(Philippe et al.,2019)Table 5 Periodization and Load Characteristics of 4 Groups of Elite Athletes in Middle-distance Swimming
短距离游泳中的长周期组的竞技状态调控效果最好、运动成绩最快。其特点是大周期持续15~16周,施加中等强度负荷、周与周之间的负荷中等波动(6%±3%),前后两个周期衔接时递增负荷,大量负荷分布安排在≤4 mmol·L-1和>6 mmol·L-1乳酸训练强度,赛前10~11周与4~6周出现2个递增的负荷峰值。与之不同,运动成绩进步相对最慢的2个组中,即短距离中的平稳周期组,其负荷特点则是大量负荷分布在4~6 mmol·L-1乳酸强度或更大强度,两周期衔接时递减负荷,且短距离负荷波动性太小(4%±3%)。这充分印证当代游泳训练周期划分应优先考虑持续13~16周的分期特点,施以充分的训练负荷波动性,两个大周期衔接时应保持递增负荷。例如,美国运动医学会(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ACSM)推荐力量训练每周递增2.5%~5%较合理。训练负荷的渐进性,促进训练刺激的逐步增加,由于引入了更大幅度的刺激,因此能很好地开启自适应训练过程(Lyakh et al.,2013),大赛前3~5周达到训练负荷峰值,以及安排大量(85%~90%)的≤4 mmol·L-1乳酸浓度的负荷强度和较少量(4%~5%)的>6 mmol·L-1极限强度负荷。其中,短距离游泳调控最好的长周期组每周的训练负荷安排见图6A、乳酸训练强度分布见图6B(图中绿色的MHI表示乳酸浓度≤4 mmol·L-1的中到稍高强度,橙色的SI表示乳酸浓度4~6 mmol·L-1的高强度,红色的EI表示乳酸浓度>6 mmol·L-1极限强度)、陆上一般训练见图6C(橙色GC表示一般体能训练,红色的ST表示力量训练)。
图6 短距离游泳赛前25周的水陆周训练安排(Philippe et al.,2019)Figure 6.Weekly Training Arrangements for Water and Land of 25 weeks before the Short-distance Swimming Competition
类似的研究发现,中距离游泳训练分期中的短周期组模式的训练效果最差,其余3组运动成绩相近。运动成绩最快组的负荷分布特点与短距离游泳负荷近似,但负荷波动性更加稳定且变化少。内容设置方面,一般在大赛前8~11周发展力量和有氧耐力。随后,赛前4~6周发展专项素质,包括最大有氧功率、最大无氧乳酸、比赛节奏强度训练等。
长距离耐力项目尤为如此,如越野滑雪和铁人三项奥运前1年94%训练内容是有氧耐力训练,其中的90%是低于第一乳酸阈的低强度训练,10%是高于第一乳酸阈的较高强度训练(Espen et al.,2014)。自行车、跑步、赛艇等耐力主导项目中75%~80%的训练强度在≤2 mmol·L-1乳酸范围,5%~15%训练强度在4 mmol·L-1左右。在负荷波动变化上,短距离趋向于中等波动,而中距离相对波动小会更有利,以耐力主导的越野滑雪的耐力训练量、频率和强度在高峰期的前期基本保持不变,且无明显减量训练,但是从准备期到高峰期训练量共减少32%±15%。
之所以注重大量分布中等和稍高强度训练负荷,是为了设定一个保障技术质量的强度区间(维持游泳技术和动作高效的强度区域是2~4 mmol·L-1),不同运动项目的技术难度存在差异,需要运动员付出的努力也不同,因此对训练负荷强度区间的划分也需区别对待。同样,鉴于竞技运动是一项高要求的活动,需要更多的认知技能(Walsh,2014)。Longman等(2017)的研究指出,当同时面临认知功能和体能压力挑战时,大脑会保护认知下降,而更大幅度降低了体能输出。由此认为,应该还存在一个抵抗心理压力,保障生物动作与技术高效的乳酸强度区间。综合而言,某种程度上的中等负荷强度训练量的较高分布不可或缺,也尤为必要。
根据周期性、体能主导类的游泳项目的多年队列研究案例发现,可为我们的奥运年度训练分期与负荷特点提供策略参考。游泳案例是6个月的训练负荷策略,或可将其相加后拼接成12个月的年度策略,但具体情况仍需慎重。案例的结论提示,渐增训练负荷是一个重要原则,以游泳为代表的周期性体能类且同时注重技术的运动项目的大周期负荷安排上,似乎都需要大量的中至稍高强度(游泳是86%~90%训练强度在血乳酸浓度≤4 mmol·L-1范围,其中44%~46%分布在2~4 mmol·L-1范围,也是游动速度和动作效率最高的乳酸训练强度)训练负荷安排,以保障技术动作完成质量和弥补心理压力损耗。在2个大周期衔接时注意递增负荷。短距离周与周之间的负荷波动较大,中距离的负荷波动小更为有利,长距离耐力项目波动性更小,但从准备期到高峰期的训练量大幅减小。
4 结语
结合现有奥运冠军常模和经典文献研究,提出“再出发”前的训练重整策略,包括教练员发挥重要的角色担当和重整训练负荷与内容;参赛年龄应区别老将占优、小将得力和适应灵活的奥运项目特征,再次夺冠年龄分为3个区间,快速力量大龄化增长明显;训练分期可设置为“12周重整周期或补短周期+奥运年度周期”,并参照周期性体能主导的游泳项目的赛前25周分期负荷安排特点,调控竞技状态。其存在的固有局限和专项差异等值得注意,结论与建议仅供参考。未来,可以借鉴信息时代其它行业的经验,将专家运动训练专长与算法自动化驱动的擅长相结合,努力打造更加结构化的复合型攻关团队,以期发掘更好、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冠军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