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管理视角下教师混合式培训的研究与实践

2020-07-30胡兵华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34期
关键词:知识管理

摘要:SECI理论模型提出,教师知识转化有四种基本模式,即社会化、外显化、融合化、内隐化。SECI模型为教师培训在知识转化方面提供了理论框架。借助知识管理工具,可以为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提供支持和服务,设计培训支持系统,开展教师混合式培训,能有力促进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转化,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动优秀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分享和辐射。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转化;混合式培训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12A-0048-04

近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及各级培训机构的不懈努力下,教师培训越来越规范,效果越来越好,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意愿也更强了。教师培训的形式从单一的集中讲授慢慢加入了学员的主动参与,培训的内容也从理论学习为主慢慢转变为注重案例分析,力求从课程的选择性和形式的丰富性上不断提升培训的效果。虽然教师培训正在不断改革创新,但培训更多关注的仍是外在形式,对教师隐形知识的转化关注较少。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出发,分析教师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将知识转化融入教师混合式培训,可以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一、知识管理理论对教师培训的启示

知识管理的概念源于现代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他认为:未来的组织以知识为基础,知识创新是提高组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知识管理的概念提出之后,一直未有确切的定义。笔者更加认同的解释是:知识管理既是对知识的管理,也是对人本身及学习过程的管理,是自我提升与知识更新的过程,是借助信息化手段促进隐形知识显性化的一种活动。

知识管理一般包括组织知识管理(KM)和个人知识管理(PKM)。组织知识管理是组织对知识获取、存储、共建、学习、创新的管理,以提升组织的效益、效能以及利润。个人知识管理有三层意义:一是对已有知识进行管理;二是通过学习新知借鉴他人经验弥补自身缺陷,更新知识结构;三是综合上述两点后,去伪存真,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激发出新知,目的主要是提高个人的竞争力,发挥个人潜力[1]。知识管理理论认为个人能够凭借自身和工具的帮助,对知识进行管理、更新、转化。

知识有两种类型: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形知识存在于个体心智之中,看不见摸不着,比如信念、直觉、思维模式、行为习惯等,是内在的;显性知识指可以通过文本范式呈现,可以被记录、识别和传播的知识,比如概念、原理、规范、流程、要领等,是外在的。两种知识可以进行转化,最经典的理论框架是SECI模型。SECI模型提出者之一野中郁次郎认为,知识创新活动的过程中伴随着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知识产生的过程伴随着知识转化的过程,知识产生的过程也表现为知识转化的过程。知识转化有四种基本模式,即社会化(Socialization),隐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外显化(Externalization),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融合化(Combination),显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内隐化(Internalization),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知识在相互转化过程中实现了知识创造的螺旋上升(如图1)[2]。

知识创造过程中最精髓的是外显化,即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教师培训的一项重要功能应该是促进教师将个人教育教学心得、个人风格、碎片化知识等转化为系统化、具体化、符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策略。SECI模型为教师培训在知识转化方面提供了理论框架,为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提供了支持和服务。

二、教师培训中教师知识转化的实施策略

从SECI模型中可以看出,在知识产生和转化过程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可以相互转化,知识实现了螺旋上升。教师隐性知识主要包括教育信念、理想、教学体会、教学经验等,这些知识不易表达,显得碎片化和表面化。教师的显性知识是可以符号化、理论化的,比较系统的教学技能和教育策略,能供其他教师学习和借鉴。教师的个人知识在转化过程中,主要是在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时遇到困难,即知识的外显化难以实现。因此,在教师培训过程中,需要通过相应的策略和相关管理工具,帮助教师完成知识的外显化。

根据SECI模型的理论框架,教师培训促进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可以从四个阶段入手。第一个阶段是社会化,通过交互共享,将教师个人原有的经验、技能、风格、信念等内隐的知识,进一步转化为有感性触动、观察发现却还不能理性表达的知识。这一阶段可以通过专家理论引领、导师个性指导及学员相互交流等活动,提升教师个人原有的经验,改变教师的思维习惯。第二个阶段是外显化,这是教师知识转化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知识转化,教师将第一阶段的隐形知识进行外显化表达,聚焦个人教学亮点,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一阶段需要给教师提供合适的交流场,通过探究、总结、反思、演绎等手段,促进教师外显的表达。第三个阶段是融合化,通过理论指引,将第二阶段的显性知识进行系统化、概念化处理。这阶段,需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理论学习指导,通过经典理论的阅读、导师深入指导等方式,促进教师系统化、概念化的进行知识加工。第四个阶段是内隐化,教师在提炼出自己的知识后,通过实践检验,改变自身教育教学行为,创造出应用成果,并为知识的螺旋上升做好准备。教师培训应针对四个阶段设计不同的活动,促进教师的知识转化,并提供相应的工具。

三、基于知识转化的教师混合式培训实践

隐性知识显性化需要经过思维习惯的改变、亮点的聚焦、理论支持的找寻,最终提炼出自己的知识,将其显性化表达,各个环节都有要解决的问题[3]。教师在知识转化过程中,不僅需要理论引领、导师指导,还需要交流互动、实践反思,更需要工具的支持。所以,基于教师知识转化的培训应是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培训。混合式培训中,教师在知识转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有支持系统帮助,予以解决。

(一)基于知识转化的教师混合式培训模型设计

基于教师知识转化阶段,结合培训实践,我们设计了教师混合式培训支持系统框架(如图2)。

1.类比与整合

在基于教师隐形知识转化的混合式培训框架设计中,可以将转化环节中相关步骤与内容进行类比整合,将相关性强的内容整合在相应模块中。目前主要有理论学习、对话交流、反思表达等几个模块。

理论学习主要有在线文本阅读、在线音视频学习及线下的专家讲座。对话交流主要包括线上、线下的研讨与头脑风暴等活动。反思表达包含教学反思、学习体会、作业任务、成果汇报等内容。

知识转化过程中的思维习惯改变主要在理论学习模块中;聚焦工作亮点在理论学习、对话交流、反思表达三个模块中都有体现;寻找理论支撑主要在理论学习与对话交流模块中;提炼自己的知识体系是通过对教师各个环节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给出指导建议,由教师个人总结,并由专家诊断与完善。

2.微任务贯穿与流程设计

根据知识转化流程及项目特点,在培训推进过程中,可以在理论学习、对话交流、反思表达几个模块内容中设计相应的微任务,教师完成后在系统中提交任务成果,可以是文章、学习体会、视频、作品等形式。

同时,可以对知识转化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流程化设计,以时间线推进转化的各个环节。改变思维习惯环节可以选择线下导师指导、线上理论学习等线上线下混合的方式进行。工作亮点的提炼可以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并通过导师—学员、学员—学员之间的对话交流,明晰个人工作的特色,通过个人反思性表达,不断凝练自身的工作亮点。教师在凝练个人教育教学亮点之后,需要寻找理论支撑,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头脑风暴与个别化指导进行。最后是提炼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专业表达,形式包括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等。

3.分析与综合

支持系统通过关键词提取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为教师在理论学习、亮点凝练、提炼知识体系等环节提供个性化指导。首先,从教师的教学反思、作业、讨论中进行关键词提取,提炼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常用的关键词,分析教师个人已有的知识框架,为教师提供学习指导。通过数据挖掘,综合分析教师培训的学习数据,给出教师个性化的学习结果,为教师个人成果提炼提供支撑。

(二)基于知识转化的教师混合式培训实践案例

根据这样的思考,常州市开展了青年英才培训对象的评比,并对入选的青年教师开展了为期2个周期,每个周期2年的研修活动。研修方式包括专家引领、理论深造、现场学习、课题研究、实践提高等,并对研修的过程性任务和成果进行量化考核。每位学员研修结束需要提交自己的研修成果。针对这次研修需求,我们采用了混合式工作坊的形式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实时发布学习任务,学员能在线上交流互动,可以互相学习彼此的学习成果,学员之间可以进行互助学习,一个阶段后可以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汇总,动态调整学习任务和学习进度。根据培养和研修目标,对整个研修进行全程跟踪反馈。

1.树立信心,制定个人目标

青年英才整体培养的目标是为常州教育培养一批学科素养高、教学能力强、教育水平高的青年教师队伍。遴选培养对象后,我们为每位培养对象配备了导师,提供伴随性、高质量、个性化的专项研修。在树立信心阶段,主要采用专家引领、导师个性化辅导,线上作业提交、专题研讨等形式,为青年英才厘清教育教学本质问题,为其专业发展提供个性化诊断。每位青年英才根据专家的引领、导师的指导、学员的互动,制定個人研修期间的学习目标,导师对自己指导的学员的学习目标,进行点评指导。学员之间可以看到彼此的学习目标,互相学习。

2.聚焦亮点,提炼教学主张

青年英才研修有具体的研修目标,如每年不少于32学时的集中培训,导师指导每个月不少于2次,专著阅读每年不少2本等。集中培训主要是进行理论引领,专著阅读的目的是提升教师的理论修养,导师的指导更侧重于日常教育教学。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不断提升青年英才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在学习的每个阶段,要求学员撰写相应的学习体会、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等,并提交支持系统。通过关键词提取,为每位学员挖掘与自身教学思想和行为密切相关的关键词。通过头脑风暴、导师指导等方式,凝练教学亮点。

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和反思,集中开展“我的教学主张”主题演讲,每位学员对自己的教学亮点进一步提炼,进行演讲展示,并邀请专家现场点评,对学员的教学主张进行实时评价、反馈。通过在线直播,让更多教师参与主题演讲的互动活动,直播过后,将每位学员的演讲视频转录为研修班学习资源及学员个人研修记录。

3.自下而上,寻找理论支撑

经过初步教学主张提炼后,学员通过教学实践,对教学主张进行初步检验。这一阶段,学员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系统梳理,但是对理论依据的选择还比较模糊。为了让学员能选择科学合适的理论依据,研修形式可采用专家理论引领、导师个别指导及行动学习等方式。通过学习、反思及个性化指导,引导学员选择一个理论模型,为自己知识的提炼提供具体的依据。

4.提炼自己的知识体系

学员在选择好理论方向后,在导师指导下,查找相关文献,深入研读理论,努力掌握理论的基本要素和操作方法,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并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学员将自己最终的教学主张及相应的学科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上传至支持平台,导师不定期对学员的情况进行点评反馈,学员之间通过在线交流和线下研修进行同伴互助。

通过培训,青年英才培养对象在教学技能、教学行为等方面都有所提升,在教学展示和主题讲座中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他们的发展检验了基于知识转化的教师混合式培训的实际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不同层次教师、不同培训需求,动态调整支持系统的功能模块。特别在是知识外显化阶段,需要为不同教师提供不同的工具,以满足教师发展多样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一春,祝智庭.知识管理技术与e-Learning 资源库建设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5):53-58.

[2]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创造知识的企业[M].李萌,高飞,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56-63.

[3]李宏贞.知识管理视角下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实施框架构建[J].教育信息技术,2015(5):24-27.

责任编辑:颜莹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eachers Mixed Trai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Hu Binghua

(Changzhou Teacher Development College, Changzhou 21300, China)

Abstract: The SECI theoretical model proposes that there are four basic modes of teacher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namely, socialization, externalization, integr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The SECI model provide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eacher training in terms of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help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tools to provide support and services for the explicitness of teacherspersonal tacit knowledge, a training support system and mixed teacher training is designed and carried out,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explicit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s tacit knowledge, enhance teachers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promote outstanding teachers sharing and radiation of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Key words: knowledge management;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mixed training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自筹课题“信息化时代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师发展范式研究”(J-b/2020/06)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0-09-30

作者简介:胡兵华,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江苏常州,213001)培训一室主任,高级讲师。

猜你喜欢

知识管理
大学生创业亟需哪些政策“红包”
知识管理在工会管理应用中的创新探析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
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绩效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