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开放作业的实践探究
2020-07-30周林
周林
作业是知识学习最好的载体,借助作业,学生可以夯实文本知识学习,实现课堂教学无限延伸。在设计作业时,教师不仅要追求作业形式的新颖和独特,还要在开放性特征上做文章。历史是一门基础学科,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注入开放意识,改变传统作业僵化、单一的特点,将知识梳理、人物评判和活动演绎融入作业中,让学生在动态中深入探研历史知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为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奠定基础。
一、知识梳理型作业
教材是由语言文字和插图组成的,其中蕴含的信息量非常大。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这些知识点全部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自主识记和背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快速运转,对知识点展开深入探究。然而,初中生的思维个性差异比较明显,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有所不同,所以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可以从历史学科知识点本身的特性出发,由个别到一般,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引导学生梳理和构建知识点。历史教材中凌乱散漫的知识点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教师可以从内容出发,创新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整合的教学内容中实现认知体系的构建。
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动荡的春秋时期》后,教师发现本节课的知识点是零散的,如何整合和优化这些知识,教师需要引导和梳理。因此,教师可以画出一个残缺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进行填空式梳理。这样的教学方式比传统的背诵和默写更有趣,学生自然愿意主动参与进来。有时,学生会产生认知困顿,难以精准地把握知识的特点和内核。这时,教师应设计知识梳理型作业,以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需求,将知识串联起来,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二、人物评判型作业
历史是对过往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记录和评价,所以历史教材难免会涉及人物形象的分析、评判,而学生对这部分内容非常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和探讨人物形象。要想设计人物评判型作业,首先教师要筛选那些有争议的或者能够给学生带来有益启示的人物;其次,在评判人物时,教师不能单纯从一个方面进行分析,要从多视角出发,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并进行探研。
如《秦统一中国》这节课出现的重要人物有秦始皇、商鞅、李斯等,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人物生平和事迹,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人物评判型作业:“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认为‘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他对秦始皇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但也有人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认为秦始皇残暴成性,不足称之为一代明君,对此,你怎么看?”这样的作业激活了学生探讨的内驱动力,他们积极展開探究,辩论活动由此展开。
三、行为履行型作业
行为履行型作业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作业形式,它借助角色分配,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认知升级。但是,这样的作业形式也有缺点,它难以有效触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不能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每个学生都有特长,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的特长为触发点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行为履行型作业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在角色演绎中,学生的学习动能迅速启动,促使学生快速进入表演状态,获得的情感激发效果也将会翻倍,逐渐形成时空观念。
如在教学《三国鼎立》后,教师可以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历经风雨,刘备、孙权、曹操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他们会如何反思自己的人生,又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呢?请大家自由选择角色,举办一个‘三巨头的茶话会。”教师设计好了角色和活动形式,让学生自主分配,设计活动内容。借助行为履行型作业,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不再浮于表面,也不再拘泥于分析某一事件,而是能够从全局出发,综合思考问题。
设计开放作业是现代教学理念的重要诉求,但开放并不意味着放任,因为不是所有的作业形式都适用于历史学科。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基础,从历史学科的内容出发,丰富作业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作业的作用,延展学习空间,灵动学生思维,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科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窦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作业的设计[J].中学教学参考,2014(31).
[2]宋涛.新课程下的历史作业[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5(4).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谢坊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