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索意识的培养
2020-07-30王长春
王长春
摘要:高中生注重发展创新,是指学生在掌握学习技能的前提下,运用数学知识进行飞跃学习。在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精髓,让学生积极投身课堂,收获数学学习的成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索意识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 自主探索意识 培養
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教师应立足学生的生活基础、课堂问题、实践参与,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让学生逐步构建起自己的探索之路。
一、立足学生生活现实——唤起学生自主探索意识
高中数学教师应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理解和吸收数学知识,转变数学学习的态度,看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而挖掘数学价值,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转化。在生活中,学生能够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形成积极探索知识的意识。
如在教学“集合的基本关系”时,为了使学生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掌握子集和空集的概念,形成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学会判断所给集合之间的关系,笔者结合生活对学生进行了教学指导,为学生提供了生活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时,掌握集合的基本内容。在学习和揣摩案例时,学生可以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意义,学会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掌握集合应用的意义和判定集合之间的关系,知道子集和空集的特点,经历抽象学习的过程,获得自主探索的意识。
另外,教师立足生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意识,可以让学生看到数学与生活的关联,促使学生挖掘生活中的数学。
二、立足学生课堂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思维
高中数学教师应立足课堂问题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在数学问题的引导下,一步步拨开数学知识的迷雾,看到数学本来的面貌。数学教师还可以筛选学生的问题,以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构建学习框架,让学生踩着问题的阶梯步步前进,走向数学的高峰。
如在教学“数据的数字特征”时,为了使学生能在不同场景下理解数字特征的意义,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笔者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熟悉课堂所学的知识。学生围绕着问题回想课堂所学知识,理解数字特征的概念和意义,学会在分析问题时用恰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并按照统计量给出的数据分布做出合理解释,掌握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笔者通过设置问题,完成了数学难点,促使学生积极探索问题,培养了学生迎难而上、自主探索的数学思维。
三、立足学生实践参与——推动学生自主探索的发展
高中数学教师应立足学生的实践参与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展示学习成果,检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为学生设计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另外,数学教师为学生设置练习题,能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练习中探索教学知识,使学生发现数学自主探索的必要性,加快学生数学学习的步伐。
如在教学“对数运算法则”时,为了使学生掌握对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培养学生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积极探索数学奥秘,笔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了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帮助所有学生共同进步。在完成课堂练习的过程中,学生逐渐熟悉了对数的概念和性质,区分了对数和指数的关系,掌握了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技能,能够运用对数的运算法则解决数学练习题,形成渗透化归的思想。同时,学生能感受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体会数学的复杂变化,表达对数学的尊敬。笔者通过组织学生实践参与课堂练习,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促进学生全面进步。
总而言之,教师通过立足学生的生活基础、课堂问题、实践参与,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积累数学知识,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索方式。
参考文献:
[1]上官德运.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大连铁路职工子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