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在生物概念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020-07-30杨乐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概念教学生物

杨乐

摘 要:问题的有效设置,让问题服务于概念的生成与构建,这是开展问题导学研究的内容之一。笔者通过实践研究与思考,认为良好的情境创设、问题设置的层级性、设问方式的多元化等有助于问题导学的开展和概念教学的实施。

关键词:问题导学;生物;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5B-0061-02

“问题导学”是一种基于问题设置,设疑而达到释疑的教学方式。问题的设置是为了以此为支架,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从而实现对生物学概念的本质、内涵、外延等的了解。“问题导学”的关键在于如何设置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品质的问题,在于这些问题的设置如何服务于概念的生成与构建。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可以通过以下3个方面来实现问题导学中问题的有效设置。

一、 良好的情境创设是开展问题导学和概念教学的先发条件

情境创设是一节课的开始,而良好的情境创设,有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营造开展问题导学的学习氛围。笔者在复习课《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一课中,通过一张肥胖患者的相片引入,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并提出肥胖患者为什么“停不下嘴”,设疑并进而引入和介绍瘦素。此时的情境创设,利用了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对新鲜事物的探索欲望,引起学生注意,同时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动机并引出复习内容,使得复习课有了更多的新意。通过“展示图解—获取问题—提取信息—回答问题”的形式来开展教学,这一教学过程能否顺利达成,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图文信息转化能力。因而设问的有效达成和学生的认知密切相关,如果学生不习惯或者不适应问题提出的方式,应进行一定的过渡引导和训练,从而实现教学设计和学生实际认识方式的相互匹配。

情境的创设,除了可以是创设认知冲突和引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知识点入手,也就是注重情境的亲和性和连续性,创设新旧知识间联系的情境,以提升学生进入课堂状态的效率。如在《DNA的复制》一课中,笔者采用5E教学法,以复习DNA结构的有关知识进行导入,通过对DNA双螺旋结构的复习,唤醒学生的已学知识。而通过引导学生思路,让其解释基于DNA的结构特点和作为遗传物质的特性,DNA应如何进行复制。知识复习是为情境的创设做铺垫,通过良好的衔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合理假说的能力。上述情境的创设和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对“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的深入理解。

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影响认知过程的主要因素是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对概念产生自己的认知,更加独立地进行概念学习,逐步构建概念并发展学生思维进阶。情境的创设,问题是关键,因此问题的设置应该是服务于整节课的,而不是孤立地、为情境而创设情境的,应该是使得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科学知识,做出科学解释、合理假设等。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该具有前后呼应性,教学内容的设计最后应该回馈到一开始的问题设置,这样首尾呼应可以让问题设置更具有整体性;问题情境的创设,也应该具有铺垫性,问题的设置应该发挥教学单元内、知识间的联结作用,使得问题情境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问题设置的分级和逐级呈现是“问题导学”和概念教学的魂

“问题导学”教学法中并非所有设问和提问都被称之为问题。美国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创始人纽厄尔(Newell)和西蒙(Simon)是这样定义问题的:“问题是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对这件事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就构成问题”。而建构主义者将问题分为结构良好问题和结构不良好问题两类。而在问题导学中,问题应该是“结构良好的问题”,也就是顺着一定的方向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也就是能显示在思考中有层次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由于教学中的设问,不可能全为结构良好的问题,因此有时候需要设计一些问题串帮助学生回答结构不好的问题。通过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指向核心问题,帮助学生逐步构建和生成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这种过渡和引导,其实也是搭桥,也就是一些支架式问题的呈现。这些问题的设置,应该是有助于推进教学的进程和引导学生思维的深入发展的。任何人对事物的认知需要一定的过程,因此思考也需要一定的层级来实现的。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问题的设置的层级性。

比如在教学《DNA的复制》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DNA如何复制。如果直接抛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学生可能一下子很难“接住”问题,可以采用拆解问题的方式来逐层引导。如从DNA的结构入手引导学生关注结构,从结构上关注哪些因素可以改变DNA稳定的结构,又如何确保新的DNA与原有DNA的一致性。通过3个层次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DNA复制的可能模式,提出猜想、验证猜想。

在上述教学实践过程中,问题的逐层引导,一方面达成推导出DNA复制方式的合理假说,一方面也是训练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知识推导出新知识的过程。问题的设置,帮助学生不断修正思考问题的方向,从思辨与修正的过程中,掌握DNA复制这一核心概念。

问题导学中问题的设置,不应该只是为了知识的生成和构建,而应该同时注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而核心概念,也是建立在一些上位概念、下位概念之上的,概念的构建和形成需要概念的铺垫、引导,而这时候问题的有效设计就是为概念的构建奠定基础。

在生成概念的时候,除了考虑上述的层级递进性的问题设置外,还可以采用辐射式的问题设置,即是通过多个不同维度的问题设置,指向核心问题,达成学生发散性思维训练的目的。

三、问题设置呈现方式的多元化有助于课堂的开展和概念的深化

提问是实施问题导学的一种方式,但不是主要方式。任务式驱动是有效教学的常用方式,在问题导学时,可以将问题任务化,通过小組合作等方式,学生既是在完成任务,也是在解决问题。

如在《通過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中,笔者以毒品为何会让人上瘾作为情境导入,通过资料分析,将多巴胺与兴奋传导进行关联,引发学生知识矛盾和认识冲突,激发求知欲望。在讲授神经元间信息传递过程时,以问题串、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挖掘教材,并以构建流程图的方式构建神经元间信号传递流程图,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的信息提取和整理。通过展示可卡因与兴奋传导的图解,并引导分析可卡因导致大脑“奖赏”中枢的持续兴奋而获得愉悦感的原因。这一问题的设置,一方面是回扣情境导入,实现首尾呼应;另一方面是增加情境的真实感,也让问题的设置更加多元。问题的设置和呈现方式,有助于学生多维理解概念,从而达到深层理解概念,更好地掌握概念。

此外,采用多样化的问题呈现形式,不同形式的问题呈现方式可以给学生带来不同层面的刺激和不同的信号输入,这可以避免问题形式单一、任务形式单一带给学生的“疲劳感”,降低课堂有效性。师“导”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导”围绕“学”展开,为“学”服务,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困惑和课堂的即时生成。预设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关键时间点破或者让学生陷入“陷阱”,也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设计。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课题“问题导学”在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应用研究(1201554007)。

参考文献:

[1]陈璇.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6).

[2]王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浅析[J].学周刊,2019,(11).

[3]陈义.问题教学法在生物课堂的应用[J].中学理科园地,2017,(2).

[4]张英莲.“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学生物教学,2017,(2).

[5] 李盛,刘恩山.“头脑风暴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学通报,2008,(2).

[6]路庚春.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

[7]陈群.巧用白板,优化教学——以初中生物教学为例[J].亚太教育,2019,(11).

[8]李玉东.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9,(27).

[9]康喜萍.初中生物教学中递进式生命教育实践探索[J].学周刊,2020,(4).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概念教学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