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2020-07-30侯党生
侯党生
心理素质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如何减轻当今大学生存在的种种心理压力,消除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和心理障碍,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复杂环境,是今后各高校需要迫切关注的课题。因此,教师必须运用一种能把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我鞭策、自我指导,积极参与锻炼,才能保证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笔者是一名大学体育教师,结合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谈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和措施。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第一,由于就业形势严峻,竞争压力大,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导致他们的心理出现问题;第二,由于大学生刚开始独立生活,缺乏人际交往经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尤为棘手,导致他们产生焦虑感,感到无所适从;第三,由于学业放松,学院管理不严,部分学生开始迷恋网络,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加上学生处于青春期,很容易出现心理异常,部分学生会感觉生活压力大,或多或少地产生自卑感,形成孤僻的心理。
近年来,个别大学由于一些原因,出现了打架斗殴、偷盗、抢劫等违法犯罪现象,甚至出现自残、自杀等恶性事件。据调查,我国高校大学生约有22%~31%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约有20.5%的学生患有恐惧症、焦虑症、疑病症、忧郁症或情感危险。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社会用人竞争机制的实施,以及国内经济波动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而且随着大学生毕业时间的推移,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的优势
1.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自信心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内在动力,自信心会促使大学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学生有了自信,就奠定了成功的基础,也就有了实现愿望和理想的希望。学生可以根据特长,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展示自己,体验成功的快乐,坚定学习的信念。
2.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体育教学实施分层分组训练,可以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减少和消除挫折心理,培养自信。如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育运动基础,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为运动能力不同的学生制定適宜的教学和竞赛的目标,从而促使他们经过努力达到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消除自卑心理,体验参与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
3.培养集体意识,提高适应能力
人际关系好的同学总是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生活愉快,无论是做事还是学习的效率都会很高,而人际关系差的学生常常会无精打采,抑郁寡欢,缺乏生活乐趣。体育活动大多是集体活动,增加了学生交际的机会和频率,既有个体竞争,又有团体比赛,竞争与合作会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形成健全的人格。
4.培养意志品质,提高竞争意识
体育竞赛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竞争意识的良好形式,这种体育竞技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焕发竞争斗志,培养学生拼搏奋进的意志。通过竞赛活动规则,体验竞争情境,大学生能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竞争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5.改善情绪状态,消除心理疲劳
体育活动能直接给大学生带来愉快和喜悦感,调节大学生的情绪,降低他们的紧张和不安,改善心理。大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能减轻或消除情绪障碍,调节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
三、改进体育教学,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资源,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入手,在增加体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的同时,开设专项体育心理课、保健与心理咨询课选修课,加大体育心理健康内容的分值。同时,教师可以举办体育与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并开展相关指导,增加调节情绪、提高自信、完善自我内容的体育训练内容,举办丰富多彩,且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教学项目,如球类比赛、田径运动、滑冰等项目。
2.不断创新和改善教学模式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学院体育教学的实际,根据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如针对心理有危险倾向的学生,教师可以开展心理危机干预,针对学生的个性和素质差异,实行分类教学。针对体育项目恐惧性、艰苦性、对抗性强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鼓励教学法,适时地肯定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克服薄弱环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另外,教师还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北京卫生职业学院第三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