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家庭教育中的家长参与

2020-07-29田薇臻

世界教育信息 2020年7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

田薇臻

摘   要: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特殊时期,线上授课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然而,与传统授课模式相比,线上授课很难实施与面对面授课类似的检查、监督措施,一部分学生无法自觉执行预习、学习、课后复习等任务。同时,一些家长不熟悉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方式,缺少与学校教师的沟通,不懂得如何帮助孩子在家学习。在这种家长参与行为缺失的情况下,家长很难为孩子提供有效且支持性的帮助。因此,探讨在教育角色中有效的家长参与,能够对青少年的积极健康发展起到极其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家庭教育 家长参与行为 学生成绩 学生未来发展

我国向来重视家长在提高学生表现方面的作用,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促进家长参与学生学习、与学校加强沟通的政策文件。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1]。2012年,《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提出,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健康成长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目标,建立家长委员会,对于发挥家长作用,促进家校合作,具有重要意义[2]。2017年《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指出,要构建和谐的家庭、学校、社区合作关系,健全和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提高家长在学校治理中的参与度,形成育人合力。[3]

家庭教育在學生成长中十分重要,家长不仅要积极参与,还要与教师建立良好的联系,形成有效的沟通方式。此外,家长应了解孩子的生理及心理发展模式,在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寻求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参与模式及方法。

一、家长参与的作用及定义

大量的学术成果证明家长参与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取得心仪的学习成绩和成长经历。相关研究也探究了家长参与和学生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的家长参与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积极性,如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可以给予学生内在及外在驱力、自我感知能力、学习技能和掌握目标取向的能力[4]。此外,学者总结出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术成就及心理健康。这项结论与艾莉莎·德哈斯、帕特丽夏·威廉姆斯和玛丽·霍尔本的研究结果一致,验证了家长参与和学生的学业成绩呈正相关。[5]

在过去的30年间,学者对家长参与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一些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分析家长参与,如亲子沟通、家庭监督、教育愿景、家校沟通和参与[6],对学业成功的期望、检查家庭作业、执行学校相关规定[7],家长参与教育的过程和经验[8]、自愿参与学校活动及不断反思育儿方式[9]。此外,一些学者就家长参与给出了更系统的定义,根据乔伊斯·爱普斯坦和苏珊·道贝尔的研究,他们将家长参与分为五个方面:家庭的基本义务、学校的基本义务、家庭活动、以家庭为单位的学习活动、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过程[10]。家庭的基本义务包括为孩子提供基本需要,如健康的食物、健康和安全的生活环境、简单的学校学习准备工作、积极的和支持性的家庭氛围;学校的基本义务包括举行家长会、学生表现沟通会;家庭活动包括参加学校举办的亲子活动,或者在需要时帮助学校打扫教室和进行装饰;以家庭为单位的学习活动要求家长帮助孩子学习学校要求的学习内容,并协助教师检查相应作业;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过程需要家长及时参与学生学习相关事务的决策。此外,家长参与也可理解为家长的参与行为以内在驱动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成就[11],例如,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行为可以帮助孩子内化相应教育价值观,帮助孩子取得更高的学业成绩。南希·希尔和黛安娜·泰森将父母参与行为划分为三个模式:以家庭教育为背景的参与模式,以学校教育为背景的参与模式,以社会教育为背景的参与模式。[12]

二、以家庭教育为背景的参与模式

被广泛引用的乔伊斯·爱普斯坦框架研究表明[13],以家庭教育为背景的家长参与模式包括家庭的基本义务和父母参与家庭学习活动。家庭的基本义务是指家长为孩子的日常生活应尽的义务,包括为孩子提供健康的食物、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简单的课前准备和积极的家庭氛围。家庭基本义务的概念已被广泛接受,但简单的课前准备及提供积极和支持性的家庭氛围应得到强调和充分的讨论。简单的课前准备是指家长帮助孩子针对当天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以及对第二天的学校学习内容做简短的预习,此类行为可以帮助孩子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的熟悉或了解,以及启发孩子获得独特的见解,帮助孩子养成对未来有益的学习习惯。早期,特别是小学阶段,帮助孩子做简单的课前准备,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帮助他们在中学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积极和支持性的家庭氛围是指家长有意在家庭生活中营造的家庭气氛。在生活中,当孩子遇到问题或挑战时,若父母有意营造出积极解决问题的氛围,并时常提供建议或解决问题的各类途径,这些参与行为将帮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父母参与型家庭学习活动作为另外一种值得探讨的家长参与行为策略,通常是指父母为孩子提供具有教育意义的实地学习经历。这种实地学习经历使得学生可以学习书本以外的知识,比如去博物馆或科学博览会获取一些艺术或科学方面的灵感。家庭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长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以帮助他们合理安排时间,这有利于孩子兴趣的发展。以家庭为背景的家长参与行为将有利于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的发展,并且有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

家长参与随着学生的成长显示出阶段性特点。在学生进入中学后,不同类型的家庭参与行为的有效性有所下降。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习惯或方式,并且随着思维的发展,他们越来越独立并注重隐私和自主权。这时,家长的参与行为应从实质的行为监督转换为心理引导。中学阶段,家长不太能够协助学校工作或提供活动和经验来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或成就[14],学生逐渐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并且认知也逐渐成熟,他们的认知发展使他们有能力和机会在学习过程及与学习有关的决策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同时,认知发展可帮助提高学生效能感,即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包括决策能力、选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解学校课程与未来发展目标的关系的能力,这将减少对家长直接实质性参与的需求,如家庭作业辅导[15]。事实上,随着学生自我管理需求的增长,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在孩子青少年时期经历了一个转变和重塑,父母与孩子之间需要重新调整角色和期望[16][17]。学生期望父母给予他们更大的空间使其能够自我发展和自我监督,以形成可以适应未来社会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自我设置与孩子之间的“界限”并时常与其交流以促进学生的独立性,并将家长直接参与行为转变为间接参与行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对于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和学业成就的感知与自身学习的动机和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18]。学习动机表现为学生拥有努力学习的欲望,并尽最大努力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家长参与行为可以从外在和内在激发学生的动机。当父母对孩子的成绩或成就给予外在奖励时,学生可能会被父母给予的物质奖励所驱动而努力学習,这种行为被称为为外在动机导向[19]。但有时人们会提出质疑,认为这不是一种健康的激励方式并且可能会破坏学生学习的真正意义。另一种情况下,如果父母在孩子取得好成绩给予赞赏,在取得不尽人意的成绩时给予鼓励,他们的孩子同样也会受到激励,这被称为内在动机导向[20]。两种家长参与行为对学生提高学习成绩都有效果,关键在于家长应根据孩子自身性格及发展特点找到合适的动机导向策略,并在两种导向策略中找到平衡。

家长参与行为能够帮助孩子提高学业成绩的原因之一是家长参与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研究指出,自控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业成绩较高,与学校的疏远程度较低,未来职业决策能力较强[21]。当学生遇到时间管理挑战或电脑游戏上瘾等问题时,家长的参与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当家长参与其中时,学生拥有更多机会学习如何调控自己,并进一步了解如何调控自身来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这种参与行为有助于学生发展独立性和自主性,使他们自主地制定有益于未来的学习策略。

家庭教育是学生学习成长阶段中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积极的家庭教育模式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辩证的思维模式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在疫情期间反映出的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更促使我们去探究未来应如何进行有效的以家庭为背景的家长参与行为,以及在家庭和学校的相互配合下如何提高家长参与行为的效能,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EB/OL].(2010-07-29)[2018-07-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EB/OL]. ( 2012-02-17)[2018-07-30].http://www. Moe.ede. cn /srcsite/A06 /s7053 /201202 /t20120217_170639.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EB/OL].( 2017-12-05)[2018-07-30].http://www.moe. gov. cn/srcsite/A06/s3321/201712/t20171211 _321026.html.

[4][5]WANG M T,SHEIKH-KHALIL S. Does parental involvement matter for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mental health in high school[J].Child Development, 2014, 85(2):610-625.

[6]FAN X T,CHEN M. Parent involvement and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a meta-analysis[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1,13(1):1-22.

[7]JEYNES W H.A meta-analysis: the effects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on minority childrens academic achievement[J].Education & Urban Society,2003,35(2):202-218.

[8]JEYNES W H.A meta-analysis: the effect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to urba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 academic achievement[J].Urban Education,2005,40(3): 237-269.

[9]JEYNES W H.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involvement and urban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 achievement: a meta-analysis[J].Urban Education, 2007,42(1), 82-110.

[10][13][14]EPSTEIN J L,DAUBER S L. School program and teacher practices of parent involvement in inner-city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J].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1991,91(3):289-305.

[11][18][19][20]GONZALEZ-DEHASS A R, WILLEMS P P, DOAN HOLBEIN M F.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involvement and student motivation[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5,17(2): 99-123.

[12][15]HILL N E,TYSON D F.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middle school: a meta-analytic assessment of the strategies that promote achievement[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9,45(3):740-763.

[16]GROLNICK W S, PRICE C E, BEISWENGER K. L, et al. Evaluative pressure in mothers: effects of situation, maternal, and child characteristics on autonomy supportive versus controlling behavior[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7,43(4):991-1002.

[17]SMETANA J G, CAMPIONE-BARR N,DADDIS C.Longitudinal development of family decision making: defining healthy behavioral autonomy for middle class African American adolescents[J].Child Development,2004(75):1418-1434.

[21]TRUSTY J,LAMPE R E.Relationship of high-school seniors perceptions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and control to seniors locus of control[J].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7,75(5):375-384.

编辑 朱婷婷   校对 王亭亭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析隔代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