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携手校本教研 点亮地理课堂

2020-07-29李其军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陈老师李老师校本

李其军

[摘   要]不同的教师对同一节课的理解不同,教学设计也会差别很大。文章以人教版“语言与宗教”的同课异构为例,探讨某些知识点的不同教学设计思路及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同课异构;校本教研;地理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9-0085-02

地理校本教研就是基于校情、师情和学情,围绕地理教研组遇到的问题来开展研究,目的是改进教育教学,提高本组所有教师的教学质量。笔者所在学校为了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每年都会举行同课异构的比赛,聘请本学科的专家、邀请其他学科教师和家长共同评价。

一、校本教研·初心点亮课堂

本次活动,地理组抽到的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语言与宗教”。授课教师是李老师和陈老师。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要体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以及课程理念的融入。本课依托校本教研,依靠集体的智慧,关注每位学生,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校本教研·设计点亮课堂

下面分别从两位教师的导入、情境、活动、反馈四个方面来阐述不同的设计及其效果。

1.巧用导入,抓人眼球

对于一节课来说,好的导入至关重要,它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眼球和评委的心。

李老师以游戏“你来猜”导入。游戏的规则是第一次可以用语言来描述,让对方猜;第二次只能用肢体、表情描述,让对方猜。游戏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语言在沟通方面的便利。

陈老师用图片导入,展示书本上的六大语言图,让学生说一说世界上有哪六大语言。

实践发现:游戏导入评价更好。

2.妙用情境,引人入胜

教师通过创设课堂情境,可以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实质,把握知识的内涵,而且还能强化学生的情感,这也符合情知对称原理。

李老师的情境设计:南京涉外小志愿者招募—小志愿者培训—小志愿者见习—小志愿者上岗。

陈老师没有情境设计,按照书本的模块来授课。

实践发现: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真实情境评价更好。

3.活用教材,身临其境

好的活动设计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在课堂中找到乐趣,比如本节课针对六种语言的活动设计,不同的处理方式效果也有差异。

李老师的活动设计:本文涉及六种语言,由于巧合,办公室生物老师的女儿在美国留学,她宿舍内刚好有四位同学分别来自西班牙、伊拉克、俄罗斯和法国。他们每人都录制了微视频(自我介绍加上“我爱地理”的发音)。课堂播放微视频,并邀请学生跟读,让学生来评价哪位同学发音最好。

陈老师的活动设计:事先下载了六种语言的音频文件,然后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听一听。

实践发现:让学生跟读并展示比让学生听音频文件评价更好。

4.重视反馈,竞赛为先

一堂完整的课应该要有反馈练习,这样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而采用不同的反馈形式,课堂氛围也有很大差异。

李老师的反馈练习设计:以必答、抢答两部分内容为主,以分组竞赛的形式为主。获胜的一组获得表扬信(表扬信由不同的语言组成)。

陈老师的反馈练习设计:由判断、单选、双选等三部分组成,让学生独立完成(时间是5分钟)。

实践发现:在生源不太理想的课堂上,竞赛的形式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表扬信,从反馈结果来看,家长、学生都很喜欢。

三、校本教研·素养点亮课堂

本课题的同课异构获得了专家组、家长们的一致好评,李老师获一等奖,陈老师获二等奖。本校的教学校长印校长点评:李老师的课非常活泼,具有生活性,课堂气氛非常好,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生的表达欲望比较强烈,可以反映出师生关系比较融洽,这是非智力因素对课堂效果的影响;陈老师的课氛围也非常活跃,个人魅力比较突出。专家的点评点出了课堂的精彩部分,但是其中的不足还需要组内相互剖析,以共同提升。首先需要反思的是哪些设计体现了核心素养及课程理念。

1.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看问题

地理课程应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成为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

李老师的课中设计了一个问题:南京自主研发的名爵汽车为什么在我国的北方销量很好,而到了福建、广东一带销量就锐减?为什么又称它为MG?同样的例子也有日本的索尼,这个品牌在各国都比较受到认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品牌设计、名字都与语言有关,不能产生歧义,这对学生也是很好的启发。陈老师的课堂主要关注的是语言的本身、陈述性知识的展示,而地理视角并不是太多。

2.引导学生从生活视角看地理

在反馈练习的设计中,陈老师节选了历届中考有关的内容,并从学练案中精心挑选了一部分题目。这样做的目的是无缝对接中考。而李老师的设计采用竞赛的形式,比较适合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胜心理。在题目内容上,两位老师设计的题目都涉及南京的鸡鸣寺、莫愁路390号、净觉寺,看学生是否了解这些身边的地理。虽然这些内容在中考不一定考到,但是对学生的家乡情感的培养有一定作用。而且学生通过这些练习,了解了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对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一定作用。

3.引导学生从事物分布看联系

笔者听过很多关于这一课题的课,授课教师大多在活动设计中安排两次讨论,就如陈老师让学生分别讨论语言的分布和宗教的分布(10分钟)。而李老師把两项讨论内容放到一起,先看语言、宗教的分布,再看它们的分布范围关系(12分钟)。学生经过讨论发现,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区的分布与基督教的分布大致重合,然后进一步讨论背后的原因,此外还有汉语区与佛教的分布、阿拉伯语区与伊斯兰教的分布的联系。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注重地理事物的分布与内在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4.引导教师从课堂表现看亮点

学生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的。更多的时候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很难关注到自己本身的课堂行为与互动状态。李老师的课堂学生参与率很高,几乎全员参与;陈老师的课堂学生参与率为65.7%(其中一位学生参与了7个问题的回答),对弱势学生关注不够。每个班级的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都会产生分化,关键是教师的行为表现是加速分化还是减轻分化。课堂上的及时关注、点评、理答、奖励形式、师生关系都会影响分化速度。

本文只是从课堂教学设计、校本教学的角度来阐述校本教研的必要性,集体的智慧是无限大的,每位教师的课都有优缺点,我们要善于汲取其他教师的优点并纳入自己的教学体系中,这样才能更好地成长。课堂就如一盏灯,而点亮它的就是校本教研。

[   参   考   文   献   ]

[1]  《南京市教研成果丛书》编委会.课程标准的教学解析和实施建议[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

[2]  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陈老师李老师校本
该得奖的李老师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我的科学老师
宠物难伺候
小陈老师来上课
我们的“开心果”
把人物写得生动活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