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效果

2020-07-28黄联荣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

黄联荣

[摘要]目的:探究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15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78例。观察组实施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治疗,对照组实施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实施他丁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他汀类;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缺血性脑血管病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4-079-02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指颅内外动脉狭窄或者闭塞导致脑血管病,也是不同程度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总称。该疾病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视力减退、运动障碍、偏瘫、意识障碍、昏迷以及吞咽困难等,对该疾病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而缺血严重时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所以在对患者展开治疗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临床症状,据研究显示,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治疗具有良好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脂水平,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因而本次研究以15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例,采用对比方式探究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15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78例。观察组男40例,女38例,年龄57-80岁,平均(68.50+5.75)岁;对照组男39例,女39例,年龄59-80岁,平均(69.50±5.2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意义(P>0.05)。

纳入标准:均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具有精神疾病史、认知功能障碍者;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者。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给予吸氧、抗休克以及降颅压等基本治疗;给予患者脱水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预防并发症;脱水治疗主要使用20%300ml甘露醇(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1020861)静脉滴注,每天3次。

对照组:实施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3023635)治疗,每天1次,每次100mg;治疗1个月。

观察组:实施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治疗。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每天1次,每次100mg;给予患者阿托伐他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1407)治疗,每天1次,每次20mg;共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效果,其中①显效:患者的失语以及偏瘫等症状明显减轻,病残程度在1-3级,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在46%-89%之间。②有效:患者的失语以及偏瘫等症状有所缓解,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在18%-45%之间。③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①+②)/78x100%"。

(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包括TC、TG、HDL-C以及LDL-C,采用日立生化分析仪的方法进行检测。

1.4统计学指标

对研究所用数据分组,分为定量资料、定性资料,分别用(X±s)、(%)表示,采用SPSS22.0软件实施统计学处理,观察反应强度,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格1。

2.2血脂水平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与HDC明显低于对照组,LI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格2。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特征主要有运动障碍、偏瘫、意识障碍、昏迷以及吞咽困难,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该疾病主要因患者动脉或静脉闭塞而导致脑组织出现缺氧,促使神经胶质与神经元出现变形以及坏死,进而导致脑实质出现软化以及坏死的情况,最终导致患者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体内血脂水平出现异常,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他汀类药物在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展开治疗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防止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并治疗胆固醇血症,进一步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实施他汀类药物治疗,能够有效促进一氧化氮合成酶生成,提高缺血半暗带血流的灌注,并对患者体内血小板的凝聚有良好抑制作用,更好地降低血流粘滞情况。且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维持粥样斑块的稳定性,进一步改善内皮细胞血管的舒张能力,有效调节患者血脂水平。阿司匹林属于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具有抗炎、镇痛等效果,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展开治疗过程中能够对血小板环氧化酶产生抑制作用,从而更好地起到抗血小板的效果,以及能够有效扩张患者的血管,并改善患者体内供血能力。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实施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治疗,阿托伐他片能够有效调节患者血脂水平,更好地扩张患者血管,而阿司匹林能够释放氢离子,破坏膜蛋白结果,有效防治患者血管内斑块脱落,更好地减少血小板聚集,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实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具有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实施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血脂水平,增强患者生存能力,更好地提高对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晓芳.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20,26(2):203-205.

[2]周佾龙,杨韶华.探讨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效果[J].海峡药學.2019,31(2):224-225.

[3]刘睿罗志敏,陈蓉.丁苯酞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9,25(12):84-86.

[4]王建辉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应用他汀药物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3);21-22.

[5]吴川杰宋海庆,王玉平,吉训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应用原则[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7,14(12):669-672.

[6]姜博陈熠~飞,陈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经联合用药治疗效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4);153-156.

[7]余敏.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人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6):65-66.

猜你喜欢

缺血性脑血管病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45例临床观察
阿托伐他汀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二级预防和干预效果评价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老年后循环缺血中的检查意义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特点分析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在急诊绿色通道下采用血管内介入灌注的临床疗效
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侧支循环功能不全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