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视野里的《金瓶梅导读》

2020-07-28宇文晓健张晶晶

博览群书 2020年6期
关键词:白话西门庆金瓶梅

宇文晓健 张晶晶

《金瓶梅》是中国白话长篇小说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明人将其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奇书”,清人更称其为“第一奇书”。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冯文楼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与青年教师冯媛媛合著的《金瓶梅导读》(以下简称《导读》),对《金瓶梅》这部旷世奇书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与解构,以便引导读者更好地读懂这部“世情小说”,理解它所展示的欲望膨胀、幽暗复杂的人性以及政商勾结、黑暗腐败的世风,兼具通识性与学术性。

内容架构

《导读》一书既有对《金瓶梅》小说基本问题的分析和时代背景的宏观解读,也有对书中诸多人物的具体分析,还有对重要学术命题的讨论。

一,对小说基本问题的分析。作为对经典作品的导读,《导读》开篇即论述分析了《金瓶梅》一书的性质、作者、成书、版本、书名寓意等古典小说研究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既是了解《金瓶梅》的入门须知,又是进行《金瓶梅》学术研究的基础问题;它们属于中国小说学、中国小说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只有了解了这些基本问题,学习者才能形成理解这一经典著作的基本知识坐标,得探这一经典著作的门径。

二,对当时社会的宏观考察。如果不了解小说作品的时代,不首先进入那个时代,就不能理解小说中人物、情节的设计安排,也就不能明白《金瓶梅》何以产生。在《导读》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这一宏观时代的考察,既抓住了当时正处于变迁中的政治经济结构,也注意到了社会风习。

鲁迅先生将《金瓶梅》定性為一部“世情小说”,因而《导读》主要从“世相”和“世风”两个角度入手,对小说中描写的当时中国社会现实进行分析。

“世相”方面,《导读》重在从社会政治角度,揭示《金瓶梅》表达的时代面向。例如,作者认为当时的政治生态环境孕育出了西门庆这样一个亦官亦商、官商两栖的“混血儿”,可见,“钱能通神”。“权钱交易”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政治生态,西门庆的功名就正是通过送礼得来的,西门庆派人押送生辰礼物,上京为蔡京贺寿。蔡京送给西门庆的官衔是“金吾卫衣左所副千户”。西门庆发家致富的主要手段是“奸巧”。西门庆本为清河县的破落户财主,开着生药铺。西门庆的致富,首先在于娶妾,孟玉楼和李瓶儿携物出嫁,给西门庆带来了财富。此外,西门庆做官以后,在公门权力的保护下,既获得了生意上的优先权,也利用朝廷政策的漏洞,采用不正当手段牟取暴利——偷逃关税、早获盐引、放高利贷等,真可谓“富贵必因奸巧得”。

“世风”方面,《导读》重在从社会风习角度,引导读者理解原著所呈现的人情世故;指出《金瓶梅》对“时俗”的揭示,已进入到日常生活乃至风俗习惯的各个层面,清楚地展现出社会伦理及人情世故的时代变迁。例如,“四贪”(酒气财色)之风盛行。社会中,对金钱的崇拜现象严重。如“有钱能使鬼推磨”是西门庆对钱的功能和价值的看法,办事靠钱,做官靠钱;性关系被商品化、金钱化;李瓶儿之所以赢得众人的好评,其中也不乏她以钱收拢人心的因素。

三,对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导读》全面而深刻地分析了《金瓶梅》中的各类角色,更有利于读者理解小说人物。例如,对潘金莲、李瓶儿的分析:作者将潘金莲的一生概括为一个身体的寻找、展现与失落的过程;并在“性征”的改造方面,将潘金莲、李瓶儿对比并举,潘金莲存在一个被“阳性化”的过程,李瓶儿存在一个被“母性化”的过程。在这样的分析中,展示了二人的特点、命运,以及男性对女性的性别设计与文化建构。再如,将庞春梅与吴月娘放在一组,是因为庞春梅虽然一开始在西门庆家是侍女,但是她后来离开西门庆家,取得了“夫人”的名分,与吴月娘社会地位、家庭地位类似。如此安排,将二者放在一起,更能突出原著“世事无常”的想象。

四,对重要命题的解读。在《导读》中,作者对若干重要命题进行了解读,如:用“身体叙事”的理论,从学术的角度分析《金瓶梅》中的性描写;以因果报应的设定,在“人性恶”论的基础上,分析为欲望制码、为人心设限的问题;从“因袭”“矫正”两个方面分析《金瓶梅》与《红楼梦》的关系;从不同角度分析《金瓶梅》在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史上的“里程碑”意义。这些命题本身有很大的趣味,同时又极富学术意义。

关于这些重要问题的讨论,以及所涉及的研究未竟的命题,对读者进行拓展研究极富启发性。例如,《金瓶梅》是中国古代白话长篇小说的一座“里程碑”。关于《金瓶梅》的“里程碑”意义,《导读》从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金瓶梅》是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整部作品具有独创性,具有个人独立创作的性质和价值;是第一部以个人家庭为生活描写内容的白话长篇小说,它突破了往日小说的格套——聚焦军国大事和英雄人物,描写内容下移,而把视角专注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是第一部“写实主义”的白话长篇小说,运用了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对生活场景和人生样貌如实描写,具有“破除遮蔽”的意义;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从讲故事向写人物转变的白话长篇小说,具有刻画人物的转向,有些情节,专门是在刻画人物;是第一部从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转变的白话长篇小说,其故事的展开并非按线性结构进行简单讲述,而是在故事的开展中,有多条线索,而且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络;是第一部用纯熟的原生态白话作为基本语言的白话长篇小说,其基本脱离了“说话”的格式,转变为了专门的书面叙事,而且人物语言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点;语言运用变化也暗含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金瓶梅》的这些特点与意义,与西方“小说的兴起”情况有类似的地方。在18世纪的英国,小说在西方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类型兴起。小说对普通人日常生活有深切的关注,普通人的信念和行为有足够充分的多样性;读者大众的队伍有了相当大的扩展;小说有着“形式现实主义”特征。这些都从不同侧面说明了《金瓶梅》这部小说具有现代小说的特点。《导读》用现代小说理论来解释中国古典小说。同时,也说明中国传统小说与中国现代小说之间并不存在断裂。

以上内容便构成了《金瓶梅》导读与研究的有机整体。作者既对以往的《金瓶梅》研究作了一定的总结,又开拓了新的理论资源、观照视角、阐释方法。对读者阅读、理解《金瓶梅》原著具有工具性、启发性的意义。

论述与研究方法

文本解读是一切文学作品研究的起点,作为一本别具方法论意义的著作,恰当而有独特意义的论述与研究方法,对文本解读意义重大。

一,文本内外:从文本词句探究文化历史。作者关注小说文本中的词和句子,以其突出的文本解读能力,抓住关键性词句,探幽索微,钩沉文本这一虚构世界背后的真实世相。

例如,作者通过“富贵必因奸巧得,功名全仗邓通成”“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四贪”“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等词句,评析小说中社会的“世相”“世风”。“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二句,一次出现在第八十回,一次出现在第九十五回。西门庆死后,家庭分裂,妻妾离散,其原来一帮兄弟的态度,令人触目惊心。他们立即换了一副嘴脸。“世态炎凉,人心冷暖”竟到如此地步。在晚明,商品经济发达,传统的“古道热肠”变成了“市道冷漠”,少了亲情之念、朋友之伦,一切唯金钱是从,一切唯利益是图。“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这两句话,恰好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人情世风,展现出普遍的处事原则。

作者通过关键词句,破解其中深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所指。如此在切合文本实际的基础上,可以真切地进入文本中所塑造的虚拟世界以及文本产生的历史世界。

二,以今观古:经典重释的当代立场与现实关怀。作者认为:“如果失去当今的视角,其解读或将陷入文本的叙事之中,难以拔出;或类似于盲人摸象,不得全体,更缺少一种宏观的视野和理论的高度。”以当今的视野观照文本,某种程度上可以跳出局限。

例如,《导读》对“四贪”现象的分析,引用的是张灏对当代中国思想危机——“精神迷失”的论述,其特征是“道德迷失”“存在迷失”“形上迷失”三个层面同时并存。这种迷失,主要通过比喻之“药”和真实之“药”、金钱拜物教、相面与卜卦等形式来表现。“四贪”就是对此精神危机的揭示,就是观照世风的窗口。

三,理论概括:概念的使用和演绎。作者认为如果学术研究没有概念的使用和演绎,将是经验性的描述。问题、研究概念化有助于系统知识的建立。概念的使用,可以增强论述的理论性和穿透力。

例如,对于《金瓶梅》中的“性描写”,《导读》以现代理论——“身体叙述”进行学术分析;通过分析身体行为揭示晚明时人的生存情状,并延展到探讨性别社会文化的建构。性描写是《金瓶梅》的一大特点,也是该小说最受诟病之处,《导读》以“身体叙事”来指代性描写;指出小说作者以一个“偷窥者”(王德威)的角色,对性主人公的身体行为作了详尽的描绘,借此展现了晚明时期人之感觉性的生存情状和脱离精神监禁之后的快适追求。在“身体叙事”的背后,《导读》作者揭示了一种男性中心主义的叙事立场和文化视角,它既表现在对女性“性别”的道德归罪上,也表现在对女性“性征”的文化改造上。概括而言,作者指出身体既是一个感性的场域,身体又是一个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制造了身体。

以上,作者的研究视角,以及对现代文学理论、跨学科理论的运用,并非单纯求新,而是紧紧抓住了方法和内容的契合点,在把握学科前沿的情况下,融合中西研究方法,拓宽了对《金瓶梅》的阅读与研究空间,加深了对《金瓶梅》的理解层次。

可视的叙事:插图与封面设计

《金瓶梅》是一部古典小说,《导读》是兼具通识性与学术性的名著导读作品,其气质应该是古朴而不失典雅,通识而不落浅薄,生动而不乏学理。基于此,《导读》的插图,摒弃了现代彩绘图等,所用配图全部选自明清《金瓶梅》绣像本的版画插图。

《新刻批评绣像金瓶梅》崇祯武林版画中的版画是众多徽派名工通力合作的小说版画佳作。《金瓶梅》中人物众多、情节曲折,镌图者在对图书内容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把豪门显贵的家庭生活场景及享用的物品等,以写实的手法一一刻画在图版中。这本书共有200幅版画插图,皆是匠心独具、别出机杼的佳作。在明末小说版画中属于最细密繁复而又富于变化的一部。至道光年间,《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是根据崇祯本演变而来的,其插图版画的特点是图特别丰富,质量较好——“图版宏富,尚可一观”。

《导读》所选的配图来自以上所述的版画,所选的配图版画镌刻刀锋流畅,线条细密,人物造型自然,环境设计生动,重视情节刻画。配图具有古朴感,契合全书的气质。《导读》选取的叙事式图像——版画插图,用静态的画面,表现了运动的最高潮。如此就把读者置于正在观看的图像所表现的“文学故事事件”的目击者位置上。在这样的配图安排中,在作者的文本解读下,《导读》带领读者进入了《金瓶梅》的世界、进入了明代社会。

《金瓶梅》是一部意蘊丰厚的经典之作,囊括了当时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和世相百态,生动呈现了一个沉溺于金钱、地位和欲望的社会。它反映时俗,暴露世风,洞察社会之隐微及人性之幽暗,为我们打开了认识社会和人性的窗口,在当下仍有警示世人的现实主义价值。冯文楼、冯媛媛合著的《金瓶梅导读》,厘清了作品呈现的社会发展脉络,解析了俗世文化景观,不仅指引读者回到经典,读懂《金瓶梅》以文学之笔塑造的世界,而且运用现代文学理论,重新审视了《金瓶梅》对人物和社会的塑造与反映,发掘了作品的艺术之美。更重要的是,作者以敏锐的问题意识,中西融通的开阔视野,启发读者批判性地阅读《金瓶梅》,为经典重读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宇文晓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现任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张晶晶,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硕士,现任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编审。)

猜你喜欢

白话西门庆金瓶梅
家乡的土白话
《金瓶梅》里的水产:餐桌上的游龙戏凤(下)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童谣声声唱出美好未来
Kiss and Ride
1949年后《金瓶梅》的几次出版情况
西门庆亦曾萌萌哒
西门庆的爱情观浅议
被视为“禁书”的《金瓶梅》将出版
西门庆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