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

2020-07-27李凯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 2020年5期
关键词:国家形象软实力新闻传播

摘要:在整个国际视野范围内,公众对于某个特定国家整体性的综合评价被称之为国家形象,其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部门,即以国际为背景的大面积感知传递。本文笔者基于国际新闻传播的视角,对国家形象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闻传播;国家形象;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D822;G20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4-12

作者简介:李凯(1996- ),男,本科,研究方向:新闻。

国家形象的塑造与维护一直以来都是各國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的工作,开展此项工作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国际新闻传播。放眼当前的国际形势,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国家要想实现健康长远的战略性发展就必须积极借助国际新闻传播塑造国家形象。

1 国际新闻传播中塑造国家形象的必要性

信息化时代在全球经济化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已悄然来临,各个国家在整体发展战略上也逐渐意识到国家形象塑造和维护的必要性,这一点在国际新闻传播中更为凸显,新闻报道的机制、内容对国家形象的“自塑”和“他塑”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与竞争白热化的发展,良好国家形象的塑造已经被多国规划到了国家发展战略中,对于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大国而言,通过国际新闻传播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提升离不开良好的国家形象,因为强大的外交是建立在良好国家形象上的,而通过外交才能更好地体现国际影响力[1]。除此以外,一国在国际范围里的声望也建立在良好国际形象基础上,拥有较好的国际声望才能有效改变一国所处的外交境地,进而加快实现政治目标的脚步。尤其是对于普通的人民群众而言,他们最先也最容易受到国家形象的引导,当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良好时,势必会吸引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注意力,甚至会让他们产生赞同和自豪感。

古人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从这句话的角度出发看待国家形象塑造问题就能显而易见了,一个国家只有在民心所向的情况下,基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拥有强有力的支撑,而这些支撑力都隐藏在本国事务处理和外交环节中。一直以来我国在国际上塑造的都是友善、平等、和谐的大国形象,不断地将具有中国风的传统符号和中国制造等展现于世界舞台,愈来愈多的国家也开始接受、欣赏并深深喜爱上了我国的大国形象。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国家新闻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上发挥着一定程度的决定性作用,但当前我国在国际新闻传播发展方面并未做到全方位的维护国家形象,仍然存在些许漏洞让他国通过新闻报道对我国形象认知产生了误解。这一点尤为明显的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新闻传播中,往往会因为国家形象塑造和维护问题出现矛盾,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难免会出现一些批判性语言或者失实言论,因此在已有的很多新闻报道中始终存在内容粗浅、言论有限甚至还有消极负面的新闻传播问题,极大地阻碍了良好国家形象的建立与展现。

2 基于国际新闻维护国家形象的对策

2.1 全面调查并分析国外受众的习惯偏好

提升国际新闻传播的有效性,就需要进一步的掌握国际新闻受众的信息取向、接受习惯以及兴趣偏好等。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每一位国际新闻媒体人要做好定期的国外受众调研,以准确把握国际新闻传播规律为目的,分析国外受众对新闻的喜爱形势,定向的开展个性化报道,用国外受众接受度最高的方式开展新闻传播是自塑国家形象的良好途径[2]。社交媒体在全新媒体时代下已经成为分享和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互动性手机应用层出不穷,基于这一点,国际新闻报道工作者就需要了解国外热门的社交媒体,通过掌握其中的传播特定和规律不断探寻新型的新闻传播方式,避免传统新闻传播中的一稿多用,充分借助热门终端和应用提升国际新闻传播的有效性,要在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同时借助时代的优势,充分的将其利用起来,更好地为新闻工作服务,为良好国际形象的树立搭建有利条件。

2.2 致力于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一直以来,突发事件在新闻传播领域都是对受众具有超高吸引力的信息,而这往往也成为部分国家新闻媒体手中的“一把刀”,即抓住突发事件来诋毁、抹黑对手,损坏对方的国家形象。反观我国此前的一些重大社会治安事故不难得出教训,在我们没有一个良好完善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时,不免有一些不怀好意的西方媒体高举宗教的旗号在国际舆论场中做出不实言论,严重损害我国的国际形象。尽管这直接揭示了西方媒体对华深深的偏见,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显露了我国在国际新闻传播体系和策略上的不足。以“5·12汶川地震”为例,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及央视在内的多个重量级权威媒体都抢在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了全方面的报道,同时推出了一系列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汶川紧急救援》等,节目内容被国外媒体大范围的进行转播,这是一次典型的成功抢占国际新闻舆论话语权的事例。各大海外媒体大致都是从客观、正面的视角对中国事件进行报道,随之逐渐建立起了中国媒体以及中国政府负责人的国家形象。国际媒体新闻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面对突发事件,一定要基于真实和快速开展报道,尤其是权威性媒体一定要把握好第一时间对事件发声的时机,通过客观、真实的事件报道来占据主流信息的主导位置,更好的抵挡来自不实言论的攻击。

2.3 提升并完善新闻报道主动性和议程设置

在面对外媒报道的提问或质疑时,我国新闻媒体工作者要避免处于被动位置,对于与事实不符或负面言论要坚决驳斥,因为一旦让外国受众接受了负面言论就代表国家形象被不是报道进行了“他塑”,基于先入为主的道理,此后我国媒体工作者无论如何进行积极正面的报道都难以削弱或改变国外受众脑中先入为主的认识。针对这个问题我国新闻工作者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完善议程设置,二是牢牢抓住主动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播中国,让国家形象通过“自塑”得到提升。广大受众获取事件信息最直接的渠道就是新闻媒体,但目前仍有少许官员因不愿承担事件后果和责任选择性的掩盖真相,从而导致出现主流信息缺位的问题,这无疑给非主流信息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占领舆论高地,万千受众在谣言满天飞的情况下渐渐失去了对政府新闻的信任。此时是外媒最容易对事实进行扭曲报道,抹黑中国形象的时间空隙,一旦在新闻报道初期出现了主流渠道信息传播的不及时或不准确,都将大大增加国家形象受损、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可能性。有关政府部门以及新闻媒体机构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并维护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快速占领新闻报道先机,把握新闻报道主动性。

2.4 与国外媒体开展深入的合作交流和沟通

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事先全面正确的对一国历史文化及国情有所了解,就很容易在认识一国国家形象中出现偏差和误解,无法建立获得客观正确的认知。要想有效地避免国家形象误解问题的出现,国内政府部门以及新闻媒体与国外媒体建立深入的合作交流和沟通关系,比如进行联合采访报道、新闻工作人员的互动来访、面对外媒的提问要积极正面的回答等。国家形象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已慢慢成为组成国际竞争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国家利益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我国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需要塑造并维护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以便更加顺利地开展各项国际合作,在多元化的国际形勢下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基于过往的经验和教训,用长远的眼光做到统筹与兼顾,让内宣和外宣受到同样的重视,在提升国际新闻报道水平的过程中平衡“自塑”与“他塑”,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本国话语体系,另一方面还要将其与世界话语体系实现融合,将和平友好发展的中国展示在世界视野中,更好地为国家外交服务,加快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3 结语

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塑造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国际关系,二是本国新闻传媒平台本身的能力,要一并看重“自塑”和“他塑”,由内而外,由外而内的开展双向新闻工作,以此来确保国际新闻中国家形象的树立基础。总而言之,每一位新闻传媒人都要正确认知当下的新媒体时代,在积极面对和分析国际新闻传播发展问题的基础上,实施对应措施助力国际形象的塑造与维护。

参考文献:

[1]徐利兰,商敏慧.传播学视角下的国际新闻误读现象解析[J].今传媒(学术版),2018(10):9-13.

[2]陈庭强.浅谈如何在国际新闻传播中维护国家形象[J].新闻研究导刊,2019(01):245.

Abstract: In the whole international field of vision, the public'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a particular country as a whole is called the national image, which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untry's soft power, that is, the large-area perception transmission with the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news communication, the image of the country to discuss the relevant issues.

Key Words: News communication; National Image; Soft power

猜你喜欢

国家形象软实力新闻传播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传播力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