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萨特存在主义探索《刀锋》的生存主题

2020-07-27王静雨

文学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刀锋存在主义

王静雨

内容摘要:《刀锋》讲述了主人公拉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目睹了好友的死亡,并给他造成巨大打击,因此对人生感到迷茫,回国后,他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和和存在的意义,最后在印度教中找到了生存的真谛。这部小说具有浓厚的哲学意蕴,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自我存在意义的追寻。本文将以法国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让·保罗·萨特的存在主义为理论依据,从主人公的角度,对《刀锋》的生存主题进行探索。

关键词:《刀锋》存在主义 生存主题

1.《刀锋》及存在主义简介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英国当代著名的作家,被誉为是“20世纪用英语写作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毛姆的创作雅俗共赏,备受读者青睐,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外国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刀锋》是他在1944年创作的作品。毛姆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主人公拉里在一战中目睹了朋友的离世,这给他造成了巨大打击,回国后,他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开始了他令人匪夷所思的转变,最后在印度教中找到生存的真谛。在《跨越(刀锋):毛姆和印度哲学》中,尼基·格尼德·考尔·辛格指出,毛姆的《刀锋》是一本关于印度玄学的著作,他提出了许多关于生存的本质和神秘主义的深奥问题。

存在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哲学,它超出了单纯的哲学范围,波及西方社会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影响尤为突出。而让·保罗·萨特在研究基督教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白成体系的哲学思想——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他在1943年发表的《存在与虚无》,奠定了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体系。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萨特认为“存在是由人的行为所定义的。”人是自由的,但他们要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他的存在主义哲学其中就包括自由选择与责任。在这部小说中,毛姆展示了他笔下的主人公与存在主义者之间的相似观点,尤其是关于存在和个人价值的观点。

2.拉里的自由选择

萨特认为人是绝对自由的,不受任何束缚,它不断否定、创造、发展着白己,正因为人是完全自由地造就自己,从根本上说就是自由的。因为什么也决定不了他,他就只能自己做决定和选择,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创造着白己的本质,向未来的道路自我完善。存在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表现在选择和行动两个方面。只有通过白己的选择并付诸行动,他才能实现自由。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知道选择的重要性,按照自己的选择去行动,去承担生活的责任。

在这部小说中.艾略特认为生活的意义在于享受白己的名望和地位;伊莎贝尔认为物质生活更有意义;格雷更关心他的家族生意。他们都把自己的价值观建立在物质上,而不是精神上。按照其他人的观点或现代的标准,拉里回来后,应该找一份工作,有可观的收入,过体面的生活,他们认为赚钱是他的责任。但拉里有不同的看法,他没有把钱放在首位。他说,

“我可以靠很少的钱生活,我不介意睡在哪里,我对一天一顿饭很满意。金钱对你意味着自由;对我来说,它意味着束缚。”

人类生活在物质世界,或多或少受到社会习俗的影响。渐渐地,他们失去了白我价值和思想,只是为了迎合社会习俗。拉里的战争经历改变了他的想法,他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真正意义。所以他放弃了亲戚朋友的建议,也忽略了传统的标准。虽然他的选择看似疯狂,无法被他人接受,但他敢于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我价值。拉里选择阅读,通过阅读,他可以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知识,并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他还说他很满足于用知识获得现实。印度教徒也承认救赎可以通过爱和工作的方式获得。他们认为最高贵和最困难的方式是从书本上获得知识,因为它是人类最宝贵的能力。

他花了很多时间在图书馆阅读来寻找答案。最后,他通过对宗教的探索,找到了存在的真谛。在这条追寻真实生存意义的道路上,拉里做了无数个非同寻常的选择,正是一次次的抉擇,说明拉里是自由的,他可以摒弃一切外在因素而选择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也就证明了他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的重要性。

3.拉里的责任

萨特认为,人是绝对自由的,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承担全部责任。这部小说中的现代社会是荒谬的,主人公拉里面对荒谬的世界,他意识到他应该做出选择,采取正确的行动,过有意义的生活。在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拉里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开始时,拉里所承担的责任不是对别人,而只是对他自己,他在为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负责,而这个过程又是他的一次次自我完善,让他更接近他所要找的答案。首先,他对生命的本质重新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他困惑、质疑,拒绝工作,每天只是“游荡”。但他并不是放弃生活,只是在不断探索生存的意义,首先他选择了放弃物质生活,开始读书,想通过知识来充实自己,希望从精神世界中找到答案。从这本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获得了多少精神力量,

“你无法想象当我读到《奥德赛》原著时有多惊讶。它让我觉得我好像踮起脚尖,伸出手去触摸星星,我充满了兴奋。”

同时,他也做体力劳动。他相信体力劳动对他的智力活动是有帮助的,因为它可以暂时转移他对思考的注意力。当他在劳动时,他认为他的思想是白由的。一旦他完成了工作,他会因完成了某事而感到极大的满足。最后,他选择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这样他就可以在全国各地旅行,并在旅行中不断审视自己。他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和他的劳动经验使他更接近存在的真正意义。而他的精神境界通过学习印度哲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感到生命的精神是坚强的,并肩负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最终发现自己不应该离开这个世界,而应该活在这个真实的世界里,热爱这个世界的一切。所以他没有逃避正常的生活,他回到家去爱并去享受生活,也实现了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

虽然拉里迷茫地生活在众多的限制和困难中,但他并没有被现实打到,而是努力做出抉择,企图超越这些限制,成为有所作为的人。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他可以做出不同的适合自己的选择,可以说,他正是通过选择体现责任,承担自我责任,为了更好的自己而努力,也为了能更自由地生活在这个复杂和多样的世界。

4.拉里的人道主义精神

萨特认为,在现实世界中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纯粹的,而总是处于某种境况之中。通过某个人的选择,他牵连到全人类。这就是说,我们不仅对自己负责,而且要对一切人负责,这就是人的意义和价值。在这里,萨特把存在主义变成了一种人道主义。人道主义通常被认为是存在主义的一个基本主题。萨特认为人们不仅要对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还要考虑其后果对他人的影响。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拉里通过一系列的选择,实现了精神世界的白我完善,另外,文中他对朋友的救助,则体现了他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也证明了人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对他人也有意义的存在.是对生存意义探索的又一次升华。

文中拉里一共帮助了三个人,首先是格雷。作为拉里最好的朋友,格雷在遭遇家族企业破产后一蹶不振,而拉里的出现,让他的人生重新有了希望。拉里用印度所学精神疗法治好了朋友的头痛,给他带来极大的信心,不仅健康得到了改善,而且心灵得到慰藉。拉里不仅是格雷的朋友,同时也是他的精神支柱。文中苏赞娜作为叙述者的朋友,也讲述了拉里是如何给予她帮助的。她对拉里所做的一切感到感激,曾想嫁给他以报答他的恩情,但拉里拒绝了,他只是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不要求有所回报。另一个受过拉里帮助的人则是他儿时的朋友苏菲,曾经阳光的苏菲在遭遇家庭变故后也变得颓废,在拉里的拯救下,她也重获新生。就像叙述者说的,拉里就像一个天使,只是想无偿地帮助别人,他可以牺牲自己来拯救苏菲,而不在乎是否值得,这种无私的奉献是世界上最伟大的。

在拉里的世界里,他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不仅仅发现自己,也发现别人,肯定别人,尊重别人,从而发现自己的存在价值,而自己的这种存在价值,是需要别人作为参照和评价的。人无法评价自己,只有通过别人的介入,从而认识自己,肯定自己,也只有处在一个有众人构成的社会里,人才会发现自己活得更有意义。

5.总结

《刀锋》对个人存在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做出了深刻的描绘,它形象地向我们描绘了战后美国社会的普遍现象和大众的心理,主人公拉里对自我价值与生存意义的追寻更体现了战后人们的心理状态。毛姆笔下的世界虽然充满困惑甚至是荒诞,人们的生活虽然看似没有意义,充满虚无,但同时他坚信希望仍然存在。从萨特的存在主义角度分析,主人公拉里也给我们指明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那就是: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人们必须勇敢地面对现实,融人生活,在明智的选择下把握机遇,实现自我的价值并积极创造新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戴美红.论毛姆《刀锋》中幻灭人生与真实生存.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IOC01)

[2]方丽华,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IOC(3)

[3]韩红军.人生的抉择人世的感悟——论毛姆的《刀锋》.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IIC08)

[4]李天军.天使与魔鬼一《刀锋》的人物形象塑造及毛姆的创作心态,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C041

[5]卢云昆,自由与责任的深层悖论——浅析萨特“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概念,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1

[6]施为民.评萨特的“人就是自由”与“自由选择”.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IC03)

(作者单位:福建林業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刀锋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美学视野中的《罪与罚》
国家公祭日有感
更薄的RTX2060游戏本宏碁掠夺者刀锋500
卡夫卡作品中的黑色幽默创作手法
论电影《筋疲力尽》中的艺术创新
春天
伍迪?艾伦电影的存在主义特色
刀锋
雕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