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职业能力分析
——以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2020-07-27刘晓毅

辽宁高职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工程技术岗位技能

邓 音,刘晓毅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东 佛山 528216)

职业能力,亦称为综合职业能力。除了从事一门或若干门相近职业必备的技能,人们在工作生活中所展现出的科学思维和为人处事的态度也是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1]。然而,职业能力并不伴随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习得而自然形成,个体只有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将所学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才能形成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2]。职业能力分析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奠定基础,起到关键作用[1]。

分析涉及英语的职业能力,前提是分析教学需求。以我院(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课题组采用“问卷+访谈”的调研形式,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设计了该专业英语教学需求问卷,内容涉及英语与岗位相关性、对职业发展贡献度、岗位核心英语技能三个维度。结合问卷结果,以专家座谈、学生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需求情况。调查收到来自行业专家、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和专业教师的有效问卷24 份,来自学生的有效问卷148 份,覆盖环境工程技术专业高本衔接在校生人数的92%,较具代表性。通过调研,了解到英语与环境工程技术类相关岗位的关联度较高,并且随着学历层次的提升,英语与岗位相关性增大。随着职位晋升,英语对职业发展的贡献度也随之凸显。阅读和翻译作为岗位核心英语技能,在教学内容中体现为行业概论性的英文介绍,以及英文技术文件、设备说明书等。此外,英文工作邮件信函写作,日常及工作英文口语交际也是重要的教学需求。

“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法,通常针对专业进行人才职业能力的分析,以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在英语教学供需调研的基础上,课题组借鉴这一方法,以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对英语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使“职业能力得以有层次地、清晰地表达,并且可评可测。”[1]一方面提高了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导向性,另一方面也为课程教学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一、“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

(一)“二维”

根据“二维四步五解”分析法的基本内涵,将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两个维度。专业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技能,包括能力构成中的技能和知识两大要素,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能力[1]。比如一名化验员“能够分析样品”,表明其具备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则指能力构成中的态度要素,与纯粹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关系,是可以迁移到其他劳动组织或者其他职业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促进人们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如一名化验员具备“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这一素养能促进其不断发展,并很好地适应新的岗位要求。

公共英语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应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然而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多元化,即便按照专业相关性、就业比重和适量性的原则,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时,一个专业也将对应4~6 个目标岗位[1]。以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有调研显示,该专业高职毕业生初始岗位包括环境工程业务员、环保运营操作员和环保设备维修维护技术员,目标岗位包括环保技术员和环境工程设计员等[3]。环境工程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所从事的就业岗位,尤以环境工程业务员为主[4],对他们而言,英语职业能力与岗位的相关性在涉外工作中尤为凸显。

根据英语教学供需调研结果,了解到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各岗位涉及英语的工作项目具备共通性,因此在对涉及英语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时,放弃以职业岗位为单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而以职业岗位群为核心,分析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英语职业能力,既提高了职业能力分析的效率,也利于岗位技能要求存在重合的不同专业实现资源共享。

(二)“四步”

第一步,确定以职业岗位群来划分工作项目。

第二步,根据供需调研结果,最终确定环境工程技术行业从业人员涉及英语的工作项目主要为四类——阅读行业概论性英文介绍,阅读英文技术文件、设备说明书,英文工作邮件信函写作,日常及工作英文口语交际。

第三步,每个工作项目按照内容事项细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比如第一个工作项目——阅读行业概论性英文介绍——可细分为学习行业相关高频词汇、学习篇章布局和了解行业动态三个工作任务。为了理解篇章,需要从词汇和篇章逻辑两方面入手,从而最终实现阅读的目标,即了解行业动态。工作任务是工作项目的具体呈现和落实。

第四步,明确完成某一任务需要具备的具体能力要求。

以上是针对专业能力的分析,接下来分析各岗位通用的职业素养。按照“二维四步五解”分析法,将职业素养细化为“沟通交流、数字应用、革新创新、自主学习、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责任(安全) 意识、外语应用、其他”十个方面[1]。对涉及英语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最核心的职业素养必然是外语应用。此外,无论书面或口头的沟通交流,均为岗位群涉及英语的工作任务必备之能力要求。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是创新能力[5],革新创新亦是实现对外技术交流和推广的能力要求。确定好重要的职业素养分类后,然后是将这三项职业素养分类进一步细化为职业能力点。

(三)“五解”

“五解”是指从五个方面解析完成工作任务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根据目标工作任务或期望的素质要求,从“需具备的技能、需使用的工具、能运用的方法、注意的工作要求、具备的理论知识”五个方面分解分析成职业能力。一般采取动宾结构的简短用语来表达职业能力[1]。在上述对专业能力进行分析的第四步骤,细化出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涉及英语的21 个职业能力点(如表1 所示)。

表1 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英语职业能力分析表

二、课程内容分析

从内涵上看,“二维”的职业能力分类实质上与能力构成的三要素(知识、技能、态度) 是一致的[6]54。专业能力对应知识和技能,职业素养对应态度。课程结构内容分析是指对该课程所对应的每个工作项目、工作任务或职业能力形成所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具体分析[6]183。因此,基于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英语职业能力分析,可进一步对英语课程结构内容进行分析。

利用“课堂内容分析的鱼骨图”(见图1),第一步分析技能,第二步对应技能形成要求,逐条分析知识。即首先确定要求学生会做什么,再根据目标明确学生要知道什么[6]183-184。通过英语课程内容结构分析的鱼骨图,可以确定课程结构表中的学习任务,即鱼骨图中间的“鱼骨”。这些“鱼骨”与职业能力分析表的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点对应。上下部的“鱼刺”,则分别对应完成每个学习任务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尽管没有在“鱼骨图”中标示出来,职业素养仍然是课程结构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职业素养的通用性,可用文字进行描述。即外语应用、沟通交流和革新创新。

图1 英语课程内容结构分析的鱼骨图

三、总结

以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在英语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英语课程结构内容,可见同一专业不同工作项目之间存在技能重合点。实际上,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使得不同专业涉及英语的工作项目之间也存在技能重合的现象。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比如词汇学习策略,可查字典、猜测和构词法等,作为教学内容,适用于所有以阅读为岗位核心技能的专业。

培养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的根本,既反映了社会需求对高职教育的客观需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7]。由于职业岗位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并存,由此带来职业岗位的“迁移”越发频繁[8]。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他们不但具备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还具备通用的职业素养,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因而,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9]。以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分析职业能力和课程内容结构,明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的课程改革思路[10],使学习者在关注语言意义的过程中自然产生二语习得,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促使课程与能力对接。通过分析,可以明确工作任务中技能重合的部分,为建设以岗位群为核心的教学资源库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工程技术岗位技能
高级技能
工程技术矩阵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画唇技能轻松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对磁浮工程技术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