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结合擀面杖滚压法治疗海岛居民臀中肌综合征疗效观察

2020-07-27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7期
关键词:擀面杖臀部针灸

舟山市妇幼保健院 浙江 舟山 316000

臀中肌综合征又称“臀中肌筋膜炎”,是针灸推拿康复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腰臀部疼痛病症。很多下背部的疼痛都是因臀中肌出问题而导致的,在所有导致下背部疼痛的肌肉中,臀中肌位列榜首。笔者运用温针灸结合擀面杖滚压法治疗海岛居民臀中肌综合征,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针灸推拿康复科门诊就诊的臀中肌综合征的患者64例,根据患者首诊顺序从1到64编号,偶数编号分为观察组,奇数编号分为对照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共完成31例,1例因同时接受了其他治疗而剔除,其中男15例,女16例;年龄21~60岁;病程0.3~36.1月。对照组共完成31例,1例因故下海岛无法继续治疗而剔除,其中男14例,女17例;年龄22~60岁;疗程0.4~36.0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1]:①可在患侧臀中肌投影部位触及触发点或压痛点以及结节条索。而且根性刺激症状不明显,直腿抬高试验局限于臀部痛或为阴性反应。②行梨状肌紧张试验引起原疼痛加剧或局部疼痛,患肢单腿站立时也可出现相似症状。③原因不明的足踝部关节、小腿的不适与疼痛,或者虽有足踝部损伤病史但按常规长时间治疗后,效果不明显。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联合擀面杖滚压法治疗。治疗顺序为先温针灸,取针后行擀面杖滚压法。温针灸疗法:①针具:针具采用佳辰牌针灸针,用3寸针(0.35mm×75.00mm);艾条:采用江苏康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20mm×25mm艾条。②取穴:居髎、环跳,臀部阿是穴。③操作方法:嘱患者取俯卧位,并充分暴露治疗部位。医者用左手寻找定位患部的居髎、环跳二穴以及压痛点或条索状结节点,即“阿是穴”点,以爪切固定穴位。穴位局部用75%酒精常规消毒,用3寸(0.35mm×75.00mm)长佳辰牌针灸针,直刺,深度2.0~2.5寸,均施小幅度提插捻转手法,使针下有沉紧感,以患者自觉舒适的酸胀感为度。取康美牌艾条一段,套在针柄之上,使艾条距皮肤2~3cm,再点燃艾条下端处开始施灸。以患者有温热感自针体传到穴位皮肤深层为宜。可在温针灸处置一硬纸片,稍减火力,以防患者烫伤。待艾条燃尽后取针。擀面杖滚压法操作方法:术者站在患侧,双手握着擀面杖两端的把手。①患者取俯卧位,在小腿前方垫一薄枕,使小腿呈半屈曲位。术者双手使擀面杖在腰骶部及大腿后方之间做来回滚压6~10次。②患者取健侧侧卧位,患侧朝上,患侧膝关节屈曲,两膝关节间垫一薄枕。术者双手使擀面杖在臀部外侧及大腿外侧之间做来回滚压6~10次。注意事项:治疗时应控制力度,不能让患者感到疼痛。

2.2 对照组:仅采用温针灸疗法治疗,针灸方法同观察组。

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法(VAS)[2]进行疼痛评分。

3.2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治愈:症状消失,臀部臀中肌部位无压痛及肢体远端放射痛。好转: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一般性的生活和工作无明显疼痛,只在触诊时有压痛以及肢体远端放射痛。无效:症状加重,或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

3.3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所得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多个样本均数比较及两两比较q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治疗后1.19±1.01*#1.29±0.78*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31 31治疗前2.26±0.77 2.45±0.81

4 体会

臀中肌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痹证”“伤筋”“腰腿痛”的范畴。因风寒湿邪侵袭、劳损外伤或劳逸体虚等因素,使筋脉失养,局部经络气血痹阻不通,而致腰臀痛及同侧肢体出现酸痛不适、肿胀僵硬、麻木发凉等症状。《备急千金要方·明堂仰侧》中曰:“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由于舟山群岛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口南侧,四面环海,具有潮湿的地理环境特点,以及夏季多台风、冬季多大风的气候特点,居民更易罹患本病。

本病临床上多用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通过活血散瘀、舒筋通络的方法改善症状,但因臀部肌肉较肥厚,手法难以触及,且舟山海岛居民多寒湿体质,针灸散寒祛湿力量稍显不足,故起效缓慢,治疗周期长。《素问·痹论》云:“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指出寒邪阻滞经脉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因素,“寒者热之”,使用热攻之法能缓解之。温针灸借助灸法,温热体外针柄,使针刺与艾灸结合,具有针的刺激和灸的温热的双重作用,通过治疗可温通经脉,行气活血,散寒止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病变部位血供,促进损伤修复。取穴居髎、环跳,臀部阿是穴。《玉龙歌》曰“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二穴认真攻”,环跳、居髎二穴,同属足少阳胆经,为治疗腰腿疼痛之要穴。臀部阿是穴即以痛为腧,臀中肌综合征臀部阿是穴处往往可触及局部条索及硬结。《医宗金鉴》载“损伤之证,肿痛者乃瘀血滞凝结作痛也,筋伤之后又有弛纵卷挛翻转”,指出损伤后可有瘀血停滞,发生扭曲、松弛、错位、挛缩等病理变化。《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云“以痛为腧”,故针刺阿是穴可直达病所,调畅气血,疏通经络,达到松解局部痉挛的软组织的目的。

擀面杖滚压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针对性强的特点,尤其适用于臀中肌综合征,由于本病患处肌肉位置较深,其上覆盖有臀大肌,肌肉较为丰厚,不易触及。擀面杖滚压法的操作方法以顺着肌肉起止点方向滚压为主,可起到很好的解除肌痉挛,延展肌纤维的作用,同时因滚动时很少向下垂直用力,可避免医源性损伤。《医宗金鉴》云:“按之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郁结之肿。”可见滚压法有散瘀、行气、通郁之作用。另外,由于擀面杖滚压法的作用力更渗透,可使患者产生较强烈的酸麻胀痛的得气感。《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可见“得气”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擀面杖滚压法得气感强烈,也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温针灸结合擀面杖滚压法可温通经脉,行气活血,松解瘢痕及粘连,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痛觉。该方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擀面杖臀部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对称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手到病除
激活臀部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巧用擀面杖治落枕
自黑达人
kmn全新的多彩擀面杖
最有型的擀面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