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体育对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调查和分析

2020-07-26郭君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1期
关键词:体质健康学校体育影响

郭君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整理分析法等对镇中心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对学生BMI、肺活量、50米跑 、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50米*8以及视力状况等这几项数据指标的分析,针对镇中心小学小学生存在的体质健康问题,提出必须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学校体育,保证学生一定量体育锻炼时间,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以改善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关键词】学校体育;镇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

引言

学生是学校体育过程构成的基本要素,学生是学校体育的对象,又是学校体育的主体。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潜能、学习积极性、认知能力直接制约与影响学校体育的效果和质量;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全面发展体能、提高机能水平、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以镇中心小学为例,通过对学生的各项体质健康检测项目:BMI、肺活量、50米跑 、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50米*8往返跑和视力状况进行分析,了解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存在的体质健康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措施,以改善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1.体质健康的定义

体质指的是人体的质量,它是人体在先天的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发展、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包括人体的体格、体能、生理机能、适应能力和精神状态等内容的发展水平。

体质健康的标志主要是:

(1)身体健康,主要脏器无疾病。

(2)体形态发育良好,体格健壮,体型匀称。

(3)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机能。

(4)有较强的运动能力和劳动工作能力。

(5)心理发育健全,情绪乐观,意志坚定,有较强的抗干扰、抗刺激的能力。

(6)对自然和社会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2.学生体能发展的主要特点

体能,即运动员身体素质水平的总称。即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包括与健康有关的健康体能和与运动有关的运动体能,可以说体能是体质的体现。各项体能发展敏感期:

通过表1,可以看出体能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和性别,差异。男女学生体能的发育速度不同,表现出明显的波浪性和阶段性。在体能发展过程中,不仅存在一个连续的增长速度较快的时期,而且还有一个体能发展的敏感期,即体能增长较快的的年龄阶段,称为体能发展的敏感期。各项体增长的速度有快有慢,出现高峰期的时间有有早有晚,因此各种体能的发展的顺序也是有先有后的。另外通过表(1)可以看出,体能各项指标发展敏感期都在小学阶段。因此改善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小学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时期。

3.研究分析

3.1镇中心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研究分析

经过对镇中心小学217名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实际调查测量,现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获得数据对镇中心小学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研究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结果显示:是镇中心小学2015学年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测量获得的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统计表。全校有217名学生(男生117名、女生100名),大多数学生达到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针对每项指标进行分析,如下所示:首先 BMI(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亦称克托莱指数, 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BMI=体重(千克)/身高(米)?),它通过体重与身高的比例关系,作为相对体重或等长体重反映人体的围、宽、厚度以及机体组织密度,又称作肥瘦系数。它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身体的充实度,指数越大相对体重越大。通过表2的比值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生长发育存有严重问题。一到六年级每年级都有接近20%的学生没有达标,反应出这部分学生的发育水平达不到正常值。通过调查得出学生BMI不达标,基本是由于身体肥胖造成的,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学生的体育运动时间不够充分,身体得不到锻炼。

(1)镇中心小学学生的视力状况。当今社会对学生的视力情况十分关注,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8.5%。三年级近视率比较高,达到了11%,其他年级近视率也比较高。通过调查分析,导致小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①作业做的太晚,睡眠不足。②过度地看电视、玩电脑;③学生做眼保健操不认真,动作不规范。④学生家长对孩子期望质过高,小学毕业都想升入好的初中,在家学习时间长,户外活动时间少。

(2)镇中心小学开设的体育活动情况。学校通过体育课和各项体育活动(如:大课间活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冬季长跑活动、课外文体活动、乒乓球、跳绳、拔河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确保了学生每天1小时的锻炼时间,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

除结果显示镇中心小学的课外活动除乒乓球,跳绳、以前课间操外,每周三下午设有少年宫活动,活动内容比较丰富,包括乐器队,剪纸班,钢琴队,还有象棋兴趣小组,田径队。但是田径队的人员大都是六年级学生,且由体育教师选取队员。经过调查了解到对于一些体育设施使用情况,学校因为怕学生出现危险,担心安全事故的发生,严禁学生接触一些体育设施,如单杠、双杠、云梯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另外,课间操的活动太过单调,只是围着操场慢跑,很多学生都对这有着一定的不满情绪;还有,学生的体育课基本集中在下午第三节或者下午,而且上课的内容有些单调,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如一年级二年级,体育课根本不会受到重视。

4.结论与建议或措施

通过以上研究分析,了解到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存在的体质问题,通过对学生BMI、肺活量、50米跑 、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50米*8和视力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在BMI、肺活量以及耐力速度方面不合格率较高,不容忽视,其中体质检测中成绩最好合格率最高的是一分钟跳绳。另外学生的近视率较高,尤其是三年级,达到了11%近视率,需要教师注意,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要提醒学生爱护眼睛。课外活动方面,镇中心小学的课外活动开展项目很多,达到了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但是都是低体能的运动项目,如乒乓球、課间操慢跑等,这些运动项目根本达不到锻炼身体的运动负荷。

通过以上研究分析,镇中心小学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多数达到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但是也存在相当一部分同学无法达到正常指标且身体机能水平很差,因此需要积极开展学校体育,针对镇中心小学开展学校体育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看法和建议:

(1)让小场地发挥大用途;教师开动脑筋,利用有限的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课,保证学生课堂的活动量以及负荷量,同时学校在排课时注意合理安排时间,灵活排课,改变以往旧思想——体育课只能安排在第三节或下午上课的规律,让学生拥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

(2)加强家长认识并了解到学校体育对学生的益处,与学生家长共同搞好学生体育运动锻炼;改变一些家长观念,让家长知道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我们可以把学生在校的体育锻炼情况告诉家长,使家长了解其子女的体质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顾渊彦.战后日本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变迁和发展新方向[J].全球教育展望(3),2001.

[2]:教育部关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http://www.moe.edu.cn

[3]:王华倬.中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史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7-37.

[4]: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77.

猜你喜欢

体质健康学校体育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影响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分析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