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寒地城市街头开放空间使用后评价(POE)应用研究

2020-07-26胡家骏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1期

胡家骏

【摘  要】街头开放空间作为承载人们日常休闲活动的场所在城市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POE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市大松北地区街头开放空间规划做了实地及网络调查并进行相关研究,通过对直接获得的、真实有效的信息做汇总分析,进而提出合理建议,以期对寒地街头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POE;街头开放空间;寒地城市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调查对象

在综合考虑区位、规模面积、类型的基础上,选定哈尔滨科技创新新城广场、政府北部街头绿地、润福公园、江湾路天元街交界处街头绿地、江湾路松北大道交界处街头绿地、湖滨小镇前街头绿地及广厦学院前街头广场为主要调研对象。

1.2调研方法

为使调研数据真实有效且对研究对象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笔者分别于冬季、夏季及工作日和双休日对各个街头开放空间进行了多次调研。本次问卷调查采用现场和网络方式进行,共发放 320 份问卷,回收 314 份,其中现场回收的有效问卷 152 份,网络回收有效问卷148 份,共计 300 份。

2.街头开放空间使用情况

2.1街头开放空间使用者属性分析

如图1所示,现场问卷调查对象中 45 岁至 65 岁之间及大于65歲的街头开放空间使用者占很大的人群比例,而在网络调研问卷中12岁至25岁及25岁至45岁的人群比例较大。

如图2所示,实地调研问卷显示早晨时段活动人群的比例比较大,其次是下午时段。而在网络问卷的调研显示中,早晨和傍晚活动人群的比例几乎不相上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网络问卷偏年轻化的问题。

2.2街头开放空间使用者游玩时间分析

如图3所示,中老年以其年龄结构与生活状态的特殊性,成为了街头开放空间较为固定的使用人群。而在网络调研中以青少年为主体的街头开放空间使用者则以“一年几次”的选择为主,体现出街头开放空间对青少年吸引力不足。

如图4所示,使用者大多选择停留 1~2h,街头开放空间的整体使用效率不高,空间使用强度不充分。

2.3街头开放空间设施提升

如图5所示,街头开放空间使用者在一定程度上选择趋同,室内运动性活动保持着一致性,网络调研中街头开放空间使用者最希望增加表演等观看性活动,满足多元化需求。而实地调研中,街头开放空间使用者对跑步等户外活动及打球等场地活动的增设渴望较强烈,显示出比较高的积极性。

如图6、7、8所示,在趣味性、体验性、参与性较强的活动类型中,网络调研数据显示出更高的比例,而对于学习性、静态的活动类型中,实地调研数据的比例会略高于网络调研数据。

3.结语

通过调研数据的总结与分析可以得知,青少年虽然不是街头开放空间的主要使用者,但在调研问卷数据统计中却对街头开放空间的使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渴望增加开放性的活动空间来满足其文化与娱乐需求。同时,街头开放空间的使用者使用空间的时间及频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峰谷波动。要解决时代建设背景下街头开放空间设计服务功能不足及缺乏规划设计引导等诸多问题,需要打破街头开放空间只能提供街头绿化美化功能,忽略文化娱乐功能等其他公共服务职能的固有思维。

参考文献

[1] 石金莲,王兵,李俊清,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评价 (POE) 应用案例研究—以北京玉渊潭公园为例[J],旅游学刊,2006年第2期,P67-70.

[2] 徐苏宁 . 创造符合寒地特征的城市公共空间——以哈尔滨为例 [J]. 时代建筑, 2007,06:27-29.

[3] 冷红,郭恩章,袁青 . 气候城市设计对策研究 [J]. 城市规划, 2003,09:49-54.

[4]袁青,冷红. 寒地城市广场设计对策[J]. 规划师,2004,(11):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