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女性文学作品女性社会身份认同差异

2020-07-26秦芳芳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1期
关键词:女性角色小妇人方舟

秦芳芳

【摘  要】张洁的《方舟》与奥尔科特的《小妇人》分别是中国与美国优秀的女性文学作品代表作之一,而其中的女性角色更是为人们津津乐道。本文以社会身份认同为基础,从社会类化,社会比较,积极区分方面探究两部作品中形色各异的女性角色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社会身份认同;女性角色;小妇人;方舟

1.背景介绍

中国女作家张洁创作的小说《方舟》,其中的故事发生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彼时,举国上下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高,思想观念正在经受巨大的冲击。这个时代的部分女性如荆华、柳泉、梁倩一样,三人一起度过小学、中学时光,受过高等教育,领略过西方的平等观念,先后结婚,因为婚姻不顺,三人都听从自己的内心,与貌合神离的丈夫离婚了,在梁倩的房子里开始新的生活。然而在传统观念的统治下,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对离婚女性怀有敌意,因此,三人处处碰壁。彼时的她们敢于遵从内心,并正视婚姻关系,想用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证明男女平等。于是她们像男人一样走向社会,一边独立一边体验生活的磨难。

而美国女作家露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说《小妇人》中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后,社会转型,新旧更迭,女权逐渐发展壮大,马奇四姐妹与母亲安逸宁静地生活在小屋中,在经历由女孩到女人的蜕变。大姐梅格本想嫁个有钱人,但后来意识到幸福是建立在爱上,而非金钱,在经历过虚荣心理的折磨之后,在经历过与母亲姐妹的谈心之后,梅格选择嫁给不富有,但是很爱她的人,并实现自我经济独立;二女儿乔,最个性鲜明的一个女性角色,活泼大方,热爱写作,家里的贫困没有让她自卑,反而主动帮母亲分担责任,后来拒绝劳里的求婚,成为一位独立自主的优秀女作家;三女儿贝丝性格害羞腼腆,却在母亲去前线照顾父亲时,勇敢承担家庭责任,在后期面对死亡时,也毫不畏惧,坦然自如;小女儿艾米,颇有艺术细胞,作为最小的孩子,有一丝娇惯,但是即使在婚后,也依然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不放弃自己成为大艺术家的梦想,同时投身慈善事业。四个女儿性格迥异,个人特色鲜明,却都在不同的道路上诠释着作为一名女性,是如何发光发热,自立自强的。

2.小说女性角色社会身份认同对比

身份认同,此概念早期运用于哲学范畴,主要分为三种研究模式,一是以主体为中心的启蒙身份认同, 二是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身份认同, 三是后现代去中心化身份认同 。后来广泛应用于社会学与心理学。两部小说的女性角色独立向上,敢于冲破男权社会的枷锁,追求自我解放与自我追求,均有着极强的自我身份认同感,然而在社会生活中,却面临着不同的处境,体验者不同的人生,因此本文主要对比这两部小说的女性角色社会身份认同,探究其异同。

关于社会身份认同理论, 首先是Tajfel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他认为社会认同由三个过程组成, 它包括社会类化、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社会类化是指将对象、事件和人进行归类, 找出内群体和外群体的群别;社会比较是指将自己所在群体和其他群体在社会地位方面进行比较;积极区分是指在比较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群体的优势, 然后与其他群体积极地进行区分, 进而提升自尊水平[2]。两部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均处于特殊的社会背景,社会变革,思想激荡,女性独立意识增强,然而迥异的社会氛围,亲属关系处理以及工作环境,对中西两种不同环境下的女性角色产生了不一样的影响,依据Tajfel的社会认同理论,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又在社会类化,社会比较与积极区分方面存在些许差异。

(1)女性角色社会类化差异。在这两部小说中,女性角色在对自我进行类化时,多以外貌,身体构造,行为习惯等为基准。

在《方舟》中三个姑娘在审视自我时,会觉得自己的嗓音不像别的女生那样甜润柔媚,反倒跟像京剧里唱老生的或唱黑头的角色,沙沙刺刺的。会让男人生厌。于是她们将自己与娇媚的钱秀英这类女人没有划为一类。她们会像男人一样抽烟,一样喝酒;在下楼去领煤球的时候,会帮娇弱的女人们搬上楼。在荆华的潜意识里,她觉得女人若是都有运动员一样的胳膊,就不讨她的喜欢,更别提男人了;柳泉在能力学历样貌都不如自己,却会撒娇会谄媚的钱秀英面前,也显得手足无措,甚至觉得若是自己也是那样的女性,生活会更加容易;梁倩也曾为心爱的男孩精心打扮过,可是现在她却是苍白干瘪,横眉立目,甚至当时从监狱出来留的寸头也没有让她感到丝毫不适应。日渐男性化是她们对自己进行社会类化后的解决办法。

在《小妇人》中,当梅格和乔被邀请去参加加德纳太太的舞会时,梅格会为舞裙发愁,乔虽然不满各种对女性的教条,却也没有压制自己对美丽衣服的追求,她一直珍爱自己的黑围裙。在某种意义上,“围裙”也象征着女性,乔喜欢穿着黑围裙进行写作,证明她在类化时,是以自己的女性身份为豪的。而艾米在第二次与劳里相遇时,也以艺术家的眼光为自己挑选了简单时尚的白色丝绸舞裙。她們在社会类化时,是在有意保留自己的女性特色的。

《小妇人》中的女性角色以自己身为女性而自豪,积极展现自我的女性美,而《方舟》中的女性会以男性化标准来类化自我,认为回到女人便会陷入困境,她们在追求男女平等时,第一步便是将男性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作为自己的行为基准。在进行社会类化时,马奇四姐妹是以女性身份自居,而荆华三人则更偏向男性化。

(2)女性角色社会比较差异。在将女性群体与男性群体进行社会比较时,两部小说中的角色多集中于社会分工,社会地位,工作能力等方面。

在《方舟》中,荆华认为传统社会赋予女性的睡觉、生孩子、居家过日子等分工,自己都不在行,而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完全可以挑水,和泥,擦木屋上的缝隙;柳泉在公众场合,会低调到别人看不出自己是高学历女性,她开始“质疑自己的学历,希望自己学的是开汽车,这样也能挺胸抬头的‘工人阶级领导一切。”[3](p40)  而梁倩身为导演系毕业的高材生,却在拍摄第一步作品时处处求人,处处看人眼色,付出了无数心血和努力,最终人家对她的评价是她能完成作品完全是靠着她当军人的父亲的牌号,而非自我工作能力。最终,她们社会比较中感到深深的无力感,生活愈发力不从心。

在《小妇人》中,大姐本是一个愿望着嫁入豪门的女生,后来选择了不富裕却无条件爱自己的约翰,当时那个时代人们追捧的富家子弟已不是梅格的心仪对象;马奇姐妹建立“匹克威克社”, 办“匹克威克文选”周报, 姐妹四人都是这份社报的撰稿人;二女儿乔虽然也是男孩子化的角色,却从未放弃自己的写作梦想,不向社会妥协,最终成为作家,甚至在家境殷实,青梅竹马的劳里向自己表白时,毅然拒绝,并指出与自己不是同类人。

在进行社会比较时,荆华三人羡慕男性的社会分工与社会能力,虽然也在努力,但却潜意识里屈服于男性群体,例如柳泉在对她有非分之想的魏经理面前委曲求全;而马奇四姐妹却在母亲与的教导下不看他人颜色,不顾社会非议,让自己的女性能力与才华最大化发挥效用。

(3)女性角色积极区分差异。女性角色在进行积极比较时,应该是在发现女性自我优势的基础上,与男性群体进行积极区分,从而提高女性群体的自尊。

在《方舟》中,三人在离婚后,过着艰难的生活,还要忍受邻居的诽谤,在不断地摧残中,三人在内心深处也想过“做一个被人疼爱,也疼爱别人的女人”。[3](p10)  在某些时候,柳泉的念头则是“早先对于侮慢,抗争。后来心气耗尽,被人誉为李清照,才女又如何,最后为了生活,还不是再嫁一次。”[3](50) 而梁倩在周围人对自己不理解,不支持时,一味的迁就,根据他人的意愿反复修改开会的时间。

而在《小妇人》中,四姐妹则分别进行着自己的慈善事业,写作事业,贝丝在面对死亡时也是无所畏惧的,艾米也在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四人都在自己的领域,用女性的身份发光发热。

在马奇四姐妹顶住生活压力努力坚持梦想时,《方舟》中的女性却迫于社会压力,慢慢怀疑自己的能力,质疑自己的女性身份。在 《方舟》的结尾 , 女性们 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的男性而不是统称的“孩子”身上,希望他们成为真正 的男子汉时,女人们能够得到理解和抚慰。

3.结论

从社会身份认同方面来看,以《方舟》为代表的中国女性文学中的女性存在着疏离社会,逃避现实,自我过于破碎和断裂,缺乏具有完整人格的特点。在追求男女平等的过程中,用模糊两性差别的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们缺乏对自身性別角色的确立与自豪,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现代女性的完整人格。而《小妇人》中的女性角色,自我认知清晰,在与男性群体进行社会比较时,没有贬低自我,没有被同化,强调以女性身份发挥自己的优势能力与才华。

参考文献

[1]张淑华,李海莹,刘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12,5(01):21-27.

[2]叶蜀洪. 德国犹太作家作品中的身份认同[D].西南交通大学,2016.

[3]张洁.张洁集[M ]. 福州: 海峡文艺出版社 , 1986.

[4]奥尔科特.《小妇人》[M]。刘春英,陈玉立译,译林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女性角色小妇人方舟
洪方舟《战疫·长城》 《西凉鼓乐图》
林露露,你就是童话里那个天使
《小妇人》:多种面貌的女性力量
Recent Promo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Kun Opera
《小妇人》的写作特点探究
浅谈日本动漫大师今敏作品中的女性角色
谈莫扎特歌剧中的女性角色
猎巫运动与女性角色的情节设定
浅析《诗经》祭祀诗中的女性角色
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