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结构调整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对策

2020-07-26朱颖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

朱颖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时代的更新,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如何进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道重大的时代课题,本文围绕此展开相关论述。

【关键词】职业结构调整;中等职业教育;改革

引言

随着产业结构的深度变革,在用人市场上出现两方面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出现用工难、用工荒的问题,另一方面毕业生又找不到相应职位的工作,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就是缓解问题的方法之一。职业教育作为向市场输送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需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在现有的中职职业教育中开展改革,让职业教育与职业结构调整深度匹配和融合,这样才能好地促进学生就业,缓解企业用工荒的问题。本文围绕在职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如何进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开展相关论述。

1.在职业结构调整背景下进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高速运转,职业结构也在其中发生着深刻的调整,很多新型职业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传统职业逐渐走向没落,有的职业消失在现代社会之中,这是市场运作的结果,也是社会在不断发展的标志。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首先可以促进学生就业,确保社会稳定,如果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不匹配,学生毕业后就会出现找不到工作的局面,如果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会形成闲散劳动力,就会给社会治安带来威胁,以此进行职业教育改革,可以让专业与社会需求更加匹配,减少毕业生找工作的难度,增加就业率;其次可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本身职业教育就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场所,顺势而为的改革,可以让职业教育发展得更远;最后,可以促进社会的经济增长,职业教育改革后,可以给人力资源市场输入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支撑,更多优秀的人才的输入,就会刺激经济的增长。

2.在职业结构调整背景下进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

职业教育要进行改革就要有一定的目标作为引领,这样才能确保改革的成效和进展,让改革顺利开展下去,提高改革的针对性。改革的目标主要就是让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技术人才队伍,不仅促进就业,而且稳定就业,通过人才培养和应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3.在职业结构调整背景下进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法

在职业结构深化调整的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要进行改革,就要遵循一定的方法,这样改革才能有效地推广开来。

3.1政府加强引导

政府相关部门要通过市场调研、大数据等情况,对市场职业结构变化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为中等职业教育提出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让中等职业教育在统一的引导下,进行专业调配和设置,提高专业布局的合理性,哪些专业应该去除,哪些专业应该有所保留,哪些专业应该新增,政府应该给予一个统一的指导,首先,要设置专业设置审配、报备制度,对新开设专业要进行严格的审核,符合社会需求才能准许设置,在审核过程中,要邀请相关的行业专家、企业代表以及教育界人士,根据社会市场需求,讨论研究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实用性,通过多次研讨,才能确定是否予以设置,在审核过程中,避免出现专业的重复性以及学生就业率低下的问题,以此来规范专业设置的程序。其次,政府应该设置专业预警机制,预警机制就是通过动态分析判断,对专业设置中偏离或者脱离设置目标的情况进行预警,根据职业需求进行调整,淘汰过时专业,新增急需专业,起到动态监督作用;第三要设置专业评估制度,专业评估是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途径,很多地方专业评估系统不完善,致使专业设置滞后,政府应该引导行业、企业相关人员,形成评估小组,制定评估标准,对中等职业专业设置与市场切合度进行有效评估,促使专业设置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第四,政府要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学校、行业、企业的有效沟通,让学校能更快地掌握市场信息,进行调整,进而提高办学质量;最后,政府要加大投入,为中等职业办学提供基本的保障,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3.2发挥中等职业学院主观能动性

中等职业学院是改革的主体单位,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改革的发展,保证改革目标的完成。第一要做好人才调研和预测作用。做好市场调研是改革的基础,中等职业需要应该在自身所属的地方,从区域经济环境、地理环境以及自身的办学条件出发,进行区域性的市场调研工作,分析区域经济形势、发展情况,了解重点产业、支柱性产业、新型产业情况,通过理解分析市场用人导向,同时要观察当地其他中职院校发展情况,以此作为改革以及专业设置的依据,对自身发展做出相应调整,以便能更好地适应职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第二以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专业设置是在职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中职改革的重点,也是核心所在,进行专业设置必须以社会、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增加专业与他们的匹配程度,才能达到最终的改革目标,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要认清,需求是不断在变化的一个过程,随之生产技术也会随之而变化,这种变化是导致职业深层次变革的一个原因,作为中等职业学院要随时了解这些变化,紧贴变化中的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同时要考虑某种职业产业特点,对有些专业可以开展周期性的设置,让专业设置本身具有前瞻性,在设置过程中,还要考虑学生和家长的因素,将他们的需求也作为专业设置一个考虑要素。第三加强专业的集群建设,这是专业设置发展的一种趋势,中等职业学院要将相近专业设置为一个专业的集合,比如一些专业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基础知识相关,这些专业就可以设置为一个专业集合,专业集合的设置有利于优化校内外资源,让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有利于校园师资资源的建设,依据专业集合进行师资整合,提高专业教师的使用效率,提升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办学质量。

3.3提高企业、行业在中等职业院校改革中的参与度

首先要加强校企合作,这是一种现在比较流行的办学模式,也是利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举措。中等职业学院主要是为企业培养一线的技术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接近企业或者是参与企业生产的机会,才能掌握企业实操中的技术要点,毕业后才能为企业进行服务。校企合作就可以增加学生接触企业的机会,让学生提前熟练企业岗位中需要的相关技能,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缩短学校培养学生质量与企业岗位之间的差距,让学生畢业后能更快适应岗位要求。其次要鼓励行业也参与到中职教育改革中,国外就有很多类似先进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很多西方国家,以行业协会为平台,作为企业与学校有效沟通的桥梁,而且行业协会在中间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我国,让行业进入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本质还是让行业对中等职业从专业设置上、课程内容等方面,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当然让行业融入,还在探索阶段,它也是我们改革一项工作任务,在融入过程中,各方都有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加快融合的脚步,促进改革的成功。

4.结语

总之,在职业结构调整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有必要进行有效改革,改革的目标是让中等职业教育有更加美好的明天,改革核心在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上,这就需要我们需要全盘发力,相关主体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改革目标尽快实现,对其中的一些典型做法,可以形成长效机制,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玉杰.面向职业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2020(6):39-41.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浅析中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浅析中职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衔接
“新常态”下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转变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